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改下让多媒体技术激活数学课堂教学.doc
3页新课改下让多媒体技术新课改下让多媒体技术““激活激活””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曹红波(河南省栾川县第二高级中学 471512 13949202719)【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 了普遍运用,促使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机整合,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 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锻炼思维、激发创造,优化 课堂教学关键词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激活 课堂 教法 学法一、一、激活课堂,激发兴趣激活课堂,激发兴趣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 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 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 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以 及整堂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如运用多媒体的 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创设出多种教学 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使教 材“活”起来,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 入新知识的学习以及整个堂课对学生的吸引。
个案 1:对于高中数学新教材三角函数 y=Asin(wx+∮)+k 的图象随 A、W、R 的变化而变化一节, 通过让学生接触、观察各种图象,使其意识到 A、w、∮、k 可能对图象有影响,进一步让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索得出规律 教师仅仅是提供资料和建议,这样可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发展个案 2:利用几何画板讲椭圆的定义打开几何画板,做一个圆心为 A 的圆,在圆内任取不同于 A 的点 B,在圆 上取一点 C,连接线段 AC、BC,做线段 BC 的中垂线交 AC 于点 P,连线段 PB, 引导学生发现|PA|+|PB|=|CA|,即圆的半径,且大于|AB|,然后让学生操作电 脑拖动点 C 在圆上运动,得到 P 的轨迹——椭圆启发学生得到椭圆的第一定 义再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当点 B 在圆上、圆外时,点 P 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亲自参与了对椭圆形成过程的探索,还使学 生动手操作电脑,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 个案 3:在上三角函数的图像、 “立体几何”导言课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可 以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得到深化 (2)拓宽学习资源,通过“情境再现” ,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运用电脑模拟数学 发现的历程,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试验,通过电脑证明数学定理,让学生通过 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探究、解决过程的情景再现,意识到“问题是数学的 心脏” ,重要的问题历来就是推动数学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进而“启发学生如 何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
”例如,笔者在讲解解析几何内容时就通过课件《奇妙的坐标系》向学生展 示了坐标系的诞生、完善及应用历程,使数学教学成为了再创造、再发现的教 学3)创设想象情境,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 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 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一切可共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 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课本上的图形是“死图” ,无法表现二次曲线的形成过程,而黑板上 的图形鉴于技术原因,很难画的准确,更难展现二次曲线的连续变化,而利用 多媒体就可以生动的把离心率的大小变化与圆锥曲线的形状变化,这种数与形 之间的内在联系完美的展现出来同时,也可展示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 种“看似不相关”的二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由学生通过 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课件,让学生独立探索得出结论4)创设纠错情境,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错误是正确的先导” ,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 此我针对学生常犯的隐晦错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 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以弥补学 生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例如:学生常常想当然的把平面几何的有关性质照搬到立体几何中,教师在黑 板中很难表示清楚,我利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了“边对应垂直的两个角”的 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纠错,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二、激活教法,凸显学生主体激活教法,凸显学生主体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 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 ,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的激发 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材中新增加了一个内容——《算法》这一部分的内容与之前所 学习的知识点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从认知手段上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 在学习上由于不能及时适应,感到有些吃力这时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式,利 用教室配有多媒体这一有利条件下载演示了 scilab 语言,在课堂上按照编写好 的程序上机演示利用多媒体后对课堂的优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引入多媒 体辅助之前,学生对 scilab 语言中的后台及编辑器的不同作用区分不清,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演示加深了学生对 scilab 语言的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 多媒体将学生编好的程序放到计算机上演示,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到计算机前编 辑程序,来验证所编程序是否正确。
改变了教师的传统地位,更多的扮演监督 者与者的角色,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极为有力 再如:在上高二数学“二面角定义及其应用”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二 面角定义及其应用”的课件,并将要解决的问题:“二面角概念” 、 “怎样度量 二面角的大小” 、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 “如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 “如何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 、 “已知二面角的大小,山路与水平面的角,和山路 与山脚所成的角中的两个,如何求第三个?” 、 “解决折叠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是 什么?”等隐藏在精心设计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独立探索,并 通过实验猜测推导论证,由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 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并加以整理,然后教师启发性的回答、解决 学生的问题这样就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二面角的概念及其平面 角的求法”的意义建构,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 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育质量 三、三、激活学法,促进激活学法,促进““学会学会””到到““会学会学””(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化和多样化,把学科内容与优美的艺术形式结合 起来,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创造条件, 逐步促进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这些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发展 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以满足他们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需求2)在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过程中,选用适宜的电教媒体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心理学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概括,迁移是灵活的运用知识的基础,在教学 中教师通过选择和设计内在逻辑联系密切,便于加强比较,便于进行概括的多 媒体课件,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由于有序地提供合适的电教媒体作为思维材 料,学生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向,运用“迁移”认识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推 导出新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同时学会了迁移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1] 郭琴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0 [3] 李成军 自主学习方式与学本教材的构建 北京:中国教育学刊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