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丰都县琢成学校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5页2024九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小明学习了杠杆的知识后,想用公园的翘翘板来估测一块石头的重,如图所示,他将石头放在翘翘板位置,自己坐在位置上,翘翘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小明体重,可估得石头的重约为A. B. C. D.2.将100g酒精用掉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C.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热值都不变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中所示,则电阻R1和R2中的电流分别为A.2.2A,0.44A B.0.44A,1.76AC.1.76A,0.44A D.1.76A,2.2A4.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B.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一定质量0℃的冰水混合物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情况,当水沸腾后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冰水混合状态时,冰和水的总内能不变B.酒精燃烧的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C.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D.温度升高的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增加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7.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B.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C.温度为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D.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8.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它颜色光被吸收,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被吸收,留下其它颜色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它颜色的光9.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没有电,以下现象还能再发生的是( )A.使用空调降温 B.使用冰箱冷冻食品C.点着蜡烛写作业 D.听广播10.关于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的内能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大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 D.同一物体运动时一定比静止时内能大11.(1016·内江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为滑动变阻器,R1、R1为定值电阻,且R1
三、实验题17.(8分)小宇利用如图的甲图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选用的电源电压为3.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_____,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_____(选填“A”或“B”)2)闭合开关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同时观察_____(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其读数为_____V;若要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滑片P应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3)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画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在该图像中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_____4)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若将小灯泡从灯座中取走,则电压表的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活动最后,老师要求同学们用量程为“0~3V”的电压表,电源电压恒为6V,其它器材符合实验要求,测出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下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合理的是_____A. B. C. D.18.(8分) “做中学”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如果不能估测被测电路电流大小应该_______;(2)电流表应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___点;(3)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的A、B、C处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下面表格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序号A处的电流IAB处的电流IBC处的电流Ic第一次测量0.10.10.2第二次测量0.20.20.4第三次测量0.30.30.6 (4)小组根据表格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这个结论一定成立吗?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了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5)完成合理的探究过程后,小组应该得出并联电路中正确的电流规律为__________;(6)小文也完成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正确电路连接,但他只测了干路电流和通过灯泡L1的电流,没有认真读数就整理了器材,只记得两次电流表指针偏转到的位置一样,都是从0开始向右偏转了5个小格,你能帮他算出通过灯泡L2的电流吗?应是________A。
19.(8分)图1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采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1)实验中,用以通过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图2中能合理反映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四、作图题20.(8分)某同学依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在右图中已完成了部分实物的连接,请你用笔画线帮他继续完成该电路剩下的所有连接21.(8分)按照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五、计算题22.(10分)某用电器的工作电路如图所示: (1)当 S1、S3 闭合S2 断开时,电压表 V 的示数为3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改接电流表与 L2 串联,其示数为0.3A ,求电源电压和通过 L1 的电流大小. (2)当开关 S1、S3 断开, S2 闭合时,电压表 V 的示数为1.2V ,求 L2 两端的电压. 23.(12分)某辆小汽车油箱内装满35kg汽油,司机小王驾车到某城市执行任务,路程为300km,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车受到的阻力是920N.(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有30%转化为机械能;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求:(1)汽车到达目的地牵引力所做的功;(2)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在行驶途中是否需要加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设石头所在一端为动力F1,则小明所在一端为阻力F2,读图可知,杠杆水平平衡,石头的力臂约为小明力臂的2倍,即L1=2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FL2;得: F1×2L1=500N×L1,解得F1=250N,即石块的重力为250N【点睛】学生通过做答本题进一步明确,对于杠杆平衡问题,一般知道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其中的三个物理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第四个物理量.2、D【解析】比热容、热值都是物体本身的特性,它们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没有关系。
所以酒精用掉一半后,比热容、热值都不变3、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的电流,∵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且两指针的位置相同,∴A1的量程为大量程,即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电流I=2.2A,A2的量程为小量程,即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R2支路的电流I2=0.44A,∴通过R1的电流I1=I−I2=2.2A−0.44A=1.76A故选C.4、A【解析】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消灭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详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消灭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5、D【解析】A.冰是晶体,由于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冰水混合状态,需要继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始终保持0℃不变,故A项错误;B.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换为内能的过程,故B项错误;C.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不再升高,故C项错误;D.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热量,水的内能增加,故D项正确;6、A【解析】A. 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正确;B.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人耳是听到的,所以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见声音,B错误;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而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声波的传播,速度一样,故D错误;选A。
7、D【解析】由图可知,R与R0串联在电路中,当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过小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串=R+R0而不致过小,因此R0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由图2而知,当温度升高时,R会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变小,即电压表示数会变小,故B不符合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