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58《直线方程与两直线的位置关系》.ppt
26页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58《直线方程与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方程 知识精讲: (1)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x轴绕直线 L与x轴的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 所转的最小正角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 们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0故倾斜角的范围是 [0,π) (2)斜率:不是900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直线的 斜率,即k=tanα (3)过两点P(x1,y1),P(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tanα= 直线 名称方程形 式常数意义适用范围备注①点 斜式y-y0=k(x- x0)K斜率,(x0,y0) 直线上定点K存在K不存在 时 x= x0②斜 截式y=kx+bK斜率,b为y轴 上截距K存在K不存在 时 x= x0③两 点式(x1,y1), (x2,y2)是直 线上两定点且 (x1≠x2 ,y1≠,y2)不垂直 x,y轴x1=x2时x=x1 y1=y2时y=,y1④截 距式a,b 分别为x,y 轴上截距不垂直x,y 轴并不过 原点a=b=0时 y=kx⑤一 般式Ax+By+ C=0A,B不同时为0任意直线A,B,C为0时 ,直线的特 点 注意:除了一般式以外,每一种方程的形式都有其局限性 。
重点难点 (1)由直线方程找出斜率与倾斜角; (2)确定斜率与倾斜角的范围;注意交叉 ,如:k∈[-1,1],则θ∈(3)灵活地设直线方程各形式,求解直线 方程; ⑷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之间的熟练转化例1、直线 的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练习: 直线ax+y+1=0与连接A(2,3)、B(-3,2)的 线段相交,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2] B.[2,+∞]∪(-∞,-1) C. [-2,1] D. [1,+∞)∪(-∞,-2] 注:确定斜率与倾斜角的范围不能想当然D例2、(优化设计P102例1) △ABC的三个顶点 A(3,-4),B(0,3),C(-6,0).求它的三条边所在的直 线方程OB(0,3)A(3,-4)C(-6,0)xy合理选取直线方程的形式有利于提高解题的速度.例3 (优化设计P103例2)已知两直线的交点为P(2,3),求过两点 的直线方程深化拓展】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你有新的解法吗?例4 (优化设计P103例3) 一条直线经过点P(3,2),并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求直线方 程:(1) 倾斜角是直线 的倾斜角的两倍 ;(2) 与x、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且 △AOB的面积最小(O为坐标原点)【深化拓展】若求 及 的最 小值,又该怎么解? 练习: 一条直线被两直线:4x+y+6=0,: 3x-5y-6=0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为坐标 原点,求这条直线的方程.【思维点拨】“设点而不求”是简化计 算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x+6y=0例5、某房地产公司要在荒地ABCDE(如图)上划 出一块长方形地面(不改变方位)建造一栋八层公 寓,问如何设计才能使面积最大?并求面积的最大 值 (精确到1m2)课堂小结】 (1)由直线方程找出斜率与倾斜角; (2)确定斜率与倾斜角的范围;注意交叉, (3)灵活地设直线方程各形式,求解直线方程 ; (4)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之间的熟练转化 (注意)几种特定题型的解法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有斜率的两直线l1:y=k1x+b1;l2: y=k2x+b2① l1∥l2 k1=k2且b1≠b2; ②l1⊥l2 k1·k2= -1 ;③l1与l2相交 k1≠k2 ④l1与l2重合 k1=k2且 b1=b2 (2)一般式的直线l1:A1x+B1y+C1=0, l2:A2x+B2y+C2=0①l1∥l2 A1B2-A2B1=0 且 B1C2-B2C1≠0 ②l1⊥l2 A1A2+B1B2=0③l1与l2相交 A1B2-A2B1≠0 ④l1与l2重合 A1B2-A2B1=0且B1C2-B2C1=0。
l1到l2的角:直线l1绕交点依逆时针旋转到l2所 转的角θ∈ 有tanθ= (k1·k2≠-1)l1与l2的夹角θ,θ∈ 有tanθ=| |( k1·k2≠-1) 若点P(x0,y0)在直线Ax+By+C=0上,则有 Ax0+By0+C=0;若点P(x0,y0)不在直线 Ax+By+C=0上,则有Ax0+By0+C≠0,此时点 P(x0,y0)到直线的距离: 平行直线Ax+By+C1=0与Ax+By+C2=0之间的 距离为 3、过直线l1:A1x+B1y+C1=0,l2: A2x+B2y+C2=0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A1x+B1y+C1+λ(A2x+B2y+C2)=0( λ∈R)(除l2外)1、与直线Ax+By+C=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Ax+By+m=02、与直线Ax+By+C=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Bx-Ay+m=0注意: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时,要注意斜率不 存在的情况 2、注意“到角”与“夹角”的区分 3、在运用公式求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时,一定要把x、y前面的系数化成相等。
【例题选讲】 例1、(优化设计P105例2)已知两条直线 l1:x+m2y+6=0, l2:(m-2)x+3my+2m=0,当m为 何值时,l1与l2 (1)相交;(2)平行;(3)重合〖思维点拨〗 先讨论x、y系数为0的情况 例2、(优化设计P105例1)等腰三角形一腰所 在直线 的方程是 ,底边所在直线 的方程是 ,点(-2,0)在另一腰上 ,求该腰所在直线 的方程〖评述〗本题根据条件作出 = 的结论,而 后利用到角公式,最后利用点斜式求出的方程例3(优化设计P105例3)已知点P(2,-1) ,求: (1) 过P点与原点距离为2的直线 的方 程; (2) 过P点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 的 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 (3) 是否存在过P点与原点距离为6的 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评述〗求直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斜 率不存在的情况例4、已知直线l经过点P(3,1),且被两平 行直线l1:x+y+1=0和l2:x+y+6=0截得的线 段之长为5求直线l的方程。
〖思维点拨〗;要求直线方程只要有:点和斜 率(可有倾斜角算,也可以先找两点) B1A1AxP B Oθy例5、 已知A(0,3),B(-1,0),C(3,0)求D点的坐标,使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1 BOCAD2D1备用题 : 〖思维点拨〗;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两底平行 且两腰相等”,用斜率相等及两点间距离公式课堂小结】 1.要认清直线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应特 别注意x、y的系数中一个为零的情况的讨论 2.在运用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公式 时要注意无斜率的情况及两直线垂直的情况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一个基本公式,它涉及 绝对值、点上、最小值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