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最新各地高考古诗鉴赏模拟题汇编.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教****
  • 文档编号:238929409
  • 上传时间:2022-0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9.1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最新各地高考古诗鉴赏模拟题汇编1、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赴广西别甥彭云路 解缙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注:这首诗作于永乐五年( 1407 年),因“泄禁中语”被逐远斥,离别赠答;解缙: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好直言,为众忌”;渭阳: 《诗经·秦风·渭阳》这样写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人以“渭阳”来表示甥舅友谊;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枫桥与送者别 张元凯枫桥秋水绿无涯,枫叶满树红于花;万里之行才十里,阖闾城头尚堪指;游子尊前泪湿衣,离心已逐片帆飞;酒酣不识身为客,意欲元同送者归;注:张元凯,吴县人,曾任苏州卫指挥;( 1)以下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解诗纯朴平易,明白晓畅,率直爽气,韵味悠长,从表面上看,毫无贬谪离愁味道的自然心声,表达了诗人快人快语的个性特点;B. 张诗虽信口而成,但对仗讲究,精于锤炼;诗歌在清浅流畅中不乏纯朴自然之美,写感情也变化也能够入细入微;C.解诗三、四两句以虚写的方式追忆甥舅在一起六年时间,如梦一样转瞬即过,其依依惜别的别离之意溢于言表,情真意切;D.张诗首联借助于“枫桥”“秋水”“枫叶”等意象描画了一幅绚烂多姿的秋景图,枫桥如画,风和日丽,诗人毫无惆怅之感;E. 解诗在修辞上采纳比如、和夸张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生动形象;张诗融写景、叙事、化用于一体,诗味浓郁,诗意盎然;( 2)张诗尾联,有人认为是这一首诗的神来之笔,试做分析;【参考答案】(1)B D B “对仗讲究,精于锤炼”错;中间两联不甚对仗; D “诗人毫无惆怅之感”表述不当,以乐景写哀情;(2)这一联是写诗人酒醉忘却己身行将作客,仍想偕同送行人一齐回去;这结构上,承接颈联;“酒酣不识身为客”化用“梦里不知身是客”翻出新意,补上“意欲元同送者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不忍别离的无限感伤之情,给人一种恍如在醉梦中游的感觉;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2、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三闾庙 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注:沅湘:沅水、湘水;(1)第一句即景起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2)三、四两句运用了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了怎样的情形?【参考答案】(1)这一句即景起兴,采纳了比如的修辞手法;把屈原的幽怨比作浩浩深沉的沅湘流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屈原幽怨之沉重,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遭受的无限怜悯与之愤慨;(2)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三闾庙四周萧瑟凄凉的情形:日暮时分,秋风萧瑟,枫林摇落,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感叹不已,哀怨不尽的凭吊之情;情蓄景中,给人无限想象;3、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梅花 (明)宸濠翠妃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注:宸濠翠妃:明代皇室宁王朱宸濠之妃;( 1)以下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梅花不仅有傲霜的姿势,而且仍是报春的使者,因此诗人人们咏梅,往往寄托着对春天的欣喜之情;所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 算子·咏梅》)是也;B. 这是一首咏梅诗,奇妙地把闺中女子春情难遣,流连春色的情思,细腻地刻画出来;C.这首诗中,诗人看梅的观看视角与众不同,不是身处室外直接观物而得,而是身居闺房,刺破窗纸,隔纸窥看,别出心裁;D.“引透寒梅一线香”,诗人通过一孔就能闻得香味,可谓是未见其形,先闻其香;E. 这首诗,细腻之处在于显出到处春意,“刺破”“引透”“倒拖”几字,从细节之处把春色的妩媚,以及对春的宠爱之情,淋漓尽致的直接表达出来;( 2)这首诗构思奇妙在何处?结合详细诗句试作分析;【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A E (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能表现对春的宠爱之情; E“直接表达”错;曲折的表现即侧面描写;)(2)这首诗构思奇妙 , 主人公歌咏梅花 , 始终不从正面描写, 无论是刺破纸窗 ,引透寒香 , 仍是隔纸看梅 , 矮蚁拖花,都从侧面点染 , 形成一句一折 , 句句间隔之势, 然毫无“隔靴搔痒”之感,反觉疏而不淡,兴味盎然;此诗从小处入笔,观看微小,情思宛转 , 意态闲适 , 这种审美愦趣和作者的宫廷贵妇身份是颇为契合的;4、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海 棠 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注:莫愁:相传是战国时的女子,貌美如仙,爱好歌舞;梁广:画家,擅画海棠;海棠 刘子翚幽姿淑态弄春情,梅借风流柳借轻;种处静宜临野水,开时长是向清明;及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注:诗老:指杜甫;传奇杜甫母亲的名字叫海棠,因避讳,杜甫一生没有写过咏海棠的诗歌;题拂:题咏赞扬之意;( 1)以下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两首诗首联都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海棠;郑诗把春风拟人化,着意为海棠涂抹颜色;刘诗把海棠拟人化,以“幽姿淑态”纵情开放,撩拨春情;B. 郑诗颔联从侧面描写海棠的色泽和神韵,鲜红艳丽、娇娆妩媚于一体的表里之美;C.从描写角度来看,刘诗颈联从嗅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海棠香与色;D.刘诗“梅借风流柳借轻”中的“借”“风流”以花喻人,与上句运用的拟人交互运用,笔法轻松自然,乐趣盎然;E. 郑诗不仅诗情与物相沟通,人与花相默契,而且清婉明白,语言精当,可谓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2)分析这郑诗颈联、刘诗的颔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B D ( B “侧面刻画”,弄错描写方式,应是直接描写; D “以花喻人”错,弄错修辞手法;应为拟人,即“以花拟人”;)(2)郑诗表达了对海棠的赞扬宠爱之情;漂亮的莫愁女为观赏海棠的鲜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侧面烘托海棠漂亮;刘诗直接描写海棠生在在偏远偏僻的地方,春天来时,又会纵情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开放,从不甘于孤寂,以“临野水”“向清明”不仅表达了诗人赞扬海棠,更含蓄地示意诗人像海棠一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对美好事物憧憬、追求;5、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霜天晓角 高观国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外、几丝碧; 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注:兰桡( r áo):小舟的美称;莫愁:汉族民间传奇,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这里泛指歌女;暗用唐“旗亭画壁”的故事,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 1)以下对本诗的懂得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协作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文学样式;一般而言,词都是有词牌和题目的,在这首词中,“霜天晓角”就是这首词的词牌;B.这首词上片,词人选取暮春季节常见的云、水、柳景物来表现西湖春景,目之所见,情由境生,情形交融,浑然一体;C.“春水和云湿”句用“湿”字写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前,从而达到一种视觉、触觉、感觉瞬时沟通感官成效;D.过片“望极”二字在结构上起到过渡的作用,既联结上片,又带起下意,同时在空间上作了延长;E.这首词采纳了描写、情形交融、用典等表达技巧,同时语言清爽明白,收到了委婉含蓄、言简意丰、格调高雅的艺术成效;( 2)本诗显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A B (A “词都是有词牌和题目的”错,不肯定有题目; B “暮春”错,初春;“几丝碧”表达初春;)(2) 1 )抒发了词人爱春赞春的欢快之情; 2)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结合诗句分析略)6、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题画 沈周嫩黄杨柳未藏鸦 , 隔岸红桃半著花;开眼阑干接平楚,夹洲亭馆跂长沙;悠悠鱼泳知人乐,故故鸥飞照鬓华;如此风光真入画 , 自然吾亦爱吾家;注:平楚:楚:树丛;登高远望,见树梢齐平;跂:垂足而坐,脚跟不着地;故故:沙鸥鸣叫的声音;( 1)以下对本诗的懂得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颜色明艳、生气盎然不乏动感的暮春图景,给人以无限的联想,诗人畅快的心绪油然而生;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B.颔联紧承首联,面对精妙景色,心情舒服,于是矫首仰视,远处是与栏杆相接的一带平林,馆阁耸立在水边的沙地上;C.“夹洲亭馆跂长沙”中的“跂”字生动传神,把馆阁拟人化,,由此使颔联与首联气息相连,富于生趣;D.这首诗采纳通感的手法,把由颜色、画面联想到的声音、心绪、思想等非画面的东西直接地表现出来;E.尾联用平白的口语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可堪入画的美景的宠爱之情,以至于把这自然美景当做自己的家了;( 2)赏析这首诗歌的颈联;【参考答案】( 1)A B (A “暮春”错, “嫩黄杨柳” “半著花”说明是初春; B “矫首仰视”错,依据注释,应为“登高望远”;)(2)这一联写河中鱼,洲上鸥的轻盈身影;出句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来表现水中悠悠游动的鱼有同样欢快的人的心境;对句就借鸥鸟的白色与人鬓边白发相照料的情形,写出阅历丰富之人面对自然的娴静意趣;7、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清平乐·宫词 黄昇珠帘寂寂;愁背银缸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注: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晋书·胡贵嫔传》 : “(晋武帝)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后常以羊车降落表示宫人得宠;( 1)以下对这首词的懂得,不正确的哪一项()A. 在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宫词”为题目,也仍有些词是没有题目的,比如苏轼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B. 这首词用明快畅达又含义隽永的语言反映了主人公不幸的遭受,抒发了凄婉哀怨之情;词风哀婉,读来韵味无穷;C.首句点出眼下的孤寂之苦 ;“珠帘 ”和其次句中的“银缸”说明女主人公的身份;D.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位失宠哀怨的宫人形象;( 2)“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两句表达了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以下诗句采纳这一表现手法的哪一项( )A.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B.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杜荀鹤《春闺怨》) C.冷烛无烟绿蜡干 , 芳心犹卷怯春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3.8.2 敬畏生命.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1.2.2 做更好的自己.pptx 2024秋新人教PEP英语3年级上册课件 Unit 4 PartA(1) Let’s talk & Ask and answer.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2课 端正人生态度 第1课时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4.11.1 探问人生目标.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2 敬畏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1 认识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3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2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x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0章第3节《激素调节》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