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书的句读.ppt

43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5511020
  • 上传时间:2018-06-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60.50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文标点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第八》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 《后汉书·班昭传》:“《汉书》始出,多未能读者,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 ,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孔颖达疏云:“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鲁迅《“题未定”草(六)》:“标点古文,不但使应试的学生为难,也往往害得有名的学者出丑 高诱《淮南子·叙》曰:“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一足,一只脚),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吕氏春秋·察传》一、古人的句读实践十 年 春、齐 师 伐 我〇十 年 春、齐 师 伐 我し1、何为“句读”?“句读”一词最早出于东汉何休《公羊传解诂·序》。

      句读的别称:句投、句断、句度、句逗等句和读的区别:语气绝为句,半绝为读 2、句读符号ヽ《说文》:“有所绝 止而识之也し《说文》:“钩 识也〇用于句末的停顿《礼记·中庸》自诚明读谓之性句 自明诚读谓之教句诚 读则明矣句明读则诚矣句 刻书加句读始于宋代岳珂《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监属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妨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我国现行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 )、问号( ? )、感叹号( ! )、逗号( , )、顿号( 、 )、分号( ; )、冒号( : )、引号(“ ”、 ‘ ’)、括号([ ]、 ( )、〔 〕、 【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 — )、间隔号( · )、书名号(￿《 》￿、 〈 〉)、专名号 ( ),等等3、 标点符号和句读之间的差别  第一,古人所说的“句”和“读”,其含义广泛,不同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 第二,古代的句读一般只用两种符号:“和“、” 现代的标点符号体系完备,符号众多(将近二十个)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 第三,句读只起断句的作用,只表停顿,它既不能表示句子的各种语气,也不能表示句子之间的复杂关系。

      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 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唐语林》卷一兴元中,有僧曰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 ,时人谓之径山长者二、句读失误的原因  一)语言文字知识局限误读1、不明词义、不通文理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史记选》,王伯祥主编,第1页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 之《左传》) 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146,中华书局1956年版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 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史阁部书》)  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2、不识语音而误断 钱竹汀宫詹云:“古人以二字命名者,多取双声叠韵,与夷犁、来涛涂、弥明、弥牟、灭明、 由余、徐姚,皆双声也 (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命名双声叠韵》》) 3、不明语法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 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史记 ·六国年表》)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二)因古文化知识局限而误读“慧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秦始皇本 纪》“慧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 史记会注考证》 慧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癸丑,以光禄勋陈国、袁滂为司徒 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844页   癸丑,以光禄勋陈国袁滂为司徒  《历代职官表》引《山堂考索》:“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 《丛书集成》断句:“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标点古文的操作步骤是: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仔细阅读,基本上读懂其意思然后,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句读”或断句),逐渐缩小范围第三步,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认真推敲每个词的含义和可能的用法,并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和句式的特点,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最后,再根据语意、语气等情况,在断句的地方,加上相应的标点符号 四、怎样标点古文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鹰 掌似虎是也《本草纲目》,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1、识字辨义是标点古文的前提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商务印书馆《韩昌黎 集》下)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 废退 己未,或走马过汝阴王之门,卫士恐有为乱者奔入杀王,而以疾闻,上不罪而赏之  《资治通鉴》P4229,中华书局1956年版 己未,或走马过汝阴王之门,卫士恐有为乱者, 奔入杀王,而以疾闻,上不罪而赏之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贾谊《过秦论》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 二 贾谊《过秦论》 1)￿注意虚词和一些凝固结构的用法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连词经常起联接词组和分句的作用,句尾语气词通常用于句末,叹词一般单用,代词常在句末有些凝固结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然则”、“虽然”、“然而”等,中间是不能断开的;有些凝固结构,如“不亦……￿乎”、“无乃……乎”、“何以……为”等,是单句形式,必须根据情况断开。

      2、要熟悉文言的词法句法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韩愈《送孟东野序》:“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 A、 句首词___  盖、夫、且夫;(语气词)  是时、昔夫、曩者、日者、现己、既而、 向者、俄而、方今、乃今(时间副词)  岂唯、然且、然则、故夫、大抵、得无、 何为、何以、何乃、未尝、无乃(复音虚 词)  请、窃、忝;(谦敬副词) B 句尾词____ 也、邪、欤、与、乎、哉、焉、耳、矣、兮、也夫、己焉哉、矣哉、云尔、己乎(语气词) 厩焚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厩焚曰:“伤人乎不?” 问 马 厩焚曰:“伤人乎?”“不 ”问马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 舒之言也《资治通鉴》标点本)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 之言也。

      3、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4、充分考虑行文特点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江淹《别赋》)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 之离霜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朞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苏轼《喜雨亭记》:“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5、 注意两个相同词语的连用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后百 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juàn)之间,膑亦孙 武之后世子孙也……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 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 善而客待之又如: 《山海径·北山经》:“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6、 注意人物对话的起止古文中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字,“曰”下通常是所讲的话这对于正确断句,提供了标志但要正确判断引言的起止,分清对话内容和叙述话语。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 练习: 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於子夏氏子夏曰圣 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与及也 )《礼记•檀弓上篇》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 夏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 何观焉?” 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 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 而王岂是乎 (晴)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 ,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 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岂是乎 ?” 吴汝纶《史记读本》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 ,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 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岂是乎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