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下列四个步骤中不需要做的是(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B.将植物油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m32.用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在纸锅中装入适量的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B.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C.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火焰的热没有被纸锅吸收D.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纸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景物在水中的倒影B.手影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D.海市蜃楼4.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gB.丹江口市冬天最低气温约为﹣30℃C.蜗牛爬行的速度约0.5m/s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5.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6.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而产生的。
如果地球的表面约为5×1014m2,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标准大气压取1.0×105Pa,g=10N/kg)( )A.5×1012kg B.5×1018kg C.1×1018kg D.1×1012kg7.如图所示.“海巡”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8.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B.隔音走廊C.防止噪声耳罩D.环境质量检测仪9.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明明和亮亮两名同学在池塘边向水看,明明说“看,鱼儿在云中游呢!”明明看到水中的“云”和“鱼”实际是( )A.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B.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云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0.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亮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所示。
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 )A.先将平衡螺母调至最左端,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然后向左移动游码B.先将平衡螺母调至最左端,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然后向右移动游码C.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D.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11.图甲是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A. B.C. D.12.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中学生在测试800m时的速度约为10m/s二、填空题1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_____(选填“镜子”或“白纸”)比较亮,因为镜子上发生了_____反射,而白纸上发生了_____反射14.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发生时常常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_____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小立同学看到闪电后约6s听到雷声,小立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_____m15.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诗中的蝉鸣声和鸟鸣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不同;“钟不敲不鸣”则说明物体只有_____才能发声。
16.甲、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与乙之比为3∶5,乙的体积与甲之比为9∶10,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三、实验题17.(8分)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目的是_____;(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消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然后小张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4)以上(2)、(3)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结束后,小张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他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请晰的像。
由此可知:该眼镜是_____透镜,它是用来矫正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18.(8分)小丁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象是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绘制成的图象,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时,把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固体______;(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的温度是______℃,第9分钟,海波处于______态整个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 B.求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19.(8分)小珠在智能机器人展览会上看到某产品,她想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自制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她进行了以下步骤;(1)给机器人拍照,制作胶片;(2)为幻灯机选取焦距合适的凸透镜.选取过程中,某透镜对光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为______.A.2.0cm B.5.0cm C.10.0cm D.20.0cm(3)如图乙所示,她把胶片插入幻灯机,在幕布上出现机器人的像.据此可知:①她放置胶片时,胶片上机器人的头部朝______(选填“上”或“下”),并将胶片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选填“一倍焦距内”“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外”).②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③若更换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后,只移动幕布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会变得更______(选填“大”或“小”).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1.(8分)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中,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木块的重为G=50N,现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F作用木块一端,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k只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1)求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及比例系数k的大小;(2)竖置截面S将木块分成a、b两个等大的长方体,如图乙,求木块在桌面上匀速运动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要求用比例系数求)23.(12分)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min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________(2)若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志牌到大桥,最少行驶多长时间?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题目详解】经分析知,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步骤为:①将植物油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此时烧杯壁上有残留的植物油);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利用量筒中植物油的质量和体积进行计算)。
可见,没有必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2、B【分析】沸腾的条件是:①达到沸点;②能继续从外界吸热;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题目详解】AB.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不变,故A错误、B正确;CD.水在沸腾过程中,尽管继续加热,但温度总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盒没有燃烧,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燃烧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则CD错误3、A【题目详解】A.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C.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D.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与题意不符4、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题目详解】A.一块橡皮的质量约6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故A项符合题意;B.丹江口市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故B项不符合题意;C.蜗牛爬行的速度非常慢,不超过0.5cm/s,故C项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100次的时间接近90s=1.5min,故D项不符合题意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小南和小北站在路边等校车,小南说自己是运动的,和小南有位置变化的物体是驶来的校车.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的知识.点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6、B【题目详解】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而产生的,故大气对地球的压力大小等于大气重力大小,即G=F;而压力与压强的关系为F=pS;所以G=F=pS=1.0×105Pa×5×1014m2=5×1019N而故选B7、D【解题分析】A. 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D. 强声设备发出高达150dB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