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倒数》导学案设计.doc
4页1.倒 数导学案设计课题倒 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在计算教材中的两组乘法算式时会发现,这组类型的题目,结果都等于1,学生很容易地发现了共性,即都是乘法,而且都是只有两个数相乘,结果都为1,具备这样的三个共同点,我们就把这样的两个数称为互为倒数通过观察、计算等方法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倒数可以把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进行调换”,同时让学生体会“倒数是相互依存的”,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分钟)1.出示一组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2.现在老师有个疑问,整数2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3.组织学生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
1.思考后汇报结果: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每个算式的乘积都是12.思考后回答:任何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3.根据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取名为“倒数”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 ×1=1×=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5分钟)1.初步理解倒数的意义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倒数的含义2)组织学生说出黑板上谁和谁互为倒数3)引导学生理解“互为”这两个字的意思,请你举例说一说4)组织学生写出乘积是1的算式,并与同桌交流,谁是谁的倒数2.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1)举例观察,说说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说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师生共同总结求倒数的方法1.(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根据倒数的定义,说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3)小组讨论、汇报:互为是相互的意思,组成倒数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之为倒数4)同桌之间进行活动,先写后说2.(1)观察后交流:这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互相颠倒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时从整数、小数、分数三种情况交流求倒数的方法3)小组讨论,汇报: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自然数的分母是1。
2.计算下面各题×=1×=1-=1+=19×=13.填空1)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 )2)1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3)最大的三位数的倒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的倒数是( )4)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 )即可5)16的的倒数是( );乘4的倒数,积是( )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1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1的倒数是几?你是怎样想的?2.0也是整数,0有倒数吗?为什么?1.小组交流、汇报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2.通过小组讨论得出:0和1不一样,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不可能写出与0相乘得1的算式并且0不能作分母,所以0没有倒数4.找朋友,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连起来 8 1.51 0 四、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5分钟)1.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的倒数是,这两个质数中较大的一个数是多少?2.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5,这个数是多少?1.小组讨论,探究问题答案2.试做后小组交流,汇报答案 5.列式计算1)1的倒数与3个的和是多少?(2)一个数与相乘的积是1,这个数的倒数是多少?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4分钟)1.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板书设计倒 数两个数相乘,乘积为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颠倒带分数→假分数→倒数整数(0除外)→(分母是1的假分数)→倒数小数→分数→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就是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