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4届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 D.密度小、熔点低2.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望远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观察到的像是( )A. B.C. D.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成都三环路限速950km/h B.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cm的固体颗粒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D.人体感觉适宜的温度约为23℃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C.用扫把将地面上的积水推开 D.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5.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 )A.L1的电阻比L2的大B.通过L1的电流与通过L2的电流相等C.若L1灯丝烧断,L2的实际电功率不变D.若L2灯丝烧断,通过L1电流变大6.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这个图象,可得到水的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中①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②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③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④水在4℃时密度最大A.只有①正确 B.②③正确 C.②④正确 D.①③正确7.某段歌词中唱道:“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当“我”在玉林路上走时,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 )A.“你” B.“我” C.“玉林路” D.“小酒馆”8.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二、多选题9.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0.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 f 满足 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 f 满足 18cm<f<32cm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_____现象。
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_____透镜,成的_____(实/虚)像12.如图所示为小王家电能表,小王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______kW;若只让一个标有“220V 484W”的电热器工作3min,观察到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2圈,则小王家的实际电压是______V(若电热器的电阻不变)13.钢水浇铸成工件是_______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如图所示,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鞋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断_____(选填“橡胶”或“塑料”)的粗糙程度更大一些;运动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改变了冰壶的_____.15.跳水比赛是大家喜爱观看的项目之一,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运动员使跳板发生了_____________,跳板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
16.ABC三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是3g、24g、36g,它们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正方体一定是______;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装有水和酒精,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都是2×10-2m2,容器内水的深度是0.2m,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知乙容器中酒精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3已知ρ酒精=0.8×103kg/m3)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完成图中的光路图18.如图所示,匀质实心铁球重为50N,在30N的细绳的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1)铁球所受的重力示意图:(2)细绳对铁球拉力示意图(______)19.(10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选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2)小柯在A′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如下表:物距u(cm)5.06.07.08.0像距v(cm)4.55.56.57.5分析实验数据,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______(选填“物距u”或“像距v”);(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______不易确定的问题;(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
五、计算题20.(6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21.(6分)飞机飞行的速度是700千米/时,它飞行2小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题目详解】对于航天器来说,外壳要轻巧,即相同体积的材料,质量小,故其密度必须小;同时耐高温,即必须熔点高,不易熔化,故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密度小,熔点高2、B【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题目详解】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颠倒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再次颠倒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
故选B3、D【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题目详解】A.成都三环路限速约为60km/h,故A不符合实际;B.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μm的固体颗粒,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C不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故D符合题意4、A【题目详解】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控制了表面积,可以减慢蒸发,故A符合题意;B.洗头发后用电热吹风机吹,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加快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使衣服的温度升高,而且加快空气流动,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5、C【题目详解】AB. 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可知灯泡L1实际功率更大,两灯泡并联,电压相等,则由和可知,灯泡L1的电阻小于L2,通过灯泡L1的大于通过L2的电流,故AB不符合题意;CD. 由于两灯泡并联,互不干扰,则当L1灯丝烧断时,L2的实际功率不变,当L2灯丝烧断时,通过L1的电流不变,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6、C【题目详解】由图可知,水从8℃下降到2℃,水的温度降低、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在4℃时水的体积最小,不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ρ=得出,水的密度先变大、再变小,在4℃水的密度最大.所以②④说法正确故选C.7、A【题目详解】A.“你”和“我”一块运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相同,以“你”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我”是研究对象,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C.以“玉林路”为参照物,“我”相对于“玉林路”的位置发生改变,“我”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当“我”在玉林路上走时,以“小酒馆”为参照物,“我”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8、C【题目详解】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故D错误;故选C。
题目点拨】(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多选题9、AC【题目详解】A.“露似真珠月似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