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专题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7560047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81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纲要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的变化 (二)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四)婚姻观念与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三、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专题四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服饰的变化 1 1、原因:、原因: 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2 2、概况:、概况:阶 段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 后—新中 国成立( 20世纪上 半期)男子: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女子:宽松肥大 →→旗袍、上衣下裙 中西合璧、多 元化与新旧并 存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 会新中国成 立后—十 一届三中 全会男子: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女子:宽松肥大 →→旗袍、上衣下裙 政治色彩强烈 与革命相关与革命相关的的 服饰服饰成为主流成为主流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十一届三 中全会至 今异彩纷呈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3 3、变化趋势:、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 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清代官服等级森严礼治规范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 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清朝西装中山装中山装;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 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 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 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 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的一 种服装式样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立翻领,对 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 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 《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 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 统一之大义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 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 ,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 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 、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老师们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学生 大学生和大中学校的 老师,则多是上身穿 阴丹士林布的长袍、 下身穿西式裤子、脚 穿布鞋。

      到民国中后 期,这么一种穿着打 扮,俨然已经成了知 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满族妇女衣着(特点:宽袍大袖)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旗袍的演变改良旗袍(民国初年)特点:短袍窄袖,曲线美民国上袄下裙近代服饰: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 ”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 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列宁装绿军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不爱红妆爱武装干部装(二)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西方人来华2、西餐 : ①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 ② 原因: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四合院→中西合璧(租界)→ 全欧式住宅(高级公寓、别墅式洋房) (四)婚姻观念与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④剪辨易服、迫令放足、破神权、反迷信、公历、思想观 念⑴原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⑵表现: ①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②葬礼—厚葬→殡仪馆、公墓、火葬(文明、简洁、卫生 )③见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 目的,“以味为核心”;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 。

      阅读下列材料:“从前亲友礼尚往来所 馈赠者以茶食肆中鸡蛋糕、 眉毛饺为通常品,近则此 等食品已不合时宜,而以 外国糖果及罐头为主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 象?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何 时?除此之外,人们的钦 食还有什么变化?反映了日常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 ,人们的饮食变化还有:吃西餐、抽 烟卷喝咖啡等饮料老北京的四合院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 性和封闭性)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传统民居福建土楼江南水乡民居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 和开放著称上海早期洋 房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 亦渐行之 ——徐珂《清稗类钞》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 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 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 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 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 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 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 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 士周××,现年28岁,久寓北京,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 校。

      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 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 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婚姻法婚姻法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 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男女婚姻 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 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 系问题索取财物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 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 以干涉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五四前清末传统婚礼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 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 穿白色衣服的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 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 的结婚照,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 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蒋介石与宋美玲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1939.9建国初: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 的结婚照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 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 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 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结婚是 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 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见面礼:跪拜、作揖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鞠躬、握手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 顺治二 年规定“剃发”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 者杀而无赦可当时许多汉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 头不留发”,出现因不剃发而出现的惨剧如“扬州十日, 永嘉三屠”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 令剪去辫子封建迷信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 最多不过一寸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 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提升归纳:1、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材料一: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世变迭起 ,重以沧桑,由同治视嘉庆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 治时,其见闻尤异矣。

      更阅数十年,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 倍甚于今日 ——清《上海县续志·序》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 染污俗”的政令,推进社会风习的改良与此同时,宋教 仁,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了社会改良会,力主“以人道主义 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在章程中更 把它具体化为三十六条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 新陈代谢》主要原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 、文化势力传入中国);(2)革命思潮的推动辛亥 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影响) 总之: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 的结果2、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3、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主要特征: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向 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①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冲破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 理;②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交通工具的更新(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①①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19C19C中后期传入中国中后期传入中国- - --20C--20C初,出现在大街小巷初,出现在大街小巷---50---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②②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19061906))、公共汽车(19241924))、汽车、火车(19C19C末末 20C20C初初))、轮船(18651865))、飞机(20C2020C20年代初年代初))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①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②技术:引进→自制自 研;③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④对象:平 民化、普及化;⑤ 进程:先慢后快;⑥种类:海陆空。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 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 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汽车(20C初)公共汽车(1924年)1902年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 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 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1897年德国生产的本茨汽车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 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 局面18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 计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轮船招商局冯如和他的飞机冯如沪淞铁路(1876)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沪淞沪淞铁路铁路((中国最早的中国最早的 铁路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 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 是第一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詹天佑 京张铁路全长200多 公里,詹天佑为总工 程师他设计了“人”字 形路线。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②政局动荡;③传统思想的束 缚;④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时间邮政通信事业成就 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96年正式办理 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1949年11月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2、电信事业发展——电报时间 电报发展成就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1932年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信事业发展——:时间成就1882年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线路与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20世纪80年代后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截止2003年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和移 动用户各占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3.8.2 敬畏生命.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1.2.2 做更好的自己.pptx 2024秋新人教PEP英语3年级上册课件 Unit 4 PartA(1) Let’s talk & Ask and answer.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2课 端正人生态度 第1课时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4.11.1 探问人生目标.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2 敬畏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1 认识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3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2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x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0章第3节《激素调节》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