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声写作技巧.docx
1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相声写作技巧 篇一:相声技巧 一、要知词意 相声演员在学说一段相声之前,要知道这段相声作品的意义要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主题思想就是通过作品所要说明的问题人物思想是指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在作品里塑造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有性格的演员不仅要知道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还要知道每句台词的意义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首要问题 二、要吐字真 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要有伶俐的口齿相声是笑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什么段子也离不了说唱哏、学哏,也离不了说,因此它要求演员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观众听得明了,才能发笑观众听不明了,就笑不了啦不能叫观众一边听,一边问别人:“他说的是什么?〞那位回复:“我也没听真〞这样就影响效果了吐字不真,如“钝刀割肉〞有人主张“咬字要狠〞我觉得咬字不能狠,咬字过狠,也使人听着不安逸相声演员为什么练习《绕口令》?就是为锻炼唇、齿、牙、舌、喉,要把平、上、去、入四声字说确切 三、要发音准 相声演员发音要确切发音主要指的是唇、齿、牙、舌、喉五音要准相声演员是用丹田发音,虽不象戏曲演员那样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说能唱,丹田气足,声音要美,说出来好听,唱出来够味儿。
过去有好嗓子的不多,由于唱是竖音,说是横音,再加上那时生活所迫,一天要说七、八段,这样就把嗓子说横了,也就是累坏了在三、四十年代只有几位有好嗓子的,学戏曲、学唱大鼓、杂曲,学唱歌曲,唱哏并不多现在好多段子是又说又唱,它就更要求演员有好嗓子学说相声不但要锻炼吐字,还要练习发音声音要美,要留神轻重音儿、高矮音儿,尽量要把语气说对,把话说得顺耳动人,避免怪声、怪调儿、尖音儿、炸音儿,别使观众听着不安逸说唱出来,要使观众爱听 四、要气口匀 相声表演艺术,没有鼓板伴奏,看起来好象没有节奏其实不然,相声表演艺术无论是说什么哏,都有节奏相声是以气口为节奏,气口要均匀,使观众听着顺耳爱听 说贯口段子,更要气口均匀,象《地理图》一段一百多个地名,要连续不断说完,主要得会用气,偷气,换气,把气口把握均匀,说出来如断线珍珠,珠落玉盘,这样观众才能叫好一段贯口有一段贯口的内容如《维生素》这段相声有三段贯口,第一段是服务员报菜名,说的是鸡、鸭、鱼、肉的菜名,这段是依照《报菜名》来说其次段是二哥想吃的家庭炒菜,这段务必说得要美,让大家听着想听、爱吃第三段是说这些菜有什么营养,介绍给观众观众觉得说这些吃的很 有学问,听着又顺耳,这样就叫起好来了。
这三段贯口是根据内容设计气口贯口是如此,不是贯口的活也要把气口设计好气口不匀,说得快了,使观众心忙,说得慢了,使观众截气吐字要真,发音要准,气口要匀,三者都要给观众以美的感受 五、要语气对 语气是表达感情的,分为高低、快慢、轻重同样一句话,语气不对,意思就变了譬如:乙摔碎一个茶碗甲问:“这茶碗是你摔的吗?〞乙答的音调低,说得慢,重音在我字上;“是我摔的〞这茶碗是他摔的假如乙音调高,说得快,重音在摔字上,就成了反问语气“是我摔的?〞这茶碗就不是他摔的了 相声演员各有各的语气,但说相声时务必是说相声的语气,不然说出来就不象相声了相声里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人物的感情也多种多样相声演员模拟人物说话,要把语气说对,也就是要把人物的感情表达确切语气不对,人物的感情就变了,包袱儿也就响不了啦 譬如《一贯道》的结尾: 甲:幸亏老太太死啦,要再病俩月,儿媳妇非剐了不成!老太太死了,儿媳妇这个哭哇! 乙:还哭她哪? 甲:哪儿呀,她(指腿)疼啊! 结果这句疼字重音一改轻音,语气一慢,包袱儿就抖不响了所以说演员务必要把语气表达确切 六、要动作稳 相声是表演艺术,它要求演员动作沉稳确切。
相声表演人物,动作是辅助面部表情的用手势动作,是为把听众的眼神,引导到演员的面部表情上来,让听众看见演员面部表情的神儿(眼神)和像儿演员的两只手不能乱动,不能乱比划,使观众眼花缭乱,那样就影响表情了演员拿着扇子乱扇,乱比划,也影响表情初学相声,还是学《倭瓜镖》为好,可以练习手势动作,好使两只手有地方放手势动作,是根据内容设计的,千变万化形体姿态要使人看着美两只脚站立要稳,站立不稳,形同踩藕,使观众心忙意乱,听众就不爱听了可见相声表演动作,无论大小,都要求沉稳确切 七、要工模拟 模拟就是“学〞相声表演艺术是表达中穿插着人物对话,人物对话中穿插着表达这一艺术特点,决定了相声表演离不开模拟表演一段相声有几个人物,相声演员不化装,恁着语言和神儿、像儿,要把人物说活怎样把人物说活呢?就是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夸诞表演的方法,模拟人物的说话、神情、动作,将人物活生生地摆在观众面前观众从演员的说话,神儿,像儿,就可以感觉到人物的神情,分辩出人物的性格,觉得真象,从而引起笑声这就宛如一位漫画 家给人画漫画像,也是先抓住特征,用夸诞的手法,几笔就画成了然后叫人家一看,还真象,其实就是特征突出。
唱哏,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也离不开模拟学京剧演员表演,主要学的是流派唱腔、表情、动作,最主要的也是模拟戏曲中的人物性格 是倒口哏,学方言语音,学哪省人说话要象哪省人不仅方言语音要学,还要根据内容细腻刻画人物的性格待征 相声要表演出人物性格特征,是很难的,所以说要工模拟,就是在模拟上下苦工夫,这里说苦工夫,确实很苦只要在生活中细致观测各种人的性格特征,然后再去苦练,是能表演好的离开了生活,又不下苦工夫,那很就难表演得好了 八、要包袱儿寸 包袱儿寸,是说相声演员用艺术技巧抖包袱儿时,要把握好寸劲儿相声表演艺术要把握迟疾顿寸,迟是慢,疾是快,顿是停顿,寸是寸劲儿前辈艺人时常提醒说:“毕竟了,寸住了〞底是结尾,寸住了就是把握好寸劲儿一段相声有若干包袱儿,结尾是个大包袱儿结尾的包袱儿抖不响,这段相声就算白说了因此要求演员说毕竟的时候要把握寸劲儿这个寸劲儿,快了不行,慢了不行,高矮音不对也不行,务必是恰如其分不仅毕竟时要把握好寸劲儿,使其它包袱儿也要求这样不但要求包袱儿寸,它还要求包袱儿准这回说到这儿把包袱儿科响,到下回说到这儿的时候,还得把包袱儿科响这次抖响,下次抖不响,那就叫包袱儿不准。
九、要捧逗合 捧逗合是捧逗合作甲为逗哏,乙为捧哏甲乙二人要协同好,才能说好一段相声过去学说相声,先学逗哏,老师给捧哏由于段子是老师教,当然就协同得好学会逗哏后,自然就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捧哏说话了抖包袱儿的迟疾顿寸,甲乙二人都要把握好,才能抖响抖包袱儿不能是光在逗哏这边,捧哏也很重要捧哏把握不好高矮音儿,逗哏的抖不响包袱儿,听众就不能哄堂大笑捧哏的把握好迟疾顿寸了,逗哏的没有把握好快、慢,该慢说的,他快说了、抢话了,或者该快说的他慢说了、断气了,这样包袱儿都抖不响所以说甲乙二人相互协同好,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关键前辈艺人说:“搭伙三年,不火自赚〞这句话就是强调甲乙二人长期合作,即使不响大名,也能挣钱甲乙二人长期合作,共同学习和钻研艺术,相互取长补短,演出后不断地总结艺术阅历,就会协同得越来越好,就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就 十、要风格新 相声表演艺术的风格、流派多种多样不管哪种风格、流派,都要给观众清爽之 感有成就的艺术家们,他们所说的段子和表演艺术,尽量与众不同,从而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艺术流派初学者,先是按老师教的学习,学哪一种风格、流派的艺术,他使出活来就是哪一种风格、流派的艺术。
然而他不应停留在所学的风格、流派艺术上,要继承流派,发展流派,要将所学的段子和表演风格加以提升创新,尽量与众不同,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流派创立艺术风格、流派,不是一学就行,也不是说一两个新段子就成了那要经名师指教,勤学苦练,勇于实践,刻苦钻研更重要的是他绝不能离开时代的观众,由于相声是说给观众听的,观众对于艺术风格、流派欣赏不欣赏,起着决定的作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十一亿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了物质生活享受以后,还要求精神上美的享受人们所要求的美的享受是多种多样的男、女、老、幼各有各的美的需求,你爱好这个,他爱好那个,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情趣有些青年艺术家就是适应当今时代观众的美的需求,创立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这才到宏大观众的欢迎愿年轻的艺术家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创新,不停留在一定艺术水平上,要不断地突破现有的艺术水平,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篇二:相声里的推误技巧小议 相声里的推误技巧小议 作为以语言为主的喜剧性说唱艺术,相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借喻、铺张、夸诞、摹拟、拈连、仿拟、谐音双关,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已有共识的。
但是笔者感到貌似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手法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先来看几个例子: 1. 甲:“吃饺饺,买包包〞,饺子和包子,干嘛叫“饺饺〞、“包包〞?哄小孩见大人没有这么说的 乙:见大人没有这么说的? 甲:那当然了譬如跟您说话:“×先生,咱们出去溜个弯儿,我请您吃饭,咱们吃包子,要不吃饺子,您戴上帽子,咱们走〞这多好听啊!要是照哄小孩那样您能满意吗?“×先生没事啊,我带您出去溜溜,我请您吃饺饺,买包包,您戴上帽帽〞 乙:好嘛,我成傻子了 2.甲:一笑就年轻十岁? 乙:啊 甲:那谁还敢听相声呀? 乙:怎么? 甲:三十岁的小伙子来听相声,哈哈一乐,二十啦呆会儿再一乐,十岁啦你再说什么,他也不敢乐啦 乙:怎么? 甲:再一乐,没啦! 乙:啊?挺大的人就没啦? 甲:不能没也成了初生小孩儿啦 乙:初…… 甲:来的时候骑车来的,走的时候得找保育员抱着 乙:啊? 甲:像话吗?演完了,剧场改托儿所? 3.(甲说到京剧里的吃喝场面仅一表而过,不能真吃) 乙:他怎么不真吃哪? 甲:真吃就没意思啦,真来四个菜一个汤? 乙:啊。
甲:来个香稣鸡,来个红烧海参 乙:啊 甲:老生把胡子摘下来吃海参 乙:吃 甲:吃完啦,嗓子也哑啦,甭唱啦 4.甲:大买卖做这样的广告 乙:小买卖哪? 甲:那上不了电台 乙:怎么哪? 甲:广告费他就拿不起呀你让卖烤白薯的上电台作广告那怎么做呀?再说那词儿也没法儿编哪:“各位先生们,您想吃到一些红皮黄瓤儿既富有营养又含大量维他命C的烤白薯吗?本号蒸煮烤品俱全,假如您想吃的话请您到……〞 乙:哪儿买呀? 甲:哪儿碰上哪儿买吧! 显然,这是一种结构相声笑料、运用语言使人发笑的惯用手法,而且是自身特点明显,有内在规律可寻的我们先来看看它有些什么特点 特点之一,显明的规律推导印迹明知是悖论,却还是先顺着悖论的规律往下说,一向推到极至,推到荒唐之极的地步为止这有点儿像讨论中常见的论证法之一“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判断正确,然后抓住其错误论点,依照一般的推理方式加以推论,得出一个显然是荒诞的结论或错误的结果,来证明对方的判断有误,从而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当然,二者的出发点、思维特征、功能目的等均不一样王希杰(2022)认为这是一种修辞手段,即所谓“推误〞,“就是把他人话语扩大夸诞,进一步引发开去,推导出一种荒诞的说法,目的是推翻对方的看法,或开个玩笑。
〞 特点之二,这种推导方法往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