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全国一卷地区适用 高中生物精品讲练含答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pdf
39页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 第 30 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 保护 考纲考情知考向 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 考纲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命观 念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建立生命系统的稳 态观 科学思 维 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恢 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曲 线,培养运用科学思维 分析问题的能力 近三 年考 情 2018全国卷(32) 、 2016全国卷(5) 、 2017海南卷(19) 、 2017北京卷(3) 、 科学探 究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 察其稳定性 社会责 任 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 题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危 害,形成保护环境的意 识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 2018北京卷(31)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自我调节能力 (1)基础:负反馈调节 (2)特点:具有一定的限度。
(3)方式: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 4.类型 类型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别 实质 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 稳定 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 稳定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3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因素 反之,则抵抗力稳定性弱 5.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 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教材 VS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4 (1)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2016全国 卷,5D) ( ) (2)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2015全国卷, 4C) ( ) (3)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2015全国卷,4D) ( ) (4)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2015全国卷,4B) ( ) (5) 退耕还林、 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2016全国卷, 5C) ( ) (6) 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2013海南卷,29) ( ) 提示 (1) (2) 灌木阶段群落结构复杂程度高于草本阶段,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草本阶段 强。
(3) (4)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等于输出(散失) (5) (6) 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营养结构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5 恢复力稳定性较低,遭到破坏时,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状 2.深挖教材 (1) (教材 P116“技能应用 2”改编)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 了两种方案.喷洒高效农药;.放养赤眼蜂(其为棉铃虫天敌) 请评价哪 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理由 提示 放养赤眼蜂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 棉铃虫的天敌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爆发在棉田中放养赤 眼蜂,由于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 的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2) (教材 P116“思维拓展”改编)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温度可超过 300 ) 有何特别之处?研究此类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 (1)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如下特别之处 其能源:不是太阳能、而是生产者(如硫细菌)氧化体外无机物(如硫化物) 所获得 其生产者不是光合作用的植物,而是化能合成型细菌。
(2)意义:对于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研究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具有重 要意义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6 结合反馈调节实例,考查科学分析、判断能力 1.(2014广东卷,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降雨量对 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 B. C. D. 解析 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 节该系统的工作的调节方式血糖浓度的变化会作为信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汗 腺分泌的变化不能作为信息调节运动强度: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变化不能作为信息 调节降雨量;害虫增多,其天敌鸟类数量增多,而鸟类的增多又可使害虫减少, 即天敌鸟类数量的变化能作为信息调节害虫的数量 答案 D 2.(2019全国高三摸底考试)图 A 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 B 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7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 A 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C.图 B 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D.图 A 是负反馈调节,图 B 是正反馈调节 解析 图 A 所示为一条食物链,组成是乙甲丙,它们表示的是负反馈调节机 制,即乙的增加会促使甲、丙的增加,甲的增加会抑制乙的增加,而图 B 为正反 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
答案 C 结合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 论错误的是(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8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解析 由于该生态系统处于恢复过程中,结构和功能不甚完善,所以适当的物质 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A 正确;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高,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 正确;恢复生 态系统主要是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 自身的能力,辅以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 (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C 正确;无论生物多样性高与低,某营养级的能量 不可能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D 错误 答案 D 4.(2019石家庄质检)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观赏性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 活增添了乐趣。
如图是一个简易生态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 (填“能”或“不能”)进行碳、 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 应将该生态瓶置于 处, 并避免阳光直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 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 该生态瓶内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通过光合、呼吸、分解等生理 过程实现各元素的循环利用 (2)自我调节 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 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很弱 (3)通风、光线良好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1.设计并制作生态缸的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0 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 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太阳光能够透过,为光合作用提供光 能,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 缸中的水量应适宜, 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2.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 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 的活性 考点二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1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 (2)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影响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2 点悟 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结合人口增长的相关曲线,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1.(2019豫南豫北联考)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环境容纳量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 由图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 的最大人口数, 即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A 正确; 环境容纳量与环境有关,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也会随之变化,B 正确;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 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图、) ,最终还是会降下来,C 错误;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D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3 正确 答案 C 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的关系 (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 相互关系如下: (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 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 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 结合环境污染的实例,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2018豫北豫南尖子生联赛)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14 量(DO) 、生物耗氧量(BOD) 、无机物(富含 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 地有机物浓度低于 b 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 a、b 两地间,DO 值的增加是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