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培训教材.ppt

70页
  • 卖家[上传人]:youn****329
  • 文档编号:242869223
  • 上传时间:2022-01-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9M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v v张德玲急救知识试题及操作标准v百度输入济宁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打开工作动态学习心肺复苏的意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增加,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各种急诊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并逐渐年轻化,我国每年约200万人发生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其中 70%死于院外,著名表演艺术家马季、侯耀文、高秀敏均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令观众十分惋惜,如果在4-8分内得到急救,病人有可能存活,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急救哪?“公众”为此:我们必须普及急救知识,学会自救、互救作为医务人员更应该学会正确的急救技术,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1500万死于心血管疾病,以成为人类死亡原因的主要元凶美国每年有35万人发生心脏猝死,每天约1000人发生死亡现代心肺复苏术v1、20世纪50年代,将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这两种复苏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复苏效果,明确定义为心肺复苏v2、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v2、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了生命链2000年,其操作步骤形成了9步法,2005年,出台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v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v现代心肺复苏突出一个早字,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早期脑保护才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心肺复苏概念v指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快速除颤)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心肺脑复苏的意义v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病人心跳、呼吸恢复为止v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v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达到50%.v强调了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50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0能救活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为什么近几年提出心肺脑复苏哪?v大脑缺氧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有些患者即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所以一定要进行脑保护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04年:我科收治一有机磷中毒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原因:v1、各种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且70%死于院外v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v3、手术及麻醉意外v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曾经门诊一低钾患者.v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药物过敏等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v美国 30% v华盛顿市区 726%v拉斯维急救中心 54%v3分钟用上AED 74%v中国 1% 公众急救意识v以上数据显示中国公众急救意识相对单薄,没有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以北京为例,目前拥有1900多万市民,接受急救知识的比例为150: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大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2550%,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人可以完成自救或互救,在医护人员到达前,现场就以实施了正确的心肺复苏,加之高效率的急救网络,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时间就是生命v在常温下心脏停跳:v3秒病人感到头晕v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v30秒呼吸停止v40秒全身抽搐v60秒瞳孔散大v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v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v10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v “黄金4分钟”时间与抢救成功率v 6分 4%v 10分 0.09%v因而将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作为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超过10分钟,几乎无成功的可能,由此可见,当遇到心脏骤停的病人,在医生到达之前,要抓住宝贵时间,立即进行心肺复苏v开始抢救时间 成功率谁能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v v ?v一般的民众,家人,朋友或路人v医护人员救护新概念v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心肺脑复苏术。

      2010版高质量心肺复苏 (CPR)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 保证每次胸外按压后胸廓回弹 各占50%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2010心肺脑复苏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指南基本相似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一、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几个数字的变化v速率v幅度v程序胸外按压的速率 2010(新):胸外按压的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2005(旧):以每分钟大约100次的速率进行按压 30次=18秒理由: u复苏期间给予的按压总数是心脏骤停后存活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 u复苏期间给予的按压总数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胸外按压的幅度 2010(新):应将成人胸骨按压至少5厘米,按压时能触到大动脉搏动为有效,或看监护仪波形比赛按要求做,但临床工作要因人而已,例如:抢救恶液质病人按压时造成肋骨骨折 ;抢救游泳馆一溺水患者按压太浅不起作用.;儿童按压幅度应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 4厘米;儿童:5厘米)2005(旧):应将成人胸骨按下大约4至5厘米 ,将儿童胸部按下大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或一半理由: u通过按压,能够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的血流以及氧气和能量 u如果给出按压幅度的多个推荐值,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幅度 u儿童胸部X线研究表明,可能无法按下胸部前后径的一半 v2010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按照英文字母C、A、B、D的顺序进行。

      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D电除颤2010(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2005(旧):从开放气道开始,检查是否能够正常呼吸、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2次呼吸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代替A-B-C 理由: u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为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u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进行胸外按压,比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生存率 u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而摆好头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者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工程则需要一定时间 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代替A-B-C 特殊情况下v如:溺水.气道梗阻,窒息,新生儿,心肺复v苏仍需要ABC.特别强调这类病人抢救时间一定要长一溺水女孩抢救1个多小时心跳才恢复启动急救系统2010(新):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时应检查其有无反应,以确定其是否有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 2005(旧): 医务人员在发现无反应患者后启动急救系统。

      然后,施救者回到患者身边,开放气道并检查患者有无呼吸或者呼吸是否正常 理由: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启动急救系统,同时还应获得两点信息:施救者检查患者有无反应以及有无呼吸或者呼吸是否正常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2010(新):取消心肺复苏程序中的“看、听和感觉呼吸”在进行30次按压后,开放气道并进行2次人工呼吸 2005(旧): “看、听和感觉呼吸”过于用于在开放气道后评估呼吸 理由: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 v按压:呼吸=30:2v但要强调的是:如是两人抢救:按压者要持续按压,呼吸8-12次/分,潮气量500-600毫升,不需要同步,各不干涉2分钟交换一次,时间不超过5秒2010版心肺脑复苏操作步骤v检查患者反应轻拍打患者肩部,大声询问:喂!您怎么了?婴儿意识判断方法v拍打婴儿足底,观察有无反应 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停止 1)触摸颈动脉搏动: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v2)同时观察呼吸:胸廓有无起伏v3)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注意避免触摸感觉错误(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患者脉搏);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皮肤粘膜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即可判定。

      非专业抢救人员不需判断患者心跳或呼吸v如患者无意识,呼吸微弱或间断呼吸,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呼吸微弱的患者80%心脏已停止启动急救网络(EMSS)v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启动EMSS,如有可能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立即胸外按压v1)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相当于两乳头连线中 点)v2)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v3)快速确定按压部位,将掌根重叠放上,使手指脱离胸壁v一手的掌根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手重叠握紧,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频率大于100次/分钟开放气道非专业急救人员:无论患者有无外伤,使用仰头抬颏法非专业急救人员难以学习和使用托下颌法,不再建议其掌握专业急救人员v患者无头颈外伤证据时采用仰头抬颏法怀疑患者颈椎损伤时,采用托下颌法 v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每次通气维持时间应超过1秒建议每次通气量500600mL(6-7ml/kg),潮气量足够,强调应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避免深吸气如果是人工气囊给气为气囊的1/4双人CPR时如果人工气道已建立,人工通气按810次/min频率进行,不需与胸外按压协调,通气时不应中断按压。

      电击治疗 在发生有目击者心脏骤停概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例如,机场、赌场和体育场馆等)推广AED项目 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 进行单次电击后立即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三次电击以尝试除颤 儿童患者,可以使用2至4 J/Kg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但为了方便进行培训,可以考虑使用2 J/Kg的作为初始剂量对于后续的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4 J/Kg,但不超过10 J/Kg或者成人最大剂量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早期除颤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患者能存活的要素包括: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及早心肺复苏;及早除颤;及早加强治疗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v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v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v3)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下降,每过1min约下降7%8%;v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除颤器的应用:v1)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v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v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v5)具体步骤:a. 打开除颤器,设置到非同步位置,选择能量并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以1012Kg将电极压于胸前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vb. 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电击2005国际心肺复 苏指南指出:连 续三次单相波除 颤改为仅一次双 相波电击电除颤能量的选择v双相波除颤仪:150200Jv单相波除颤仪:一次能量给与360J气管内插管v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 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 吸v连接呼吸机或麻醉机 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时间要求v2分钟完成5个循环的CPR,每隔2分钟更换一次人员,每隔2分钟检查心率一次v中断时限:检查心率中断5秒,人员更换中断5秒,气管插管中断时间10秒,检查脉搏中断时间10秒,除颤中断时间15秒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给药途径v1)静脉内给药:初期复苏期间一般多用上腔静脉系统静脉内给药肘正中V、颈内Vv2)经气管支气管树给药:亦可快速有效吸收因气管插管比开放静脉快,故早期插管十分有利可将必要的药物适当稀释10ml左右,注入气管支气管树v3)骨髓内给药:最适用于1岁以内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