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密度教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docx
9页第三节 密度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知道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3.能体会用物理量之比建构物理概念的意义.【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2.通过探究活动,找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变化无关.【教具准备】3个塑料杯(或小烧杯)、适量的水、醋、酒精,几组体积大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天平,量筒,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 我们常常根据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等属性来鉴别物质.教师展示1:一杯水和红醋,请学生鉴别.问:你们是如何鉴别的?学生:看物质的颜色.教师展示2:一杯水和酒精,请学生鉴别.问:你们是如何鉴别的?学生:闻气味.多媒体展示一块金属和一块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师 它们是纯金的还是镀金的铜条?师引导学生先排除上述的鉴别方法.师 如何鉴别它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比较密度.二、进行新课1.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 我这里有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果能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是不是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学生思考、交流:①用手掂量一下就可以区分开;②用天平称量(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物块放在两盘中,下沉的那端是铁块.)师 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师 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师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1.(用多媒体展示).表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启发与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板书:结论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并讲解.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猜想与假设:学生甲: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相等的.学生乙: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针对学生提出的假设,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验证.)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①从以上的猜想出发,取铜、铁、铝等几组物体中的一组作为研究对象,每组物体的体积不同.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来,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做出图像,并分别计算每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在实验前,要弄清实验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如分工要明确,严格按照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读数时要认真、细心,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②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将数据记入表格2中,作出图像,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表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铁块、铜块、铝块)进行实验,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进行测量)交流与合作: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师 在实验中,当铁块2的体积增大为铁块1的2倍时,质量也跟着增大为铁块1的2倍;当铁块3的体积增大为铁块1的3倍时,质量也跟着增大为铁块1的3倍,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这表明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板书:结论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2.物质的密度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铜块组同学的实验数据遵不遵循这样的规律?其它小组同学的呢?学生: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师 铁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铝的一样吗?还有铜的呢?学生回答:不一样.师 物质不同,这个比值就不同.这就表明这个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属性,因此我们可用这个比值来鉴别物质.这个比值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密度.我们求出来的就是铝、铁、铜的密度.(1)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单位师 密度究竟是什么呢?师生一起分析:我们以第一次实验为例,看看得出密度的过程.我们将铁块1的质量79g除以体积10cm3得到的是1cm3铁的质量,即单位体积铁的质量,所以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常用的单位体积除了1cm3还有1m3.板书:(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用符号ρ表示.(2)密度的定义式:ρ=m/V式中:ρ—密度(kg/m3),m—质量(kg),V—体积(m3).(3)密度的常用单位有g/cm3、kg/m3,换算关系:1g/cm3=103kg/m3.多媒体展示,得出1g/cm3=103kg/m3,g/cm3是大单位,kg/m3是小单位.注意: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g/cm3=1×103kg/m3=1kg/dm3=1t/m3.(很多同学认为质量单位kg比g大,体积单位m3比cm3大,则由质量和体积单位复合而成的密度单位kg/m3一定比g/cm3大,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来进行单位换算,1g/cm3==103kg/m3,所以g/cm3比kg/m3单位大)(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教师提醒学生注意:①要理解公式中ρ、m、V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②明确ρ、m、V的关系,同一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③ρ=m/V是密度的比值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密度)值与m及V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师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同一种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多少、体积的多少无关.不能简单地说,物质的密度ρ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跟体积V成反比.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板书:(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质量的多少、体积的多少无关.例题 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实际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B.根据ρ=m/V可知,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C.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同一种物质在同种物态下,其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密度的大小与其质量和体积是无关的;公式ρ=m/V只是用来计算密度大小的计算公式,公式中的质量和体积并不是直接决定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生活中的说法:“铁比棉花重”,用物理语言准确地描述应该为: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或等体积的铁和棉花,铁的质量大.固体或液体其内部结构疏密不会因为失掉一部分而发生改变,即自身温度和状态不变时,其密度不变;气体由于能填充所能达到的任何空间,内部结构疏密会随容器容积和自身质量的改变而改变,即:(1)容器容积一定时,气体质量减少,密度减小;(2)气体被压缩,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生活中人们习惯说“铁比木头重”,本意是相同体积的铁和木头,铁的质量大,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故选项A正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质量、体积的变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故B错误;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体积变小,但质量不变,C选项错误;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D选项错误.答案:A.【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板书设计】第2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密度公式ρ=,能利用它来正确计算物体的密度,并通过查密度表确认物质.2.能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和V=m/ρ,间接求出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3.能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就感.4.能为我国古人在水利工程上的智慧而骄傲.【教学重点】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教学难点】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 同学们,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密度公式ρ=,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密度公式的应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密度知识的应用.二、进行新课1.常见物质的密度师 从教材密度表中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103kg/m3,这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学生:它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kg.师 冰的密度是多少?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相同吗?学生: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相同.教师介绍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生活中利用密度知识的实例.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本中气体的密度,要附上0℃和1个标准大气压?(学生思考并讨论).师总结 我们知道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当温度变化了,体积要发生变化,尤其是气体变化更明显,而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因此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变了,即密度变化了.所以在说气体的密度时,要附上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教师说明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将在后面的学习中介绍).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体积变化很微弱,一般没有特别说明就认为物质的密度就为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值.例题1 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解析: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同;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质量相同,密度大的,体积小;通常情况下,水银是液体,但水银的密度比很多固体的密度大.答案:C.【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2.密度知识的应用师 对于密度公式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对密度公式ρ=的理解(多媒体课件)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一定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3.不同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