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里山炮台.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ths****59
  • 文档编号:57621078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炮台基本情况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东南端海岬突出部,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 元 1894 年)三月初八日,竣工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十一月初八日工期二年八个 月炮台总面积 7 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 1.3 万多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 内开砌暗道,筑造护墙、弹药库、兵房、官厅、山顶了望厅等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 垣式,具有欧洲和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重要,东距白石头炮台 4500 米左右,向东可支援白石头炮台,提前将 敌舰拦阻在厦门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对岸的屿仔尾炮台隔海相对,互为犄角,炮火交叉 可封锁阻击厦门航道之敌舰;向西可追击进入厦门港的敌舰,同时可协助相距 5000 米左右 的磐石炮台,守住厦门港;向北可支援陆军阵营等胡里山炮台还配备了当时最优的装备, 特别是两尊 280 毫米口径,射角为 360 度的克虏伯大炮,威力巨大,成为战略性炮台,是主 炮台、指挥台,是厦门要塞的“天南锁钥” 在民国初年,海军四打胡里山炮台中突显出它 在海岸战争中的优势特别是在 1937 年的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箬竹”型 13 号舰首 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

      二、战坪区主炮位——28 生(280 毫米)克虏伯大炮的基本情况1888 年 9 月,光绪帝旨允厦门要塞建造新式炮台,并饬令闽浙总督卞宝第“与洋商订购二 十八生后膛炮两尊 ”先后考察了世界各地 38 家兵工厂,比较了各国工厂制造的大炮,最后 决定购买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火炮1893 年,胡里山炮台两门克虏伯大炮自德国埃森 港由“洋轮(埃森号)运至闽江口,起(调安)顿船厂,再造方舟,运抵厦门胡里山炮台安 装妥当在胡里山炮台的两尊克虏伯大炮,编号为 L/40C/86(毁于 1957 年)和 L/40C/87(现仅存一枚) 大炮相关数据如下*大炮炮管尾部阴刻编号:No:6 FRIED KRUPP*生产年代:28 生主炮:为 1893 年(清光绪 19 年)生产15 生副炮:为 1881 年(清光绪 7 年)生产*大炮全炮重量:87123kg(不含缺损件)*大炮体积:大炮总长度为 13.13 米;高 4.6 米;宽 5.29 米大炮口径:28 生;即 280 毫米(15 生即 150 毫米)*大炮膛线:84 条*大炮管长(毫米):11200*大炮炮身重:(含炮闩、瞄准仪等辅件)48110kg*大炮身管重:(不含炮闩、瞄准仪等辅件)44000kg*弹丸(头)重:270~345kg*弹药装量:71.0~75.2kg*炮轮轨道直径:7.36 米*大炮方向射角:360 度* 大炮弹(丸) 、 (火)药装填角度:-4 度* 大炮高低射角:0 度~30 度* 大炮射速:每分钟发射炮弹数量 1~2 发* 大炮发射量:可连续发射上百发以上。

      大炮射程:7030-19760 米(射击仰角在 5 度~30 度)* 两炮厂价:16 万两白银有奇* 海运及保险费(德国至闽江口):4 万两白银(以厂价的 25%计)* 二次搬运费(闽江口至胡里山):15079 两白银* 现存炮弹:28 生弹头 28 颗(其中 14 颗穿甲爆破弹,14 颗开花爆破弹 )*兵员配备:清朝将弁 120 人;民国官兵 133 人厦门港炮台建成后,由于布局合理,火力强大,外国人称之为“厦门要塞” ,而胡里山炮台 的竣工,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处于厦门港航道的突出部,各种装备最优而成为厦门要塞的 “天南锁钥” 三、历史再现一期工程各项目介绍(一)兵营区硅像馆为了生动再现胡里山炮台作为要塞炮台指挥总台的辉煌历史,突显官厅作为作战指挥中心的 地位,在演武厅(官厅)一楼通过中心人物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利用高仿真(硅胶)机器人,真实再现 1896 年清朝胡里山炮台官兵指挥作战及生活场景1、正厅(即作战指挥室) ,以沙盘方式展示厦门八大炮台特别是胡里山炮台的重要战略性地 理位置,沙盘由清代厦门全图、厦门地形图、厦门附近地形图及海图等相关历史资料(主要 是地图)拼接,缩放比例为 1:2000000,采取技术手段为“光电”技术。

      沙盘展示的主要内容厦门岛东南沿海有白石头炮台、曾厝垵炮台、胡里山炮台、鸟坑园炮台、磐石炮台和武口炮 台;龙海一侧有屿仔尾炮台和龙角尾炮台八座炮台从 1874 年到 1894 年相继建成,在大大 小小的海战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其中胡里山炮台修筑时间最长胡里山炮台自清同治 13 年(1874 年)清政府开始建造新式炮台,由于经费问题,炮台的修筑和大炮的购置一波二 折,历尽艰难在三任闽浙总督卞宝第、谭钟麟和边宝泉的共同努力下,从同治十三年 (1874 年)开始“议办” ,到光绪十四年(1888 年)开始“筹办” 、 “展办” 、 “延办”到光绪 二十年(1894 年) “兴工”以及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十一月“竣工” ,经过了二十二 年,终于“凑集成数” ,筑成炮台军事挂图、 “震威” 、 “奋武”字幅出自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手笔,浓墨重彩地烘托出他们的 鸿鹄之志、浩然之气,给人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2、议事厅(硅像的主要陈列场所)主位为督建胡里山炮台的重要历史人物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依照他本人的画像,通过高仿 真的硅胶塑造技术,还原出了一个“再生”的清朝水师提督,鲜活的展现出当时杨岐珍来台 听汇报、查敌情、布置指挥的议事场景。

      仿古桌椅、八仙案几造型粗犷,通过他们的眼神和 对话,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氛围副位为时任四大炮台台长,其中左手第一位为时任胡里山炮台台长纪升硅像馆特点“一期工程重点项目—硅像馆”不同于传统蜡像馆在材质方面,放弃传统蜡像材料,创新 使用最新的高分子硅像材料,皮肤质感、面目神情与真人一般;在表现形式方面,采用超级 写实主义表现形式;在工艺方面,有机联姻机器人科技与雕塑艺术,首次在国内景点、博物 馆业内以“世界一流、中国第一”的硅像高仿真机器人(二尊)再现历史场景;在科技含量 方面,硅像馆内的高仿真硅像机器人通过眨眼、说话、摇头、摆手等方式,生动再现清兵指 挥作战及生活场景,增添硅像馆的活力和生命力3、台长室驻台首领查阅战报、修憩的场所,摆放简单生活用品, “山还水活”字幅为杨岐珍亲笔提字 的复制品4、接待室将领小聚、接待来台传达战报将士和访客的地方,设置必备生活用品及工具, “墨梅图”为 彭楚汉原作的仿制品彭楚汉是筹建胡里山炮台的重要历史人物,籍着这支梅花,或许守台 官兵和将领在作战间隙总是能想起家乡的后院吧5、勤务室传令士兵和首领随侍人员生活工作的地方,生活用具造型简洁,摆放必备武器,整体感受有 序、洗练,呈现严谨、质朴、硬朗的战地作风。

      二)历史再现一期配套工程战坪区部分1、历史看墙:通过影雕形式,以“历史告诉我们”为主题展示克虏伯大炮鲜为人知的历史 史料及厦门抗英抗日保卫战的情景2、克虏伯大炮炮弹展示区:模拟弹头、弹药分解展示3、克虏伯大炮弹头赏析室(暗道内):图文并茂解析克虏伯大炮专用弹头(即开花爆破弹 和穿甲爆破弹)的构造和功能4、克虏伯大炮装配发射演示室:按军标通过多媒体三维演示方式展示克虏伯大炮 11 个组成 部件装配及发射过程三)历史再现一期配套工程后山区部分1、击沉日舰史料馆:用闽南影雕展示当年中日报纸有关击沉日本“箬竹”型军舰的史料陈 列场馆,集中反映了胡里山炮台炮作为主炮在 1937 年厦门抗日保卫战中击沉入侵厦门的日 舰的光荣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智慧,成为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2、 “铁模” 、铁炮陈列区:(文字介绍和实物)详细讲述“铁模” 、铁炮构造、发射等情况3、硃批奏折:五幅奏折较集中反映出胡里山炮台从“议办” 、 “筹办” 、 “展办” 、 “延办”到 “兴工” 、 “竣工”历时二十二年(1874 年-1896 年)的艰难过程4、山顶了望台:观海面、传旗语,为炮台的制高点。

      5、红夷火炮区及真人操演:展示红夷炮阵及日常操练6、大弹药库:克虏伯大炮炮弹专门存放药包、药囊的库房7、考工(军)石互动场:有奖互动项目,饶有趣味地表现出当时入选炮台的炮兵必须经过 的考试,每一位游客都可以小试身手,不仅有精致证书一本,还有奖金一笔,但是一定要注 意安全,量力而行 历史再现项目未来二期工程将在二十年文物保护规划专家论证会顺利通过的基础上,采 取高科技手段、现代工艺和表现手法,建设幻影成像影厅、4D 影院、胡里山炮台与克虏伯 家族情缘资料馆、仿制红夷大炮发射表演区四个重点项目,充分展示胡里山炮台历史场景2 楼 自家 发表于:2008-3-7 14:40:37 二、胡里山炮台的建造和克虏伯大炮的购进鉴于胡里山炮台被毁,同治 13 年(公元 1874 年) ,清政府考虑选址建造新炮台后来, 几任闽浙总督在其给皇帝的奏折中,都提到要在厦门建造新炮台如光绪 11 年(1885 年) 6 月闽浙总督杨易浚就在一分奏折中说:“闻厦门炮亦无多,当与巡抚提督诸臣商酌,次第 办理“清光绪 14 年(公元 1888 年)9 月 1 日,闽浙总督卞宝第启奏皇帝,建议在福建建造新 式炮台,购买克虏伯大炮,当时着重在闽江口及厦门港。

      光绪皇帝依准,这是洋务运动的组 成部分第二年,卞宝第着手筹办他一方面委托皋司(即按察使)奎俊与德商上海信义洋 行谈判购买大炮事宜不久,卞宝第死于任上,胡里山炮台的建造和购炮便无下文,主要原因是缺乏经费据 当年估计,建造炮台、购买大炮,共需要 30 万两以上的大银那时,兵饷积欠累累,京饷 不能周转,福建银根很紧于是,继任的闽浙总督谭钟麟决定停购大炮没料到,因此引起 了轩然大波德国商人害怕利益受损,竟怂恿德国使臣向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 外交部兼外贸部)施加压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则?quot;合同已立,未便更张“为理由,责成 谭钟麟 “妥筹办理“ 谭钟麟与同僚商量,请求清廷参照山东的做法,截留新海防捐税来补 充购买大炮不足的资金获得皇帝批准后,便改“停购“为“展办“展办了 2 年,至光绪 19 年(公元 1893 年)5 月,已有资金加上所截留的捐税还是不够买炮于是,他一方面请清 廷将新海防捐捐展延一年;一方面会同兴泉永道,发动厦门地方绅商集捐就是这样,资金 还是不足,只好又向德商上海德华银行贷一部分款正在此时,谭钟麟调任,他的继任人边 宝泉依此照办,凑足经费尽管购炮合同推迟了两三年才履行,但谭钟麟认为:凑足了购炮 资金,购买了克虏伯大炮,对于加强海防有所帮助,而且也履行了合同,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清光绪 19 年(公元 1893 年)底,2 门 28 生克虏伯大炮由洋轮运抵闽江口起顿船厂暂 放,再造方舟,于光绪 22 年(公元 1896 年)转运厦门,由 2 艘军舰“琛航“、“靖远“号护航, 由候补知县李麟瑞押运,监工张启正带着器具、工料和工匠到厦门,起驳上台、安置完妥 现在大炮炮筒尾部上端,清晰地刻着克虏伯兵工厂的徽标、厂名、编号、阴文“1893“及中文 “左“、“右“、“后退“等字样,可见,这是专为中国生产的边宝泉于光绪 23 年(公元 1897 年)3 月台票 8 日,邀请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北洋水 师教习沙尔(德国人)及经销商上海信义洋行行主罗先苞(德国人)等人,前来胡里山炮台 联合验收,得出炮台及大炮完全合乎要求的的结论,当即将新安装的 28 生克虏伯大炮每门 演放 3 发,炮弹落在大担海面,致远 25-26 里,炮台毫无损伤,确属工坚料实边宝泉于这 一年 12 月 18 日,向光绪摆皇帝作了一个总结性的汇报2000 年 6 月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处,给胡里山炮台管理处寄来了一份德国克虏 伯公司历史档案馆保存的资料-《1871-1912 年出售给中国的大炮统计表》 ,资料表明,胡里 山炮台的 2 门 28 生大炮为 1892 年订货,1893 年出厂,编号为 L/40C/86 和 L/40C/87;来函 还附有 5 名中国清朝军官于 189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