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余崇先:无法删除生命中流动的音符.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老**
  • 文档编号:295786417
  • 上传时间:2022-05-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余崇先:无法删除生命中流动的音符 “花朵把阳光捧在心房,鸟儿把春天系在翅膀,小草把雨露抱在胸怀,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 这是一首由中心播送少儿合唱团演唱(中国歌舞剧院交响乐队伴奏)后,快速在中心人民播送电台、中心电视台推出,其播放时间达一年之久,同时被各省市电台、电视台反复播出(其乐谱被10余家专业音乐报刊转载),并在全国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这首表达了亿万少年儿童心声的歌曲作品,是纳西族作曲家余崇先发表300多件(首)各类声乐作品后细心谱写出的又一力作,它充分展现出了曲厚实的文化底蕴和音乐才华 余崇先,玉龙山一样端庄,金沙江水一样奔放,诞生在闻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古城和雄伟的玉龙雪山塑造了他刚毅的性格,宽敞的额头下一副学者模样的眼镜,适中身材,举止文静,谈吐中不时流露出对音乐创作和各民族音乐讨论的热忱与执著 余崇先初次萌发出叩开音乐这一阳春白雪之门的美妙愿望,是在1972年初中刚毕业的他,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金沙江边龙蟠公社。

      沸腾的农村生活,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金沙江两岸壮丽秀丽的自然景观,使他朦模糊胧激发了讴歌时代、讴歌生活的创作欲望,于是他在与农夫群众一起劳动的过程中,依据流传的纳西民歌,改编创作了一首名为《吹起金色的竹笛》的歌,教给当地的农村青年演唱,没料到这首歌如同长上了翅膀,一下传遍了乡里的村村寨寨初试胜利,引发了他学习音乐创作的欲望和信念,从那以后,他的人生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熟识和把握系统的音乐学问,加强根底理论修养,余崇先怀着剧烈的求知欲望,走上了困难的自学路程在金沙江岸边的大山沟里,白天,他和农夫一起上山下田劳动,晚上,在土毡房里昏暗的油灯下,呛鼻的松明火旁,刻苦自修学习了《音乐根本理论》、《作曲法》、《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学》、《复调音乐》、《转调法》、《歌曲作法教程》等中外音乐理论著作和音乐史论文集,同时,他还与会唱山歌的农夫交朋友,将他们发自内心的旋律一首首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认真琢磨领悟1975年,他怀着对音乐的一腔痴情,考入丽江师范学校,有幸得到闻名作曲家禾雨教师的细心,使他在宽阔而浅显的音乐学问海洋中渐渐翻开眼界,成熟了起来 或许是执著追求的汗水与天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2022年,他的第一件音乐作品《牧笛》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此后,他的音乐才思如同涌泻的山泉一发而不行收。

      他致力于少儿歌曲创作,其作品情真意挚,风格各异,不落俗套,每每佳作迭出2022年,他创作的少儿歌曲《扛水谣》(储如诚词)参与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和《中小学音乐训练》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教师“金旋律”歌曲大赛,被评为三等奖2022年,他又创作出《哦,小小日记》(曾泉星词),连续参与其次届全国教师“金旋律”歌曲大赛,又获得佳作奖2022年,他作曲的《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晚笛词)经丽江地区(现为丽江市)文联、云南省音乐家协会等层层推举,参与由国家教委、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心电视台等九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优秀新歌评奖活动,获得创作佳作奖此次活动共有32首作品获奖,是建国以来举办的第四次较高档次的全国性赛事,《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是云南选送的惟一获奖作品2022年,由他作曲的《长途》(黄持一词)在云南省文化厅、省教委和省音协共同举办的云南省少儿歌曲征集评比活动中,评为三等奖,在颁奖会上发行了录音盒带2022年,这首歌还被选入中国音乐家协会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校园新歌作品集》,同时他也被授予“’99迎接新世纪全国校园歌曲优秀曲作家”称号 诞生在有着浓郁民族文化气氛的丽江大研古城的余崇先,不仅关注并热心为少年儿童写歌,而且对创作有丽江各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别有情怀。

      他凭借自己对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讨论,广采博收的功底,再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一曲曲既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征的歌不断从心中流淌出来2022年,云南省文化厅和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边疆文化长廊之歌”征集评比活动,他创作的歌曲《唱不完的江边调》(和新民词)被评为三等奖2022年云南省文联和省音协组织云南省“五个一工程”歌曲评奖活动,他所创作的歌曲《欢快的打跳》(和新民词)获得优秀奖,并被推举参与全国评奖同年,他创作的歌曲《金色高原的姑娘》(王耐夫词),参与了由北京东方华夏艺术中心举办的向全国词曲征集2022年度新创作藏族风格女高音独唱歌曲活动,经有关音乐专家和藏学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仔细评比,《金色高原的姑娘》入选其中,后经中国歌舞团藏族女高音唱歌家泽娜卓玛演唱后,在中心人民播送电台反复播出,制作成VCD及录音盒带,在全国各地发行,同时该歌曲还被选定为歌手独唱竞赛必选曲目之一2022年,受丽江其次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组委会托付,在由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和《云岭歌声》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走进丽江”全国征歌活动中,他作曲的《永久的东巴》(禹崇全词),在400多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一等奖,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欣赏。

      随着在音乐创作道路上不畏艰险的探究与劳作,余崇先音乐创作的技巧运用和表现艺术思想的水平已进入较高层次的领域,其音乐形象的鲜亮、精确和生动性,音乐语言的新奇、明快、简朴性以及旋律进展的严密规律性,还有音乐体裁上充分运用民族音调的多样性形成了他音乐创作的特点,因此只要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孕育出的作品一到专家行家的手里,就得到充分确定目前,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到达了肯定的程度,真可谓花团锦簇其中,局部声乐作品由唱歌家泽娜卓玛、曹新华、康建中、范如义、张艳梅、王硕、欧阳丽梅、项定秀以及中心播送少儿合唱团等演唱,有的还拍成MTV和录制成录音盒带在中心人民播送电台、中心电视台和局部省、市播送电台、电视台播出,在全国各地引起反响大局部作品分别被《音乐世界》、《儿童音乐》、《天津歌声》、《歌海》、《云岭歌声》、《中小学音乐训练》、《教坛百家歌曲精选》、《新世纪校园新歌作品集》等3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音乐专业报纸、书刊选用此外,《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扛水谣》、《长途》三首少儿歌曲,被选入云南省中小学九年义务训练音乐教材,同时《扛水谣》还被选入全国义务训练九年一贯制小学音乐统编教科书。

      《春天的郊外》被选入北京大学公共音乐教材这些入选歌曲,得到校园里的大、中、小学生的宠爱和传唱一个作曲家能有多首作品分别被入选到各级各类型学校音乐教科书中,这在全国来说也为数不多余崇先因此成了丽江古城里的音乐名人由于音乐创作上硕果累累,2022年3月,经云南省音乐家协会推举,他曾作为云南音乐界惟一的代表赴北京出席了由中国文联召开的题为“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全国青年艺术家大会,会议期间得到了艾青、贺敬之、林默涵、刘绍棠、曹禺、李准、柯岩、姚雪垠、王朝闻、苏叔阳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谆谆教育,并以以会代训的方式倾听了他崇敬已久的音乐界老前辈吕骥、李焕之、赵沨、黎英海、王立公平人的创作阅历谈在会议余暇,他还特地访问了晓河、时乐濛、石夫等闻名作曲家,并请他们给自己的歌曲作品予以评析大师们的教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他备受鼓舞,终身难忘 作为自学成才的一位作曲家,余崇先深知是家乡湛蓝明净的天空,雄伟壮美的群山,滔滔不绝的江水给了他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自己的音乐天赋必需深深地植根于本地各民族音乐的土壤里为了使自己的音乐作品质量更高,更具有民族特色,他自费跋山涉水,到遥远民族山寨,深入调查了解、采录民族民间音乐资料,在山涧里的马帮队中,在木楞房的火塘边,虚心求教那些“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老艺人。

      他在音乐创作取得可喜可贺成绩的同时,凭自己长期积存的多方面学问,对丽江各民族传统音乐进展了理性的探究和思索,见解独到,颇有建树10多年来,他先后撰写了近30篇(20余万字)民族音乐介绍和理论讨论的文章,有的见诸省级、国家级专业报刊,有的入选各类音乐理论研讨会进展宣讲,有的被有关音乐文集收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如他撰写的《丽江洞经音乐初探》和《云南丽江的洞经音乐》两篇文章,对丽江洞经音乐的源流、乐种、音乐特点等作了探究,并运用比拟音乐的讨论方法,领先提出它是宫廷雅乐遗曲,并在长期流传中融合了纳西音乐的语言特点,同时汲取了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见解,受到了音乐界同仁的认可,后来两篇文章分别被云南《民族艺术讨论》和北京《中国音乐》两家杂志刊用他撰写的民族音乐讨论文章《试析纳西族民歌中的一领众和形式及内涵》,从民俗、宗教、语言型态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以独特的视野,提醒了纳西族民歌的审美内涵该文在云南省民族音乐理论研讨会上宣讲后受到好评,后被选登在《民族艺术讨论》杂志上又如他撰写的《纳西族歌曲创作的回忆与思索》一文,对半个世纪以来纳西族的歌曲创作状况作了回忆和评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与进展思路,该篇论文先后被三家学术期刊选用转载,并被纳入2022年中国音乐讨论论文名目中,2022年荣获云南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奖音乐类三等奖,2022年又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评为优秀论文。

      2022年6月9日,是余崇先在自己的音乐生涯中最难淡忘的一个日子在香港回归三周年之际,中国艺术讨论院、全国旋律学学会等部门在香港大学联合举办了一次大型国际性音乐学术活动,余崇先作为内地西南片区惟一的代表,应邀到香港宣讲他的《论纳西民歌的构造形式及内涵》这篇论文站在香港大学音乐讨论生部神圣的讲台上,眼前面对的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赵宋光、乔建中、樊祖荫、瞿晓松、荣鸿曾、杨沐、卫立等音乐界专家学者,当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讲完论文时,台下响起了热闹的掌声,接着这些音乐界的泰斗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展了提问,余崇先沉着地一一作了答复坐在前排的我国闻名女指挥家郑小英的女儿、美国威斯里安大学教授、闻名音乐人类学家郑苏当场就评价说:“该篇论文立论准,讨论方向对路,且有新意能够站在国际性音乐讲台上,与专家们一起旁征博引,谈论恢弘,这对身处在大山里,单独一个人在音乐这一领域内困难跋涉的余崇先来说,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 或许是对那些跳动着的音符的痴情,或许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在余崇先的眼里,人生、空气、小草、蓝天都在阳光下欢快地跳动着,一切生灵都是有韵律的,美妙向上的熟识余崇先的人都知道,他与人为善,与世无争。

      从不喜爱声张自己,也不要别人张扬,更不会找“捷径”做沽名钓誉的事,有好几次有关媒体欲采访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他永久抱一颗安静淡泊的心,阳光般的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音符地谱写着自己心灵中的美妙人生的旋律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总是这样痴情于音乐呢?”他答复说:“我不能愧对生我养我的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即使我四处漂泊,生活在废墟与荒芜之中,我也无法删除生命中流淌的那些音符,为了追求心中美妙的东西,我的心将永久无悔地澎湃是啊!孜孜不倦为家乡、为民族、为祖国而谱写美妙乐章的他,由于自身艰难地磨砺和执著地追求,已从一个业余曲成长为国家专业二级作曲家,成为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全国旋律学学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其业绩还被载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纳西族音乐局部中刚到专业岗位上班不久,他就编著出版了《中国纳西族歌曲选》、《甜甜的歌》、《北京有个金太阳》三本音乐专辑面对着祖国繁花似锦的春天,我们祝福他在新的时代里,弹奏出更新更美的旋律 (编辑紫萍)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