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特征包括哪些方面.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08665334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7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区域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1.区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区域的基本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扩展资料: 区域研究的内容 1、地理志 地理志是利用文字、表格、地图等记述或总结区域地理环境情况的书册它反映区域各个地理要素和地理环境的特征,是传统区域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的表达形式 地理志为研究历史时期和现代区域的地理环境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料,对区域经济开发和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地理志按记述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全国地理志和地方性地理志 2、人地关系研究 把特定区域的人与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利用、改造 3、景观研究 研究区域地理景观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 4、区域地理调查 对区域地理环境开展全面了解和考察,评述自然条件和资源根底,利用地理调查资料,开展区域特征和区域分异的研究,在此根底上,开展区划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5、专题性研究 研究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 6、区域综合研究 对某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的联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开展综合研究,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等,提出区域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和途径,如热带地理、干旱区地理、极地地理、山地地理以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研究 2.什么是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本质特性有二:一是整体性,这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联系性决定的 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某一区域某种资源的发现和生产,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构造的变化;某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会改变了整个区域的城市格局和系统 二是构造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构造如城乡构造、城镇构造、环境构造 区域的构造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区域构造源于区域的联系 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构造 3.区域有哪些特征 我国有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某省东南部和**、**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和**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和**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 4.四大地理区域特征 北方地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 位于季风区,气候较干燥,冬季气温较低多种小麦,一年1-2熟 多汉族、回族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 位于季风区,气候湿润,多种水稻,一年2-3熟 少数民族居多工业较发达 西北地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以北 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燥、降水少 多牧业为主 青藏地区 位于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候寒冷,大部分山峰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藏族居多,多牧业为主 5.区域的概念及特征 区域的概念 :民族区域是指在我国疆域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根底,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地方 特征:1.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其自治权属于特殊的地方国家权力,与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同,不享有脱离国家而独立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单一制国家构造条件下的一种地方政权形式,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的和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根底这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就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也必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实行这种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即只有聚居在一定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才能实行民族自治,不是分散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实行的民族文化自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民族聚居无关的地方自治 3.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承认民族差异的根底上为了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使之能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而建立的少数民族作为我国人民中的一部分,享有的当家作主权利具有民族性一方面,少数民族作为国家主人,他们在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上的特殊要求应得到特别保护;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在任何时候都享有民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以,在少数民族传统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自治,行使自治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的关键可以说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否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