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心柯长江教学设计.doc
3页教学设计(教案)基本信息学 科地理年 级初二教学形式探究式教 师贾心柯单 位新乡市第十一中学课题名称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的河流和湖泊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明白了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外流河,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布及其分界;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了简单的了解;知道湖泊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明确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分布 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对于具体河流的学习,应该从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区、注入什么海洋,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各个河段的特征,河流的主要支流,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综合治理等方面分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结合长江流域图,掌握长江的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游和中下游的分界点、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行政区等基本情况,并能说出其主要水文特征2)掌握长江在航运和水能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我国对长江的开发利用2. 过程与方法:读图,合作探究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江的开发利用知识的了解,树立人地协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教学过程一. 课堂导入播放《长江之歌》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一) 分组、呈现问题把全班分为4个小组,分别负责以下四个课题:问题1长江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点、主要的支流和湖泊、流经的主要地形区、行政单位、长江的水文特征)问题2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问题3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问题4长江的综合治理?(二) 课堂展示分组展示分组点评(三) 教学小结议一议: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归纳: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板书设计一.长江的概况1.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2.长江上中游和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点3.主要的支流和湖泊4.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及行政单位5.长江的水文特征二.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三.我国的“黄金水道”四.长江的综合治理作业或预习预习课本“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参考练习册,地图册等有关资料。
自我评价本节课是我对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初步尝试,效果还是很好地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学生从中收获颇多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贾心柯老师对长江的处理效果很好,值得我们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的确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尝试 评议单位: 新乡市第十一中学 姓名:李文文 日期:2013/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