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课后习题.pdf
3页借助课后习题一、依托情境,有的放矢地迁移运用所谓迁移,心理学层面将其定位于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作文教学并不是要衍生出全新的知识和策略,而是要从阅读中获取基本的作文知识和技巧,要求教师能从读法和写法的角度迁移,找准从读到写的交融点,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训练统编教材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主要描写了小作者在上学路上,看到了巴掌一般的梧桐树叶铺满水泥道的美丽画面课后习题中,编者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上学途中的景色,并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写一篇文章相同的表达情境,运用相同的方法练笔,属于典型的情境迁移教师不能做甩手掌柜,而要指导学生走进文本,积极探寻文本中蕴藏的表达密码,提炼从读到写的交融点:首先,这篇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分别从水泥道和梧桐叶的角度展现了画面之美;其次,在具体描写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拟人句,将所看到的画面之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学生从实生活入手,发现上学路上的景色,说说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写的,打算如何写这样的练笔,教师没有将阅读和写作完全割裂开来,而是通过阅读找准从读到写的实践链接点,推动了读和写的迁移,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二、融入文本,达成能力生长的仿照练习所谓模仿,就是将文本呈现出来的词汇、句式以及表达方法,都悦纳成为自己的语言的过程。
课后习题中读写结合的训练题,所指向的语言表达资源更丰富,包含了典型句式的模仿、语段构造的模仿、篇章结构的模仿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辨析式的模仿训练,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比如,统编教材六上第四单元是典型的小说单元,编者编选了经典短篇小说穷人 ,并在课后设置了训练题:想象桑娜与丈夫在对话时,两人“沉默了一阵”,桑娜会想些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显然,这一想象的内容设置在情节发展的中间,需要学生“瞻前顾后”,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如果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很有可能背离小说写作的特质因此,教师这样教学:首先,从情节入手,明确心理活动的方向桑娜一直忐忑不安,自己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擅自抱回家,生怕丈夫责怪丈夫冒着生命危险打渔回来,不知道如何开口,此时的心理应该是矛盾的、纠结的、紧张的有了明确的方向,就明确了本次训练的内容;其次,从语段入手,掌握写作技巧课文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堪称经典,以描写桑娜的心理为例,作者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上省略号为支撑,让读者透过文字走进了桑娜的内心世界有了内容的支撑,有了方法的渗透,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仅完成了练笔,还提升了“带得走”的语文能力。
三、想象拓展,倡导充满个性的创生表达在课文中学习写作,不仅包含情境迁移、模仿表达两个层面,还可以鼓励学生创生表达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状态,教师要善于捕捉和运用课后习题中有关想象的练笔,提供广阔而自由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比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走月亮 ,教师在最后的小练笔中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说说作者的见闻,然后回忆自己在月下的情景,写一篇文章文题不仅明确了作文要求,同时设定好了读写交融的通道,即“说说作者的见闻感受”,然后将这样的“见闻感受”作为本次练笔的链接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找好了抓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在回忆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在无拘无束的自由写作中,感受作文表达的愉悦体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文教学需要从经典的课文入手,在逐步聚焦的训练中,捕捉训练资源,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