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728006
  • 上传时间:2017-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 1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 、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 ,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 2(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什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 3一、 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 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五、 文段结构类1.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选择它在文中的作用类别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点题、埋伏笔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如果用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题目) ,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主旨2.概括内容(1)记叙文全文的主要内容:抓六要素2)议论文的文段:抓段首句和关键句六、根据短文提(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3)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5)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比如,比喻、对比等等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2、论点位置A 常在文章开头 B 在文章中间 C 在文章结尾 D 标题直接提出 E 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 3、论点的类型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4、考试中常见题型:1 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 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 5、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采用逐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的词句) ,对文章的内容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八、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1、论据的类这就要求学生 A、要掌握比较全面全面的论据, B、思考这个论据是否符合这个论点 )2、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 4九、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手法及其作用类 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论点 (观点从上下文找集中议论的句子,或原话或自己概括)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的观点或论点3.比喻论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或论点4.对比论证:鲜明地论证了“……”的观点或论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十、论据是什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十一、开头作用的答题规律(1) (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或从生活中的情景或引用诗歌等)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2)引出下文的议论(思考,观点,论点,论题)(3)充当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十四、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类 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肖像) 、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哈尔滨一对一天材教育天材教育 5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 ,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 (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题型一、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3、解答分析:这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