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学习――大班英语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docx
8页合作学习――大班英语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新模式合作学习赋予小组成员明确的个体责任感,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中,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促进学习者本人及他人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结合语言教学实践,探讨合作学习理论在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内涵;教学策略;评价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强、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正式拉开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序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目标从单纯注重语言基础变为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第二,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实行分级教学,为不同起点的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课程;第三,推崇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 大班教学已成常态,加之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语言学习能力和水平亦参差不齐。
如何有效开展大班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鉴于此,开展合作学习研究并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背景 合作学习始于18 世纪的英国,19世纪传入美国,但一直未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步履艰难,进展缓慢,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研究中心的约翰逊兄弟(Johnson&Johnson,1993)明确地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观点从此合作学习在北美及其他国家地区得以推广,并在 20世纪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发展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该理论以生生互动为主要教学理念取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利用教学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并达成共同教学目标合作学习以Vygotsky(1978)的心理发展理论为基础,Vygotsky认为,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教学是以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学习者的认知和能力潜势能够在与高水平学习者的合作互动中得到发展社会建构主义应用 Vygotsky 的思想,重视学习者个体的认知差异(cognition variables)和先前的经验,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协作性,以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合作中的协商、共享和体验来实现不同认知能力的个体各自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
近20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各学段、各类学校的教学中,使其运作机制日渐成熟纵观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至少涉及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4)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 (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根据艾丽斯和威琳(Ellis & Whalen,1990)的分析,合作学习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①选定课题,即确定要学习的内容或任务;②小组设计,即确定小组学习的规模、划分学习小组;③安排课堂上面对面的相互交流、讨论;④呈现学习材料,即分割学习材料,使小组成员承担相关学习责任;⑤开展学习活动;⑥提交小组学习结果目前,合作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倡导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将合作学习引进课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提升了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形成了师生互相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更新了授课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明显增强。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该理论的具体运用和拓展,具体步骤如下: 1.布置学习内容和任务 学习内容和任务主要由教师来设计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我在设计任务时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当的可以在其实际的语言水平内完成的学习任务;②以大纲和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培养应用语言能力为目标,强调意义交流的重要性,促进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③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④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目标,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合理分组 学习小组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 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通常由4~6名相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共分12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1名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和各专业的特点任命各组组长英语成绩的好坏不作为唯一的必要条件比如:笔者教授的分级班级是B层,该班机电专业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女生虽然成绩较好但人数极少,形成不了团队氛围,缺乏感召力,于是笔者就大胆地挑选了一位有责任感、交际能力强并在学习上积极进取的男同学作为组长。
在一年来组织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该生和他的组员们的英语成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达到了合作学习中的互帮互学、互帮促学的学习效果他在日记中写道:“转眼间,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的工作也即将结束,我的感触颇多,首先我开始不讨厌英语了,和同学们在一起学英语很快乐又有收获,碰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遇到挑战大家一同努力,英语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了其次,每个同学都能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背单词、背课文,成绩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显著的进步所以,组长的任命是合理分组后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 3.设计评价标准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先向全班同学公布评价标准及学习要求,因为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强调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性互动,同学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共同努力的方向,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笔者给每个组长发了一个小组活动记录本,要求组长每周组织一次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然后详细记录整个学习过程,因为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要作为评价体系里的一个参数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同时侧重过程评价和集体评价这样促进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基础好的学生会感到仅仅提高自己的成绩是不够的,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基础差的则会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意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将压力变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勉、互进的局面。
4.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以课程教学要求为本,紧紧围绕着每个学期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参与性笔者教授的学生是大一新生,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强调培养听和说的交际能力,同时注重扩大词汇量于是,笔者设计了朗读比赛、模拟名人演讲展示、电影配音表演和词汇大比拼等活动以词汇大比拼活动为例:提前一周布置词汇比拼的范围,并要求各组设计一份词汇测试卷(共50个单词,中英文单词各25个)先用抓阄的方式,抽出哪两个组进行比拼形式一:比拼的两个组交换预先出好的词测试卷,由对方组随意点2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比拼形式二:由笔者挑选2~3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比赛比拼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记录下来,获胜组的全体同学都享此殊荣,即在平时成绩中全体加分学生为了能让自己组的成绩鹤立鸡群,都在课下认真学习,努力准备通信专业的组长在日记中写道:“下周进行第二次单词大比拼,为了能继续保持不败的纪录,大家在一起分享了记单词的秘籍,即边背边抄写一遍,很有效率祝我们组马到成功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弥补了有限课堂所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能了解到课外一些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同学们还一起学唱英文歌曲,讨论英文电影等。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习较吃力的学生, 因为有小组做自己坚强的后盾而减少了很多担心和顾虑同学们不甘示弱, 纷纷拿出自己的杀手锏为小组出力增分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正如一个组长所说“积极的同学会做得更好, 不积极的同学在强迫下也会学到一些东西” 5.汇报学习结果 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要求组长在课堂上(10~15分钟,可用英语)向全体同学进行小组学习汇报,包括学习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形式、结果及教学建议汇报结束后,教师总结并评价各组的学习成果,指派学生代表,组织小组间的互评最后,每位同学发一份学生互评表(由教师设计),对你的组员的平时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每个学生平时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三、结语 从外语教学的角度看,合作学习促进了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Hymes(1972)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是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把教学重点从结构能力转向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者仅仅局限于语言形式的学习是不够的,更应该关注语言意义的学习,把语言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主动参与、积极承担责任的品质,这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中是难以培养的。
合作学习给学习者提供一种真实的情境、一次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品质,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代意义总之,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运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亚玲,范 蔚.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王素青.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4]王 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