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原卷版).docx
7页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开学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前4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某博物馆欲举办“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展”以下展品与解说词中考古学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A. 出土于浙江,保存完好的黑色碳化稻粒——大汶口文化B. 发掘于内蒙古,具有“C”造型的玉龙——红山文化C. 出土于陕西,绘有人面鱼纹图案的彩陶盆——龙山文化D. 发现于山东,造型精美、胎壁极薄的黑陶杯——仰韶文化2. 秦朝在全国修建了直道,其修建标准极为严格,有的直道路面宽度达到60米,可以确保多辆马车可以并行秦朝还设立了专门的“路官”,负责直道的日常维护、治安管理等事务。
这些举措旨在( )A. 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 B. 彰显中央政府的实力C. 巩固大一统政治局面 D. 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3. 公元750年至1200年,长江下游的人口增长率为643%,长江中游人口增长率为483%,闽浙地区人口增长率更是高达695%;两广地区的人口从公元742年的30多万增加到1200年的120万,增幅接近3倍这一时期南方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自然条件较为优越 B. 政府推行了屯田政策C. 贸易繁荣吸引海外移民 D. 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4. 如下图为宋代行政文书流程图这体现,宋代( )A. 冗官局面形势严峻 B. 宰相的权力被架空C. 重视规范行政程序 D. 国家治理追求高效5. 雍正帝为加强密折的保密性,制定了以下举措:收回朱批奏折,制造密折专用箱锁,令密折直送内廷,且由世宗亲自拆阅,不许任何人开看雍正帝的这些举措( )A. 为其乾纲独断提供了条件 B. 确保了密折内容的真实性C. 对文化造成了严重的摧残 D. 削弱了内阁首辅的决策权6. 下表所示为1851—1853年广东、粤海关拨解广西饷银情况这一时期广东、粤海关拨解广西饷银主要是为了( )承协主体年份拨解数/万两承协主体年份拨解数/万两广东185173.2粤海关1851124.9185231.31852801853196185315合计124.1合计219.9A. 支援洋务官员投资建厂 B. 应对大规模农民起义C. 促进广州对外贸易发展 D. 筹措中法战争的费用7. 1903年,中国新式学堂学生数为31428人,1909年增长至163万多人;同时大批西方著作被译介到中国,1900—1911年的十年间国人翻译西方著作1599种,其中大部分是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书籍。
这些现象的出现( )A. 取决于列强侵略的加深 B.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C. 顺应了时代变革的需要 D. 表明学生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8. 1936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决议,表示赞成民主共和国运动,并宣布:“民主共和国在全中国建立,依据普选权的国会实行召集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将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将选派代表参加国会,并将在苏区内完成同样的民主制度这一决议( )A. 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B. 表明中国共产党欲放弃革命领导权C. 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政权D. 体现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在持续蔓延9. 刘少奇曾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时说:“(过去)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建设工作中,自己还不会走路,只能照抄苏联经验……(现在)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刘少奇发表这段讲话最可能是在(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20世纪50年代末C. 20世纪60年代初期 D. 20世纪70年代10. 上海解放伊始,当地的蔬菜产销,完全是市场行为,生产上大起大落,价格波动也较大20世纪80年代初,一旦上海市场出现蔬菜紧缺的情况,政府就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催着菜农赶快生产;一看“苗头”不对(某种蔬菜过剩),又赶快命令“刹车”。
这有助于说明,改革开放初期( )A. 计划经济严重束缚经济发展 B.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巩固C. 政府宏观调控方式过于单一 D. 慎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缘由11. 下表所示为阿拉伯翻译运动早期的部分史实据表可知,阿拉伯翻译运动( )时代史实倭马亚王朝(661—750年)第二任哈里发之子让人将一些有关医学、炼金术和星相学的希腊文、古叙利亚文和科普特文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第十任哈里发也命人将有关波斯萨珊王朝的历史及其典章制度的书从波斯文译成阿拉伯文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第二任哈里发命人将一批有关医学和星相学的波斯文著作,以及希腊学者的天文学、数学、医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第七任哈里发任命当时的著名学者组织和主持翻译工作,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翻译家、抄写人员汇聚于首都,让他们从事系统的翻译、注释、校勘以及著述等工作A. 旨在普及阿拉伯语 B. 只为满足权贵喜好C. 被统治者高度重视 D. 偏重希腊科学知识12. 16世纪初,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了天花病毒,引发瘟疫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摧毁了阿兹特克军队的战斗力,随之而来的大规模饥荒使得当地人口锐减,辉煌一时的阿兹特克文明就此一蹶不振。
这可用于说明( )A. 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原因 B. 美洲原住民内部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C. 全球物种大交换直接引发美洲文明衰退 D. 欧洲火器技术对美洲文明的直接摧毁13.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规定任一皇室成员“若现在或者将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按照前举法令所规定和确认的情形,丧失继承的资格”这一法案旨在( )A. 剥夺英国国王的行政权 B.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 消除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D. 确立议会对教权的控制14. 如下图所示为有关华盛顿会议的漫画,画面中从左至右三个人物分别代表英国、日本及美国,他们携手合作砍伐了代表“海军军备”(Navy competition)和“太平洋竞争”(Pacific rivalry)的树木此漫画揭示出华盛顿会议( )A. 构建了太平洋地区的永久和平秩序 B. 确立了日本在亚洲的霸主地位C. 重新调整了太平洋地区的权力格局 D. 消除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15. 1953年,朝鲜半岛实现停战后,作为中立国的部分欧洲国家成为美国与朝鲜在面临双边关系危机期间开展沟通的重要桥梁。
20世纪70年代初,北欧某中立国首相因公开批评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政策,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政要视为“英雄”欧洲中立国的这些作为( )A. 意在重塑欧洲政治霸权 B. 主导了第三世界的崛起C. 为不结盟运动奠定基石 D. 有利于构建国际新秩序16. 下图所示为1995—201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图中信息反映出此时期( )A. 国际贸易受冷战局势影响 B. 跨国公司只服务发达国家C. 各国对外资的依赖度提高 D.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牡丹江市的施政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包括恢复与发展公营工业、保护与奖励私人企业、实行公买公卖、自由贸易等1947年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接管大城市,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因入城人员“多头接管”,导致工商业者“三怕”(怕斗争、怕劳资关系、怕税收),26.7%的工商业者逃亡中国共产党迅速纠正,颁布法规“保护工商业者合法之财产和营业”,到1948年3月,石家庄市私营工商户增长约18%。
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了“四面八方”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要求“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协调多种经济成分发展——摘编自李玉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商业政策调整》(1)根据材料,概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商业政策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商业政策的历史意义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列为《五万年中国简史》(上、下册)的目录节选第二章 秦汉帝国:中华帝国的框架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民族与思想交融第四章 隋唐五代:帝国的盛放与凋残第五章 宋朝:现代的“拂晓时辰”第六章 元朝:中华版图的重构第七章 明朝:没能进入的大航海时代——摘编自姜鹏、李静编《五万年中国简史》根据材料,任选该书中的一章拟定一个小节目录,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写出小节目录名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们普遍认为古典时代的雅典城邦公民有一定的自由和土地权利,但即使是伯里克利时代,雅典25万—30万人口中,有公民权的男性人口也只有6万人。
外邦人需要纳税,却不能拥有土地古希腊世界一个响亮的革命口号是“重新分配土地”与古希腊相似,很长时间内,在罗马城邦凭借公民身份可以获得一份土地,这份土地被称作“份地”,城邦公民和政权在“份地”上都有一定权利到共和国中晚期,罗马法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有所加强,但城邦政权往往以某种公共福祉的名义强制征用、购买个人土地如公元前42年,屋大维为安置17万名退役老兵,夺取了16个城市的土地,没有给予任何补偿材料二 在封建时代的西欧,村民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佃农,他们不得不委身于领主,以获得庇护他们成了领主的依附民,原来的份地成了庄园保有地一方面,在这块土地上,领主有权征缴租役,实行强制劳役,还有权迫使佃户承担其他一些义务;另一方面,在佃农耕作的土地上,佃户拥有保有权他们可以转移土地,甚至买卖和出租土地,这些权利受到庄园习惯法保护在社会上层,封君很难染指封臣的采邑;在社会下层,领主剥夺佃农土地也很少成功,庄园档案中极少有佃户土地被剥夺的记录——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侯建新《古代世界的相似与分流——以农民土地产权演变为视域》(1)根据材料一,概括以雅典为代表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土地制度的共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与古希腊、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相比,封建时代西欧土地制度的进步之处。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启蒙思想家将英国经验主义与法国理性主义两种哲学结合在了一起,因而有时启蒙时代也叫“理性时代”理性主义信念相信人的理性具有无限可能性,言下之意就是不承认上帝和对上帝的固有的信念欧洲正走向世俗化,神圣的祈祷正变成私人良心的慰藉——摘编自[丹]克努特·J.V.耶斯佩森《丹麦史》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尽管启蒙运动造就了宽容、思想自由、出版自由、博爱等在看法和观念上引以为豪的所有一切,但是,启蒙运动具有忽视情感而过度注重理性的危险,启蒙主义者对理性的无限崇拜和幻想,不仅把理性与神的全知全能同等对待,造成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