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docx
23页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2021 电学试验经典压轴题1 、某同学预备利用以下器材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A .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 1.5 V ,内阻约几欧姆B.直流电压表 V 1 、V2 ,量程均为 0~ 3 V ,内阻约为 3 k ΩC.定值电阻 R0 ,阻值为 5 ΩD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0 ΩE.导线和开关( 1)该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 a 所示,根椐试验要求请连接好一根必要的导线, 使得试验可以连续进行,并阐述这样做的 理由;( 2)试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伏特表 V 1 和 V 2 的多组数据 U 1、U 2 ,描画出 U 1- U 2 图像如图 b 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 k ,与横轴的截距为 a ,就电源的电动势 E= ,内阻为 r = 用〔 k 、a、R0 表示〕.( 3)依据所给器材,再设计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解:( 1 )连接 R0 和变阻器左端,使 V 2 测(不含内阻上降落的电压) 外电路全部电压 ; V 1 测变阻器上的电压,可以得到 R0 两端电压,便可以得到电路电流 I;〔2〕 依据 E=U+Ir 〔 外电路总电压 +内阻上的电压 〕(通过 R0 的电流就是通过内阻电流)(把电流、定值电阻、内阻、电源电动势的物理关系式写成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形式,纯数学作法)(为直线的斜率)解得电源内阻当 U1=0 时, U2=a, 解得( 3 )试验方案:① V2 测外电压, V1 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②电压表 V1 、V2 分别测量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如下列图.2、利用多用电表和电 阻箱测量电源 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如图甲.调剂电阻箱,记录多组电阻箱示数 R 和多用电表示数 I,作出 R-1 的图线如图乙.由图乙可求得电动势 E= V,内阻 r= IΩ.(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忽视偶然误差,本试验测得的 E 测、r 测与真实值比较: E 测 E真, r 测 r 真.(选填“ < ”、“ = ”或“ > ”)第一步:依据 电路图、全电路欧姆定律 写出表达式 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E=IR+Ir其次步:是全部电学试验题的 通式,就是把 表达式写成图像横 - 纵坐标要求 ;1R=E I -r① 当电阻箱阻值无穷大时,电流表分压可以忽视,故试验中电动势测量精确② 电动势等于斜率,恒值不变;1③ R=E I- ( r+R 表)最终测出内阻值包括表的电阻,偏大;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 其 v-t 图象如下列图, 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 s1 和 s2( s2> 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 s0 处. 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以下说法 正确 的是( )A .如 s0=s 1 +s 2 ,两车不会相遇 B .如 s0 <s1 ,两车相遇 2 次C.如 s0=s 1 ,两车相遇 1 次 D .如 s0 =s 2,两车相遇 1 次由图线可知:在 T 时间内, 甲车前进了 S2,乙车前进了 S1 +S 2 ;A 、如 S0 +S 2 > S1+S 2 ,即 S0 >S1 ,两车不会相遇,所以选项 A 正确; 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甲车位移 + 甲车先走 大于 乙车前进 B、如 S0 +S 2 < S1 +S 2 ,即 S0 < S1,在 T 时刻之前,乙车会超过甲车,但甲车速度增加的快,所以甲车仍会超过乙车,就两车会相遇 2 次,所以选项 B 正确; C、D、如 S0 +S 2 =S 1+S 2 ,即 S0 =S 1 两车只能相遇一次,所以选项 C 正确, D 错误;4 、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试验中:( 1)改装前需要测量电流表 G 的内阻 Rg ,测量电路如下列图;图中 R1 是电位器(功能 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同滑动变阻器), R2 是电阻箱,试验时,只闭合开关 S1 ,调整 R1 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Ig ;再闭合开关 S2 ,只调整 R2 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I g /2 ,读出电阻箱 R2 的电值, 即为电流表 G 的内阻 gR(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由电流表 G 的刻度盘可知此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以 Ig =300 μA,用上述试验方法得电流表 G 内阻 Rg 的数值如下列图,将其改装成量程的 3 V 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 的电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 1)由于并入一个变阻箱的电阻后 ,电路整体的电阻变小 ,总电流变大 .用变阻箱调剂电流至半偏的数值是原先小电流的一半 ,依据电流与电阻 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成反比 ,分出去的电流大 ,电阻值读数就小 ,所以 :比实际值要小 .〔2〕 由图可知 ,变阻箱示数就是电流表内阻 R=608 Ω,如要改装其成为量程 3V 电压表 , 需串联电阻 Rg, 就有Ig 〔R+R g〕=U 总 R=9.4K Ω改装原理用电路图表示为5、〔1〕甲同学依据图 1 所示电路采纳 “半偏法 ”测量一个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内阻 〔约 3kΩ〕;为使测量值尽量精确,在以下器材中,电阻箱 R 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 R0 应选用 , 电源 E 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 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A.电阻箱 〔0~ 999.9 Ω〕B.电阻箱 〔0~ 9999Ω〕C.滑动变阻器 〔0~50Ω〕 D.滑动变阻器 〔0~2kΩ〕E.电源〔电动势 1.5V〕F.电源〔电动势 4.5V〕(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在开关 S1、S2 均断开的情形下,先将 R0 的滑片 P 调至a 端,然后闭合 S1、S2,调剂 R0,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断开开关 S2 ,调剂 R 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假如此时电阻箱 R 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3150Ω, 就被测电压表的内阻测量值为 Ω,该测量值 实际值 〔选填“略大于 ”、“略小于 ”或“等于”;〕解: 〔1〕要用半偏法测电阻, 电阻箱阻值不得小于待测电阻阻值 ,而待测阻值大约 3000Ω,故电阻箱选 B; 第 9 页,共 19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2〕由于电路图使用的是 滑动变阻器 分压接法 , 〔小调大 〕应当选用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操作便利并能减小试验误差, 故滑动变阻器选 C;〔3〕电源电动势不能小于电压表量程,应选 F〔4〕半偏法指的是当 只有电压表接入 时,电压表满偏 ;当电阻箱也接入时, 电压表示数变为原先的一半,故电阻箱阻值等于待测电压表阻值,所以电压表内阻为 3150Ω;〔5〕要留意电压表支路与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并联,当只有电压表接入时,电压表满偏即电压为 Ug,当电阻箱也接入时,并联部分电阻变大,依据分压原理,并联部分电压变大,大于原先的 Ug,当电压表示数变为原先的一半即 12Ug 时,电阻箱电压必定大于 1 Ug,故电阻箱阻值大于电压表阻值 .2〔6〕留意:用半偏法测电表的阻值,无论是电压表仍是电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