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案.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13610845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9.7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构成物质的微粒(一)一、教学设计思路本章第一节概括的阐明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本节讨论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即分子、原子和离子),研究这些微粒的组成和变化,使学生在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基础上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探讨原子内部的结构本节教材通过形象地描绘,宏观与微观的对比,数据的量化,科学的推理,真实的图像,史料的佐证,图文并茂的画面, 使学生认识到分子、 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 从微观的角度巩固和加深对物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以及原子内部的奥秘学生对物质是由微粒构成以及微粒的特征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很想知道微粒是怎样构成物质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截然不同?微粒在哪些方面不同?此时正是学习本节知识的良好时机, 学生通过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组成, 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从而进一步学习原子的内部结构,为后期学习元素、 化学用语奠定基础怎样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认识分子、原子的特征、区别和联系以及原子内部结构是教学的核心任务采用思考和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驱动性问题情景, 使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分子、原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这正意味着研究物质的方法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深入。

      由于学生对物质结构的学习仍处于启蒙阶段,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时期, 所以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时机,适当配合小组讨论, 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开启智慧这门二、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具体设计设计意图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知道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分子、原子的特征、联系和区别,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过程与方法经历讨论式探究学习, 体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对概念进行综合、概括的理性思考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想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不同, 是不同物质之间差异本质原因给学生独自深入思考机会,在评价中自我反思, 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位置, 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设计通过展示一组学生常见的物质现象,让学生独立比较、思考分析这些现象与微观构成的联系学生讨论分析后,产生一系列驱动性问题,把学生引入对分子、原子的探究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 以水电解为例展开分割物质的讨论,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在讨论中暴露出自己认识上的误差, 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电解水的实验,小组讨论水电解的实质,在事实面前学生感受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化合与分解的过程;原子不仅构成分子,还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教师用分子的动、碰、破、立四个字来概括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实质学生制作物质、分子、原子的概念图,理清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整合微粒的知识学习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课堂教学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机会,适当配合小组讨论,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 小组整合出本组的知识体系,在全班交流,接受他人的评价与挑战,在组间交流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为足,弥补认知缺憾,完善构建起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学生活动期间对个别学生进行行为跟踪,适当地评价某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结论,课下与其交流学习心得。

      让学生体验思考和和讨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三、课堂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题引入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提问】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请各位同学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以多媒体课件呈现分子的真实存在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象来呈现)以及相关分子的性质(回忆上节氨分子扩散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试验)由学生归纳总结相关分子的性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湿衣服晾干了;闻到了花香;蔗糖溶解在水中等总结分子的性质: 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考查学生对分子相关性质的掌握,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工作二)探究问题一: 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提问】 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微粒, 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回忆】 电解水实验有什么现象, 进一步实验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回答:水电解时两个电极产生大量的气泡, 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了水,说明是氢气。

      也就是说,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培养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问】 水在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在此过程中能被分裂生成更小的微粒,那么,这种微粒是什么呢?讨论、归纳、总结:水分子是由更小微粒构成的, 这种微粒我们称为原子, 水分子就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指导学生观看水电解的微观 FLASH 动画,并阅读教材 P65-66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用化学方法不能将氧原子或氢原子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提问】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讨论、交流、总结联系: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可分裂为构成它的原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结论:一般地,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有时,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原子同样也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 归纳知识的能力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气铁氧气氨2、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的是()A、碘升华B、铁制成铁锅C、水蒸气冷凝成水D、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水蒸发和水电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并进一步分析在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练习、反思、总结1、H2Fe O2NH3 2、D 3、水蒸发时,只是水分子的间隙变大了,而水分子本身并没有改变;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通电后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 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在水电解过程中,改变的是水分子,不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提高学生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介绍原子结构埋下伏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

      那么,不同的原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有什么差异呢?(三)探究问题二: 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呢?【提出问题】上述问题的答案要从原子的内部去寻找,这就涉及到又一个问题: 原子 还 能 分 出 更 小 的 微 粒吗?【猜想与假设】 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学生甲:原子像一个实心的小球学生乙:原子像乒乓球学生丙:原子像鸡蛋 .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以动画形式呈现卢瑟福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提问】 你能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能推测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 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原子的构成”内容,然后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讨论以下问题(投影):原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原子核和核心外电子都带电,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类原子的内部组成有什么不同?(分别以碳、氢、氧等原子的构成为例)阅读、小结1、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心外电子构成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 外 电 子 所 带 的 负 电量,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使学生初步地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关原子构成的模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课后反思这是 一节 思考 讨论 式的 探究 学习 ,学 生通 过解 决一 系列 驱动 性的 问题 来认 识分 子和 原子 。

      驱 动性 问题 能有 效地 激发 学生 的求 知欲 望和 探索灵感,在这种欲望和灵感的驱动下,学生不断的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内容课堂练习】依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氢1 0 1 碳6 6 6 氧8 8 8 钠11 12 11 氯17 18 17 分析、总结:1、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2、原 子 核 中 不 一 定 有 中子,且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3、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分组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归纳、总结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而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物质可分的观点对本节内容进行全面的回忆、整理板书设计构成物质的微粒(一)一、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二、原子和分子1、联系: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可分裂为构成它的原子2、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三、原子的结构1、原子核(正电荷)核外电子(负电荷)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所以能否创设驱动性的问题情境是探究学习成功的关键。

      驱动性问题不一定是学生提出,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如给学生展示常见的物质现象,提示学生学生思考不同物质, 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然联想到一系列为什么因此,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和捕捉有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区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甘肃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福建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辽宁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2025年黑龙江学考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广东阳江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广东惠州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2025年陕西学考选择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潼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人教版(2024)八上 Unit 8 Let’s Communicate 【语法专练+阅读专练+写作专练+单元提高】.pptx 课题2 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x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