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9455032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60年代在他的《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中,就谈到了有关“幼稚园与小学一年级之联络”问题建议“小学一年级与幼稚园联络起来,成为一个系统”、“一年级应当与幼稚园有密切的衔接,以免双方受损失”他还提倡道尔制的教法,认为“一个活泼的幼稚生在幼稚园里活泼惯了、自由惯了,一旦进了小学,当然要发生种种困难”确实,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其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儿童主体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时期,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诸多不适应,因此,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还将使孩子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幼儿的规则意识规则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现是幼儿园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常规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学活动的需要,也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卫生、生活和行为习惯,促进和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但是幼儿因为自我控制能力差,要让他们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己不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是十分困难的对此,教师就要给幼儿定“规矩”,从日常行为等方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从早晨入园到下午离园,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无处不在:做操要学会站队,上课要学会举手,书包学会摆放有序,吃饭要学会排队,上厕所学会区分男女,玩游戏学会遵守规则,户外活动学会遵守秩序,喝水学会等待……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习惯要求已经潜移默化地为孩子们所接受和认同,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规则意识的培养也已经由最初的老师反复强调提醒过渡到了孩子们自发地遵守和执行当然教师在培养规则时,不能采取强制、管制、限制或是说教的强硬方式,而是应该让幼儿理解规则的含义,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一幅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此来提示幼儿做出相应的行为反映,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和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情感、技能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强弱、遵守规则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幼儿往往从直观的、具体的方面去辨别是非、理解事物活动中要遵守哪些规则,该怎么做,在活动前就必须告诉幼儿,让他们心中有数。

      因此,教师应该在活动前对幼儿的行为提出具体、合理、坚持一贯的要求同时又由于幼儿园孩子的思维、理解能力都还不够成熟,不能完整详细的记清教师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是要做到简单明了、具体反复幼儿园的孩子因年龄小自控能力和持续性都比较差,他们会因为个人情绪或是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不能很好的掌握自己的行为并使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因此,在活动中 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加强对幼儿具体行为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对于违反规则的幼儿,教师应给予及时地提醒,引导他们注意规则,鼓励他们向身边的好榜样学习幼儿通过教师的指导,不断强化自身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三、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不仅要在幼儿园中遵守班级中的“班规”,还要在家遵守家中的“家规”班级的班规取决于教师的观念,而“家规”的制定 则取决于家长的观念,双方的观念、要求一致了,幼儿的规则意识才会不断的巩固和发展多数幼儿家庭属核心家庭,三代家庭能给孩子传统的积极情感形成提供条件,但过分娇宠溺爱孩子,容易造成交往少,以自我为中心,谦让和协作能力差,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受到影响。

      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投入精力少,培养不重视,要求不严格,而且部分家长自身忽视社会规则的不良行为,大大影响了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教育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因情绪、因事而发生变化,负影响抵消正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家园合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帮助通过家长园地、宣传 栏、家长会等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互通幼儿成长中的点滴,争取在教育方法、要求上取得一致通过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家园合力,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长期持久的坚持,使其形成良好的规范规则的执行不是一、两天猛抓就能够达到要求,这是一个长期管理的过程因为幼儿的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容易忘记老师说的话,需要老师和家长不断提醒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不能时有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尤其做的不到的是,开学初大张其鼓地抓规则教育,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也不提要求幼儿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造成了前紧后松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时强时弱,甚至造成我们所说的幼儿“人来风”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

      所以我们在进行规则教育时,要持之以恒,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契机,进行引导及提示,使规则自然而然的形成行为习惯其次,班中的两位教师要教育要统一、一致、持之以恒如果在教育方法上各为其政,要求不一,幼儿就无所适从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必定会造就良好的习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品质只要我们用心于日常中的每一刻,善于抓住教育契机,进行细心和耐性的引导,每个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总而言之,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见效的,它需要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从热爱孩子、尊重孩子出发,时时做有心人,点点滴滴,持之以恒,随机渗透、日积月累才能生效孔子曾经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句话就道出了规则教育的真谛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相信做到了以上几点,并且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