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滚动组合练6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x
6页六、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限时:30分钟 总分:32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材料一1984年6月,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反映了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民贫困的生活状况由此,贫困地区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官方启动全国规模的扶贫工作,赤溪村也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当年的赤溪村村民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畲民成为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程”的实施对象历经30年的扶贫生态旅游的开发,赤溪村实现了由深山穷村到美丽畲寨的幸福嬗变,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之路畲家村寨被评为福建的“省级生态村”,村中,畲家茶叶店、畲家民宿,鳞次栉比不少畲民还将土地出租或入股农业合作社,自己到旅游公司上班,过上了一手收田租、一手领工资的新生活数据显示,2014年,赤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 674元,是1984年166元的70.3倍摘编自吕巧琴、叶茂《“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赤溪村的幸福嬗变》)材料二某山乡需要补选乡长,县委考察组到各村组听取意见时发现,群众对一名年轻的乡长助理赞赏有加——小伙子虽然嘴上没“毛”,但办事扎实,群众关系特别好,人称“狗不咬”乡长!他走村串户,常年泡在群众中,村民家的狗不但不咬他,反而摇头摆尾欢迎他。
因此,他顺利当选乡长狗不咬”干部当选乡长说明,让基层群众当“考官”,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体现新时代农村农业加快发展,需要乡镇干部走到群众中去,感受变化、了解诉求、寻找对策只有真正成为群众的身边人,常见、常聊、常惦记,才能经得起“狗咬不咬”这个最朴素、最直观的检验,才能成为新时代乡镇工作最需要的干部,才能带领穷山村群众脱贫致富有删改)材料三郭祖彬,河南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农民年轻时的老郭开四轮,拉红砖,日子过得去没承想,儿子3岁患病,老郭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才勉强渡过难关10年后,儿子再次病发,做心脏搭桥手术花了6万多元这回,老郭借遍“村里一条街”,才凑够医药费为了还钱,他到天津打工六七年,窟窿还没补上乡邻们都忧心地说:“老郭脱贫——猴年马月的事!”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封丘成为国家级精准扶贫开发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6万户,5.8万人该县对因病、因残等7种致贫原因分门别类,采取“1+2+N”帮扶模式,即每户1名帮扶责任人,2项以上扶持政策,家庭成员每人1条帮扶措施拿老郭来说,安排公益岗位每月挣400元;孙子享受教育补助每年1000元;儿媳卖每月工资1500元。
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补充险,阻断“因病致贫”但老郭一直憋着一口气:虽然有政府,但致富还是要靠自己,靠劳动!封丘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1个,村里选了种植药材,老郭第一个报名,并辞去公益岗位,让出贫困户低保名额,专心种药材一年后,老郭算了笔账:4.5亩药材,纯收入1.8万元;自己在合作社干工,月工资1500元;老伴儿在合作社除草、浇地,可挣500元;儿子开车耕地,也能收入3600元加上养猪,全家年收入5.6万多元,家里6口人年人均纯收入9300多元摘编自马跃峰《2016,我们脱贫了:老郭脱贫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984年赤溪村一封群众来信成为中国扶贫工作的开端自此国家启动全国规模的扶贫工作,赤溪村也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B.赤溪村采取生态旅游开发、“省级生态村”建设等措施,成为国家“精准扶贫”示范村,对全国扶贫工作的开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C.畲家村寨通过国家政策扶持,经过自己的努力,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幸福,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改变D.群众喜欢“狗不咬”式乡长,他们需要能走进群众中间,心系群众的好干部,这反映出乡村扶贫工作中带头人与乡村群众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级精准扶贫政策是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政策基础,主要措施有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对致贫原因分门别类,建立帮扶模式等B.乡村扶贫工作中因病致贫等现象需要关注材料通过郭祖彬这个扶贫范例,给出了一个扶贫模式的样本,值得相关扶贫部门宣传参考C.材料除了谈到国家帮扶方面的内容以外,还提到帮扶对象应有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行动,两方面互为促进和补充,才能尽快脱贫致富D.国家扶贫工作是一项事关民生的大事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扶贫工作会开展得更顺利3.“乡村扶贫”政策事关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大计,如果你是一名基层扶贫干部,你觉得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成效?结合材料内容回答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 B “成为国家‘精准扶贫’示范村”错,“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是2013年,封丘县成为国家级精准扶贫开发重点县。
另外“示范作用”在原文中也没有依据2.答案 C “两方面互为促进和补充”错,于文无据3.答案 ①借助国家“扶贫”政策东风,推动生态旅游等适合本地情况的致富项目②心系群众,深入基层,扎实办事,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做受群众欢迎的干部③引导群众自立自强既要依靠政府,又要依靠自己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大上海拥有 的咖啡店,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 的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门口的告示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自闭症实践基地’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 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顾客的形式,帮助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使他们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教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患者忘记,但老师和“顾客”都不厌其烦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 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患者营造一个“仿真”的温馨世界。
然而,仅有爱心、耐心和宽容是不够的,( )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因此,要呼吁更多的社会主体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胜枚举 别具一格 干预 孤独B.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干涉 孤独C.不一而足 别具一格 干预 孤苦D.不胜枚举 独辟蹊径 干涉 孤苦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会导致他们沉溺于这个特殊环境B.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C.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D.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B.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C.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D.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4.答案 A ①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根据语境,应选用“不胜枚举”②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根据语境,应选用“别具一格”③干预:过问(别人的事)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根据语境,应选用“干预”④孤独:独自一个;孤单孤苦:孤单无靠,生活困苦根据语境,应选用“孤独”5.答案 B 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前后语境,尤其要注意关联词语的前后搭配前文说“仅有……是不够的”,后面跟着的应该是“还要……”的句式,这样前后文衔接才更紧密6.答案 C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改善”与“病痛”“能力”不搭配;二是“乃至……”不合逻辑,“乃至”的意思是“甚至”,与前句逻辑不符,应改为“进而”综合分析,C项修改最恰当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正在为科技进步所震荡的全新时代,全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一即一切”,也就是说,从我们生活中的任意一点,① 在无边无际的互联大网中,老年人在不断接受新生事物的冲击,② ;而年轻一代却如鱼得水,活跃异常。
因此,在今天的人类文化中,③ ,而不再是他们的祖辈和父辈 答案 ①可以链接到无数信息 ②有时感到无所适从 ③起决定作用的是年轻人解析 ①处是对“一即一切”的解释,即“可以链接到无数信息”②处后面有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后文说年轻一代“如鱼得水,活跃异常”,那么可知此处应该填老年人在互联网中的一种状态,如无所适从等③处,前面“因此”一词表明,这是从上文得出的结论;结合后面的“而不再是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可知,此处该填年轻一代对于今天人类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5分)嘉兴南湖素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又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湖红船召开而成为革命圣地五四”青年节期间,校团委将组织青年教师和高三学生共同参观南湖的主题活动1)请根据材料及活动主题前部分将活动主题补充完整:烟雨公墓南湖景, 2分) (2)活动期间,你听到一个小朋友在自言自语:“原来红船就是一条红色的船啊!”作为高中生,请根据你的知识储备,写一段话回应小朋友,帮助他提升对“红船”的认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1)师生同品红船情(2)小朋友,红船不仅仅是一条红色的船,它可是我们党的摇篮呢,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这一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且有鲜明的主题,所以答案可为:师生同品红船情2)题目有明确的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同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观点的鲜明性和语言的生动性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