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心理.pptx
4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学生网络心理,心灵导读,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工具,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被形象地喻为“双刃剑”的网络,在给大学生网民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已成为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网络的特征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理解大学生网络心理特点和网络心理障碍表现,掌握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调节方法,从而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克服网络心理障碍,并对网络成瘾综合症进行矫治第一节,网络心理概述,案例导入,大一新生小于开学不久后,就让父母给自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从此,他的生活就离不开网络了,上网浏览信息,购物,和同学、朋友交流,就连吃饭也懒得出去吃,而是直接网上叫外卖送到寝室以前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去查查书,自己动脑思考一下,现在直接上网找答案本来他买电脑的初衷是为了学习,结果现在只要一打开电脑,他就会被无关事情干扰,如看看新闻网页,听听歌,看看电影在网上时间过得特别快,一晃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该查的资料还没查,该做的作业还没做。
时间一长,小于在学习上有了很严重的拖延症,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于小于来说如果没有网,那简直是最痛苦的事他特地花钱买了流量套餐,这样他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冲浪了由于经常熬夜上网,他的睡眠和休息已经受到了影响,视力也开始下降,思维也比以前迟缓,上课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控制不住地就想掏出上会儿网如今小于好几门课程都跟不上,他特别痛苦他不喜欢沉迷网络的自己,他试着拔掉网线,可是最后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又开始上网,他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越来越颓废案例评析,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比如,学习方面查阅信息资料,寻找网络 资源,交友,购物,网络交费,等等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 适应不良,再加上没有家长、老师对自己上网行为的监督,缺乏自制力,像案例中的小于一样不同程度地患上“上网成瘾综合征”一旦形成网络依赖,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伤害,如出现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低落、颈椎不适等问题,人容易出现焦虑、缺乏耐性等心理问题,极大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已成为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大学生个人应该首先认识到,网络并非生活的全部,更何况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空间,网络之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
在课堂上与同学互相交流、在图书馆阅读古今名著、在课后参加文体活动、节假日出外参观旅游,都能让我们体悟到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生命的莫大乐趣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要沉溺其中,被网络牵着鼻子走古人云“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要让网络为我所用,而不是让自己成为网络的俘虏一、网络的含义,所谓网络,(Internet),,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就是特指集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是计算机之间进行国际信息交流和实现资源共享的最佳手段它能使每个人随时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我国有人将,Internet,直接音译为“因特网”,常说的网络也大多是指互联网二、网络的功能,(,一,),查询、浏览全球信息,(,二,),获得新闻,(,三,),网上学习,(,四,),收发电子邮件,(,五,),在网上与人交往,(,六,),发布信息,(,七,),网络游戏,(,八,),其他远程服务,三、网络的特征,开放性,实时性,全球性,虚拟性,身份的,不确定性,非中心化,平等性,个性化,第二节,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案例导入,某大一男生宫某,在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孤僻,没有朋友,经常独来独往,即使在路上遇到同学也不打招呼。
可是在网络上的宫某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他能和班上同学随意地聊天或者开玩笑,和女生也是侃侃而谈最近宫某还在网上追求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看都不敢看那个女生,更别提向那个女生表明自己的心意了面对身边的同学,他也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有时候甚至面对面吃饭,他都会拿出用聊天软件一边发表情一边说话聊天,因为他觉得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他要传递的信息宫某常常内心有一种自卑感,总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可是他在网上却是另一个样子,他在网络中体验到了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境界,性格也不那么内向,智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低他感到很困惑,到底现实中的他和网络中的他哪一个更真实呢?他应该怎么样面对两个不同的自我?,案例评析,如今,网络对大学生行为与心理的影响越来越深,网络社交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越来越普遍,,,、等即时通讯工具成为大学生相互联络的工具案例中的宫某已经发展到沉迷于虚拟社交,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宫某性格比较孤僻、自卑,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缺少交流,于是他开始依赖网络社交因为在网上交际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可以把对方想象得更加完美,同时也不易发现对方的缺点及暴露自己的缺点。
很多大学生像宫某一样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交往,而导致现实交往能力下降,渐渐地疏远了同学、老师、朋友和亲人,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疏淡,个人因此产生焦虑、孤僻、压抑、冷淡等心理障碍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快捷便利的同时,不应该忽略正常的社会交往,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线下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更多地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积极乐观地融入社会现实社交活动有利于调整我们的日常情绪,良好的兴趣爱好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惊喜外出旅游开阔眼界,能增加社会知识,保持好的心态;户外运动能放松身心;与家人一起谈天说地能融洽彼此关系;拜访亲朋好友,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情感寄托,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成就感网络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情感成长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个性心理塑造,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心理培养的影响,网络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网络对大学生行为与心理发展的影响,(,一,),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其心理分析,(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类型及其动机分析,网络学习行为,网络交往行为,网络娱乐行为,网络宣泄行为,(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透视,猎奇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逃避心理,补偿心理,第三节,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案例导入,宋某高中时就经常玩网络游戏,后来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大学,并当了班长。
刚来大学时,表现一直很好到大二时课余时间多了起来,整天忙于各种事物,所以期末有一科目没考好,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从此,他产生了厌学心理,开始频繁出入网吧,后来演化到整天泡在网吧里,不去上课,在网吧玩游戏时精神百倍,可出了网吧就浑身没力气,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父亲不忍看到儿子堕落成这样,于是在他喝的饮料里放了安眠药,把他送到了网瘾治疗中心宋某醒来后,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又觉得在这里没有自由,于是割腕自杀,幸好病友发现将他及时挽救回来案例评析,宋某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其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据宋某介绍说,他的父亲在政府工作,母亲在学校做教师,从小家里管教就很严父亲很粗暴,由于单位离家很远,他每周只回家一次,所以父子很少交流,只要他犯一点儿错误,就会遭到父亲的毒打母亲对他也非常严厉他在家里几乎找不到温暖于是在初中时他开始把玩游戏作为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大学时又重蹈覆辙可见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宋某上网成瘾的原因之一一、大学生主要的网络心理障碍,感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一)认知过程障碍,(二)网络情感障碍,冷漠,孤独,抑郁,空虚,冲动,(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四)网络人格障碍,人格虚拟,人格封闭,人格,变异,(五)网络交往心理障碍,孤僻,虚伪,多疑,社交恐惧,(六)网络性心理障碍,性认知偏离,贞操观淡化,性行为放纵,网络色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七)网络成瘾综合征,耐受性,增强,出现,戒断症状,时间失控,生活,无序,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类型与主要特征,网络成瘾综合征的诊断,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一)网络本身因素,网络本身的特点是学生沉溺于网络的主要原因之一。
开放性、丰富性、虚拟性的网络精神文化空间,具有灵活而匿名的身份、超越时空界限的平等地位、易建立的人际关系、梦幻般的体验等特点网络这种立体的文化传播形态集翔实的文字材料、悦耳的音乐旋律和精良的影视图像于一体;网络的可操作性能发挥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超越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成就和控制的需要等;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即时性、自由度高和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约束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东西在网络世界中能逐一变成现实他们通过因特网交朋友,在网上寻找关怀、支持和信任,于是日益对这个身份不明的社区更加依赖但他们却无法以一种真实生活中的方式与他人产生真正的联系,从而产生落寞、失望和孤独等负面情绪,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的产生二)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原因,校园环境,网络管理,(三)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具有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较差,人际交往认识错位,心理的脆弱,性格的缺陷,第四节,大学生网络心理,案例导入,小杰是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他出身于一个大城市的干部家庭,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上大学前就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上大学后,计算机网络自然就成为他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由于专业的关系,小杰比较关注网上的政治性消息2019,年的一天,小杰在网上“冲浪”时,在好几个网站上发现了很多有关国内政治的“新奇”消息,(,实际上是谣言,),,便不假思索地将这些政治谣言汇集起来,在好几个网站上转帖谣言很快就散布开来,在网上引起了很大反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2019,年,11,月,市公安局和小杰所在大学联合调查此事,确认发布谣言者为小杰,小杰也承认了这一事实经审查,公安机关认为小杰的行为属于幼稚无知,并无政治背景和明确政治动机,故对其免于追究法律责任,但建议大学对小杰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案例评析,案例中小杰的老师在和他谈话中,明显感觉到小杰存在两个大问题:一是缺乏起码的政治意识,二是缺乏对于网上发表言论的责任意识当前,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学习、交往、了解信息、宣泄情绪的重要场所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就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了解网络的特性,有的甚至还精通网络技术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疏漏,以及个人网络行为认知上的偏差,他们并没有受到足够的网络规则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没有树立起必要的网络责任意识,这样就可能发生类似小杰的违纪甚至违法事件。
近年来,大学生因在网上制作、传播不良信息而受到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的事件屡见报端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位同学都应在大学期间加强网络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学习,培养必要的政治观念和责任意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一)以网络为阵地,唱响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占领意识,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不断强化利用校园局域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服务的意识,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密切关注网上动态,通过网络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要坚持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贴近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