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感统活动方案设计.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62060266
  • 上传时间:2023-07-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2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训练活动方案设计(第_1__次)一、 训练主题触觉训练二、 训练对象分析受训对象在触觉功能方面存在异常,表现在触觉过于迟钝,对疼痛刺激不敏感,身体活动协调 性差,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害怕拥挤,缺乏自信;其在动作能力方面也存在异常,表现在走路 不稳定,摇摇晃晃,不走直线,用指尖拿东西,并且东西经常会掉在地上三、 训练目标1、 通过呼吸放松训练和肢体放松训练,促进呼吸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激发呼吸肌群进行有效运动, 促使所有用于运动和摆姿势的肌群之间达到协调与平衡;2、 通过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3、 借助球类对儿童进行被动训练,加强身体与各刺激物的接触,提高大脑统整处理触觉信息与活动 中获取其他信息的能力,增加儿童各种感觉间的协调具体量化目标:完成用大笼球对儿童进行振 动、揉搓、滚压部分的训练;4、 通过走直线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走路的稳定性以及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具体量化目标:能够独 立完成大约十米的直线行走,不脱离直线四、 训练资源要求训练器材:大笼球、触觉球、粉笔训练的主要组织者(主训):*** 训练的辅助者(辅训):*** ***五、 训练项目及技术要素训练教师活动技术要素1.安排受训学生训练场地,组织受训学生排除周 围危险物。

      2•要求学生排查随身携带的物品3. 询问学生的饮水、排便情况4. 观察并询问学生的身心状态,做出合适的安排一)训练准备情况检查受训学生活动技术要素1.选择自己训练空间,排查周围危险物2•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3•提前完成饮水、排便4•衣着宽松、带/扣紧切5•如有身体不适情况,报告训练人员二)全身准备活动结合呼吸放松训练进行全身性的准备活动和下肢关节肌肉的准备活动,提高个体的整体代谢水 平,防止肌肉、关节在训练中受损虽然该活动是作为准备活动,但实质上已经开始了身体肌肉、 协调能力的训练1、双肩交替运动2、双臂划圈运动3、体转运动4、手腕、踝关节运动(三)针对性训练1、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器械:小触觉球体位及姿势:站立 动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右手五指抓握小触觉球,然后传给左手,传递五次保持不掉;然后是 拇指和其中的三指抓握小触觉球,进行左右手传递,传递五次保持不掉;此后可根据学生 实际情况,进行拇指和其中的两指以及拇指和其中的一指抓握小笼球的操作练习难度调节与变式:增加传递次数,保持不掉2、触觉的被动训练器械:大笼球 体位及姿势:俯卧位 动作:训练人员将大笼球放置于儿童背部做动态的振动,但不弹起,然后从背部出发,向四肢处 进行振动的训练;对儿童躯体进行揉搓的触觉训练,从背部出发,向四肢处移动大笼球; 将大笼球放置于儿童躯体做动态的滚动和静态的挤压。

      注意采取上下、前后、左右等多种 方向的滚压难度调节与变式:儿童可取仰卧位,进行训练;先采用滑面大笼球,然后用粗面大笼球进行训练 指导与支持:每一训练环节中,训练人员用简洁的言语要求儿童闭眼或睁开眼感受、集中注意力 感受;或要求儿童告知刺激的方向、大小等3、走直线的练习器械:粉笔体位及姿势:站位,行走 动作:教师在地上画一条直线,示范给儿童要按照直线行走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教 师在旁边辅助难度调节与变式:倒退行走或儿童手扶一根直线闭眼行走指导与支持:教师需要对儿童进行给予适当的言语鼓励、支持四)放松活动 完成上述全面训练项目后,进行全面的放松活动,舒缓肌肉紧张、促进机体代谢物排泄、加快 身体恢复六、 训练难点及应对策略 训练难点:对于大笼球滚压训练时,儿童身体紧绷,明显感觉到儿童很紧张 应对策略:教师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安慰,告知儿童要放松七、 训练项目调整 根据每个项目中的难度调节和变式,在训练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八、 训练注意的问题和处理 本堂活动课的设计中,教师在进行大笼球滚压时要十分小心儿童的面部(儿童采取仰卧位时),可以 尝试在用毛巾遮挡儿童面部的情况下进行,动作要轻柔。

      九、 家庭训练 本堂活动课中的第一个项目以及第三个项目能在家庭环境中完成 在学生能初步掌握动作技能后,家长可以在过程中加入认知训练及听觉言语训练如制作小卡片, 在孩子走步时家长掩口进行音位对比练习,如“pOo-bOo”或者在儿童进行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时,家 长有节奏的让儿童进行左右手的接球传递十、 课后反思 本堂练习课上完后,学生能基本达到已定的目标,但课堂中发现关于疲劳应对的问题 由于本节感统课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课,近日学生进入考试复习阶段,学习压力较大,在进入课堂 时教师就发现该生精神状态不佳,已进入较疲劳状态教师应该在授课中,尽量改变训练的方式方法,避免加重这种疲劳,并应该及时给予鼓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