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高级职业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8页安徽省宿州市灵璧高级职业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2002·京皖蒙卷)6.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B.该元素位于ⅢA族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D.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和184个中子参考答案:B 略2. 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做氧化剂的是( ) A.F﹣,Br﹣,S2﹣B.Fe3+,MnO4﹣,NO3﹣C.Cl2,HClO,MgD.ClO﹣,Cl﹣,Ag+参考答案:B解:对于元素来说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具有氧化性,所以有氧化性则该元素的化合价能够降低;有最高价的元素只有氧化性.A、三种离子的化合价无法变低,故无氧化性,故A错误;B、Fe3+,MnO4﹣,NO3﹣三种离子中各元素均具有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故B正确;C、镁是金属只作还原剂,故C错误;D、氯离子处在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故D错误; 3. 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与互为同位素 D.与为同一种核素参考答案:C略4. 在含有1mol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之,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 A.Fe B.FeO C.Fe(OH)3 D.Fe2O3参考答案:D略5. 制备纳米Fe3O4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纳米Fe3O4分散在适当溶剂中,当强光照射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B.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C.反应②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 O4+3H2O+CO2参考答案:B【知识点】纳米材料、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解析:A、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属于胶体分散系,则具有丁达尔现象,故A合理;B、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而环丙胺中没有不饱和键,故B错误;C、因反应②环丙胺不参加反应,但加快反应速率,即加快了氯化铁水解,故C合理; D、由制备过程图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物为FeOOH和CO,由一种生成物为Fe3O4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6FeOOH+CO═2Fe3O4+3H2O+CO2,故D合理; 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属于信息习题,学生应注重习题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来解答本题,并注意质量守恒定律、胶体的性质等来解答。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往下水道中倾倒硫酸铜溶液,会进一步加快铁制管道的腐蚀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区pH值升高 C.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加入醋酸钠晶体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D.对废电池集中处理是为防止电池中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参考答案:答案:B7. 用特殊惰性电极a、b电解稀硫酸产生臭氧,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氢气x升, b极产生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y升则y升混合气中臭氧所占体积分数为(不考虑此条件下臭氧的分解) A. B. C. D.参考答案:B略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 ②NH3·H2O③NH4Cl 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④>②B.常温时,pH =2的CH3COOH溶液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pH =2的HCl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各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一定相等C.常温下0.4 mol/L HB溶液和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一定为: c(B-)> c(Na+)>c(H+)>c(OH-)D.0.l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c(OH-)参考答案:A9. 在25℃时,将0.1mol?L﹣1的HA溶液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混合溶液pH=8,则下列所表示的该混合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中,错误的是( )A.c(HA)+c(A﹣)=c(Na+)=0.1mol?L﹣1 B.c(Na+)﹣c(A﹣)=c(OH﹣)﹣c(H+)C.c(Na+)>c(A﹣)>c(OH﹣)>c(H+) D.c(OH﹣)=c(H+)+c(HA)参考答案:A【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在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Na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A,测得混合溶液pH=8,说明NaA是强碱弱酸盐,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解答】解:在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Na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A,测得混合溶液pH=8,说明NaA是强碱弱酸盐,A.混合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其浓度降为原来的一半,根据物料守恒得c(HA)+c(A﹣)=c(Na+)=0.05mol?L﹣1,故A错误;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A﹣)+c(OH﹣),则c(Na+)﹣c(A﹣)=c(OH﹣)﹣c(H+),故B正确;C.溶液呈碱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A﹣)+c(OH﹣),则c(Na+)>c(A﹣),溶液中以盐的电离为主,水解程度较弱,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A﹣)>c(OH﹣)>c(H+),故C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A﹣)+c(OH﹣),根据物料守恒得c(HA)+c(A﹣)=c(Na+),所以得c(OH﹣)=c(H+)+c(HA),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再结合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10. 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的最高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相等,Z的核电荷数是Y的2倍,W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W>R B.W与X、W与Z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C.对应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W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3:2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1 C.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B点会降低 D.图②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H>0参考答案:CNaOH溶液的体积在0~25mL之间发生反应:Mg2++2OH-=Mg(OH)2↓,Al3++3OH-=Al(OH)3↓,25mL~35mL之间发生反应:NH4++OH-=NH3·H2O,35mL~40mL之间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
由此可知溶液中n(Mg2+):n(Al3+):n( NH4+)=1:1:2,A错消耗10mLNaOH溶液生成0.05molMg(OH)2沉淀,由此可知10mLNaOH溶液中含溶质0.1mol,故c(NaOH)=10 mol·L-1,B错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由于A物质的能量高于C物质,故由A生成C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D错12. 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其正确的是( ) A B C D参考答案:A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根据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的离子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的离子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来解答.解答:解:A.因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的离子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的离子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会交叉,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也不会交叉,故B错误;C.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不包含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会交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明确图象中交叉、包含的关系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K+、Al3+、MnO4-、C2O42-B.加入铝耪产生氢气的溶液:H+、Mg2+、NO3-、SO42-C.pH= 12的溶液中:Na+、Ba2+、NO3-、Cl-D.含Al2Fe(SO4)4的溶液:Na+、NH4+、S2O32-、ClO-参考答案:C14.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 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B. 制备少量氨气C.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D. 制备少量氧气参考答案:B略15. 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定条件 X YA.X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B.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D.1 mol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 mol NaOH,1 molY最多能加成4 molH2参考答案:C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① 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至3遍;② 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③ 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④ 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 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⑴ 实验步骤①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