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泰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4892539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6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2022. 01试卷类型: A高 二 年 级 考 试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廷议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 职位上至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诸侯王、 众卿、 将军, 下至大夫、 博士、 令长等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 廷议制度A. 有效协调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 体现了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C. 有效限制了君主专制的加强D. 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2. 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 ,而且可以随时面奏, 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 , 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这反映出唐代A. 中枢决策机构发生变化B. 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C. 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D. 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1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3. 有学者认为,“文官制度改革和议会改革一样, 不仅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约翰 穆勒当年也称, 文官制度改革是英国 “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务革新之一” 两者看法的共同点是A. 文官制度改革推动了英国的民主化B. 英国文官制度确立了世界各国官制改革的准则C. 肯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深远影响D. 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价值4. “清末修律” 是清末新政中对法律制度进行的修改与变革, 支持和反对之声充斥修律过程其中对于 “子孙卑幼对尊长能否行使正当防卫权” 的问题论争不断反对者认为子孙对于父母的惩治, 绝无 “正当防卫” 之说; 支持者认为 “父杀其子, 君主治以不慈之罪; 子杀其父, 君主治以不孝不罪方为允平” 这表明A. 近代社会的法治转型历程曲折B. 民族危机加速了法治化进程C. 家国观念影响法律的近代化D. 清末修律以取消君主制为前提5. “在中世纪的西欧, 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 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 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 比如卢瓦尔河谷人、 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 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 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 这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A. 天主教统治地位已丧失B. 宗教信仰意识的淡薄C. 人们的国家民族意识淡薄D. 专制王权的不断加强6. 为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的蕃务, 西汉景帝时设大行令, 汉武帝改为大鸿胪, 开始取代大行令的职能, 魏晋南北朝继承其制。

      隋唐时这一机构日益庞大, 称为鸿胪寺, 主管大员称鸿胪卿, 演变为九卿之一材料表明A. 大鸿胪和鸿胪寺的职责不同B. 民族间的交融进一步加强C. 历代重视边疆管理和中外交往D. 大鸿胪不能有效处理蕃务7. 北宋初年, 统治者在开封府、 应天府、 河南府和大名府都设立了都商税院, 专门负责征收工商业税南宋时, 又在各州、 府、 县、 镇增设征收商税的分支机构 “都税务” 这反映出宋代A. 政府抑商政策趋于强化B. 政府治理体系和效能不断提高C. 冗官问题进一步加剧D. 工商业者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2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8. 有学者认为, 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 “大楼” 坍塌但 “根基” 仍在,“躯体” 残缺但 “魂魄” 犹存这是因为A. 美国奉行霸权主义政策B. 美元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C. 美元是唯一的世界货币D. 国际货币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9.美国、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一书中写道:“ (瑞典) 孩子12岁以前, 只要生病, 父母双方每年最长可以请120天假, 用来照顾孩子, 并可领取75%的工资 ” 这一举措A. 有利于激发父母劳动的主动性B. 抚养儿童资金来源社会化C. 拓宽了国内纳税人的纳税渠道D. 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10. 中餐菜系众多, 各有特色。

      如川菜重麻辣, 代表作品有辣子鸡丁、 水煮鱼等; 湘菜重香辣, 代表作品有剁椒鱼头、 辣椒炒肉等据此判断, 川菜、 湘菜上述特色的形成应不早于A. 南宋B. 元代C. 明末D. 民国11.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移从表1可知,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表1A. 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B. 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C. 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D. 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12. 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 这一时代, 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1405年, 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 最远到达东非, 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丝绸之路2.0时代的开端促成这种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A. 经济重心的南移B. 明朝对外政策开明C. 航海技术的进步D. 商品经济的发展时 间20世纪五、 六十年代20世纪八十年代初20世纪九十年代科技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军事、 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3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13. 历史研究中常以人口的增加作为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

      观察图1 上海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 分析19001950年间上海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根本原因是图118001950年间上海市人口变化示意图A.南京条约 签订后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B. 新中国成立为上海经济发展创造必要前提C. “一五” 计划的实施促进了重工业快速发展D. 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14. 表2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表中的变化反映了表2A. 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 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C.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15. 全球天花根除认证委员会于1979年签署认证书, 宣告人类消除天花疫病成功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西蒙森说:“当时苏联和美国正在进行合作这是多边体系最伟大的成就 ” 材料说明A. 抗疫需要团结合作B. 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C. 疫情推动意识形态改变D. 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抗疫成效朝代唐朝北宋商业发展的表现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 形成草市草市或集、 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 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4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4题, 共55分16.(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黄河: 中华文化的摇篮, 还是 “中国的忧患” ?材料一有史册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约有1593次, 较大改道26次, 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6-7次。

      表3黄河改道简史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时间春秋时期新莽时期北宋庆历年间南宋建炎年间明朝弘治年间清朝咸丰年间相关记载“周定王五年 (公元前602年) 河徙, 自宿胥口 (今浚县) 东行漯川, 又经滑台城,又东北经黎阳县南, 又东北经凉城县, 又东北为长寿津 (今河南滑县) , 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 谓之大河故渎” 公元11年, “河决魏郡 (今河南濮阳西北) ,泛清河以东数郡” 后来东汉王景奉命治理黄河, 此后800余年黄河没有大变动,人称 “王景治河千年无患” 公元 1048 年,黄河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 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公元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金军,在滑州掘开黄河堤防, 意图以洪水阻挡敌军南下, 黄河自此夺淮入海公元1493年, “自商、 虞而下, 由丁家道口抵韩家道口、 赵家圈、 石将军庙、 两河口,出小浮桥下二洪” 公元1855年,咸丰帝谕示:“现值军务未平(太平天国起义) , 饷糈不继, 一时断难兴筑, 所有兰阳漫口, 即可暂行缓堵” 黄河入海流向沧州入渤海利津入渤海北流由天津入渤海, 南流由无棣笃马河入渤海北流、 南流两分支分别入渤海、 黄海北流断绝, 南流入淮河进黄海利津入渤海5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材料二图2黄河改道总览图(1) 指出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泛滥的原因。

      6分)(2) 概括黄河改道所产生的影响8分)17.(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觐见礼仪之争公元1793年, 为打开中国贸易大门和扩展中国市场, 英国以祝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 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在乾隆接见马戛尔尼之前, 双方在觐见的礼仪上产生了巨图3英国讽刺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绘制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图6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大的分歧: 清廷坚持执行朝贡礼仪, 要求马戛尔尼使团行三跪九叩大礼, 而马戛尔尼则要求用觐见英王的礼仪, 行单腿下跪、 吻手礼,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乾隆仍然在热河行宫接见了马戛尔尼, 当马戛尔尼向乾隆抛出他们此行真实目的时, 乾隆皇帝勃然大怒, 一口拒绝他说:“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至于最后的礼节到底如何?双方却各执一词: 在后来清政府的所有档案文献中, 记载的都是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人行了叩拜之礼而在马戛尔尼的日记和当时副使的记载中, 则坚称英国使臣坚守了觐见英王的礼节, 甚至行 “半礼”(缺引手相吻礼) , 而非 “全礼” 结合史实, 谈谈你对 “觐见礼仪之争” 的理解14分)18.(13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大上海计划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上海被设立为特别市。

      1929年7月, 南京国民政府为建造新上海市, 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 制定了 “大上海计划” 图4是拟定中的 上海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图 提取材料信息, 对 上海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图 的设计理念加以阐释13分)图4说明:拟定中的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计划以如同一个 “中” 字的行政区域为中心, 其正西、 正东、 正北、 正南四个方向开辟四条主干道, 分别为三民路 (今三门路) 、 五权路 (今民星路) 、 世界路 (与今同) 和大同路 (未建成) ,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三民五权、 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张整个道路网东、 南两块道路呈棋盘型, 西、 北面两块道路呈蜘蛛网型同时规定路名以 “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 九个字其中一字为首, 第2字为象征国家和平兴盛的赞美字例如现在还保留的: 国定路、市光路、 政立路等7高二历史试题 第页 (共8页)19.(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图5 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示意图图6 1518世纪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材料二图7 三角贸易示意图满载着枪支、 纺织品、 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 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 “出程” ; 到达非洲后, 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 然后经大西洋西航到美洲, 此为 “中程” ;商船到达美洲后, 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 咖啡、 烟草、 棉花等物品, 再运回欧洲, 此乃 “归程” 。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 大约需时半年, 可做三笔生意, 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摘编自艾里克威廉斯 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1) 根据材料一, 指出世界主要贸易通道的变化, 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历史原因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 评述欧洲殖民者的三角贸易10分)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