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式起重机标准》doc版.doc
9页M50/70塔式起重机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M50/75型塔式起重机的型号、主要性能参数、技术要求、验收规则、试验方法、包装和运输本标准只适用于M50/70型塔式起重机2.引用标准GB/T 13752-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9462-1999 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 986 埋弧焊接接头电弧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 1591 低合金结构钢的技术条件GB 3077 合金结构钢的技术条件GB 981 低碳钢及合金高强度焊条GB 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 514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1300 焊接用钢丝GB/T 5013-1994 塔式起重机性能试验GB/T 17806-1999 塔式起重机可靠性试验方法JG/T 5011.12-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 涂漆通用技术条件JG/T 5011.11-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JJ 36.1-36.3 建筑机械用回转支承JB/T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JB/T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JJ12.1 建筑机械焊接质量规定GB800 公差与配合,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公差GB/T1228 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NFE52-081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NFE52-082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JG/T 5037-1993 塔式起重机分类JG/T 5012-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型号说明M50/75M 最大臂长代号(80m)50 起升绳单绳拉力(×103N)75 最大幅度时额定起重量(×102kg)4、技术要求4.1工作条件:4.1.1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20~40℃。
4.1.2工作时风速不大于20m/s,顶升操作时风速不大于13m/s4.1.3安全操作距离不小于0.5m4.1.4工作电源电压的允许误差为10%,供电总容量不小于使用说明书规定4.1.5轨距误差不得超过名义值的1/1000,在纵方向上钢轨顶面的倾斜度不大于2mm,两条平行轨道的钢轨接头位置相互错开距离不小于1.5m4.2基本要求:4.2.1工作级别A4,载荷状态Q2,利用等级U44.3主要性能参数4.3.1主要参数见表2表2参数名称单位数值最大幅度m80/70/60/50最小幅度m3.9起升高度m91.2(固定式)轨道m8轴距m8自重kg268(固定式)配重kg8070605057000450003600027000压重kg120000变幅速度m/min13.5/42/84回转速度m/min0~0.5顶升速度m/min0.5顶升液压系统压力MPa44起升速度m/minm/min12.5/25a=225/504.3.2起重特性如图1所示80m37 40 42 45 47 50 52 55 57 60 62 65 67 70 72 75 78 80 m2017.216.214.613.812.912.211.310.8109.698.787.97.77.67.5t70m37 40 42 45 47 50 52 55 57 60 62 65 67 70 m2017.216.214.613.812.912.211.310.8109.698.78t*60m46 48 50 52 55 57 60 m2019.318.617.816.615.915t50m *基本臂长47 50 m2019t4.4材料:4.4.1用于制造本起重的材料符合图样文件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必须有材料生产厂的出厂合格证书,并符合国、部标的规定,对其主要受力部位的材料应取样复验,符合上述规定方可使用。
4.5焊接连接和螺栓、销轴连接4.5.1手工焊接用焊条,应符合GB981的规定选择焊条的型号应与主体结构材料强度以焊缝所受载荷的类型相适应4.5.2自动焊用的焊丝应符合GB1300的规定,焊丝和焊剂的的选配与主体结构材料的强度相适应4.5.3焊接接头形式应符合图样要求,拼接材料焊缝焊接接头形式应符合GB985和G986的规定4.5.4主要受力焊缝应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或埋弧自动焊焊接,焊缝质量符合JJ12.1标准的有关规定4.5.5用于受剪力作用的主要连接或螺栓或销轴材料,采用GB699标准规定的45号钢或GB3077标准规定的40Cr,35CrMo,并经调质处理4.5.6铰制孔用螺栓与孔的配合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1800标准规定的IT12的要求4.5.7受力构件的连接用高强螺栓、螺母、垫圈符合GB1288-1231规定4.5.8用于塔身连接的轴应进行发兰表面处理4.6主要构件的尺寸和形状与位置精度4.6.1主要结构件的加工,装配应按厂规定的工艺及工艺装置进行并按GB/T9462标准要求的进行检测4.6.2塔身:a) 在给定的长度内,塔节的轴心线的直线度公差不得超过被测长度的1/1000。
b) 塔节轴心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为1/500c) 在塔节对接处横截面内,两对角线长度差不得超过横截面最大边长名义尺寸的1/1000,在塔节非对接处横截面内,其相应两对角线差不得超过相应截面最大长边尺寸的1/800d) 塔身各节间弦杆和腹杆的直线度,均不得超过名义尺寸的1/750e) 塔节标准节应具有互换性4.6.3臂架a) 在给定的平面内,臂架轴心线的直线度公差不得超过被测长度的1/1000b) 臂架轴心线对根部铰点中心线的垂直度为1/500c) 在臂架对接处横截面、三角形截面名义尺寸相等的两边长度差不得超过该截面最大长边名义尺寸1/1000,在臂架非对接处截面内其相应的长度差不得超过相应截面处的最大尺寸的1/800d) 臂架各节间弦杆和腹杆的直线度公差不得超过其名义长度1/750e) 臂架节应根据臂架不同的幅度组合,保证其相应的互换性4.7钢丝绳4.7.1钢丝绳必须符合GB/T13752标准的有关规定4.7.2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即破断拉力与静负荷之比)符合表3的规定,并按GB5144的有关规定表3用途起升钢线绳变幅钢线绳安全系数54.54.7.3钢丝绳的固定和连接必须安全可靠,接头强度与钢丝绳等强度。
4.7.4起升变幅用钢丝绳不得扭转、打结,起升绳安装时,应按钢丝绳厂家要求的方法进行4.8起重钩4.8.1起重钩的材料采用B3077标准中规定的16Mn,其材质和机械性能不低于图样要求 起重钩杆部中心线与钩部中心线应重合,其位置度公差不大于2mm4.8.2起重钩经两倍额定载拉力试验,不得产生永性变形,在起重钩喉部测得的开口变形不得超过名义尺寸的0.25%,并应该有防脱的保护装置4.9制动器4.9.1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行、行走机构的制动器均为常闭式制动器4.9.2制动盘的工作表面不得有缺陷,工作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1.64.9.3装配好的制动盘的端面跳动不得大于0.15mm4.9.4制动衬片应便于更换5、回转机构和回转支承5.1在所有工况下按规定的工作制度回转时,应保证启动、制动平稳5.2本塔机应设置回转限位器,电磁制动器和风向标装置5.3在非工作状态时,应使回转机构通过电控或手控进入风标状态6、行走机构6.1在所有工况下,按规定的工作制度行走时,应保证启动、动平稳6.2在未装塔身及上部结构时,任何一个行走与轨道支承点对其它行走轮与轨道支承点所组成的平面的偏移不得超过轴距名义尺寸的1/1000。
6.3装配好的行走轮应能灵活转动,对其基准面的跳动不得大于0.1mm7、起升机构7.1在额定起重量下按规定的工作制度操作时,保证启动制动平稳7.2吊重在空中停止后,重复慢速起升时,不允许吊重有瞬时下滑现象7.3起升机构中应设有手动释放离合器装置,以保证塔机在停电时将起吊物放下7.4起升机构应具有慢就位性能,最低稳定速度不大于7m/min.8、变幅机构8.1在空载状态下,变幅小车任意一个车轮与轨道的支承点对其它车轮与轨道支承点所组成的平面的偏移不得超过轴距名义尺寸的1/10009、液压系统9.1液压系统必须设置防止过载和液压冲击的安全装置,安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得大于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的110%,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得大于液压泵的额定压力9.2液压系统应设置滤油器和其它防污染装置,过滤精度应符合系统中选用的液压元件的要求9.3液压油应符合选油类的性能,并能适应环境的温度9.4通用液压元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7935、JB/T3766的规定9.5液压传动应平稳,不得有振动和吸空等引起不正常噪声同步伐在按规定调整后,应保证两缸间行程误差5~7%10、操纵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10.1操纵手柄按钮应装设在操纵方便的位置,操纵手柄的动作方向应与被操纵的运动方向一致,右手操纵起升和行走制动,左手操纵变幅和回转动作。
10.2各操纵动作,不得相互干扰和出现误动作10.3操纵动作应轻便灵活,操纵力和操纵行程适当10.4左、右操作手柄应设零位锁止装置及自动回零装置10.5电气控制和供电必须符合GB/T9462、GB/T13752、GB/T5144有关规定11、司机室11.1司机室的宽度不小于900mm,高度不小于2m司机室内应有固定性能标牌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