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皮炎的护理常规.doc
3页放射性皮炎的护理常规放射性皮肤黏膜损坏亦成放射性皮炎,是大剂量电离辐射或多次照射皮肤所引起的皮肤损伤照射面积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则皮肤损伤就越重,皮肤恢复就越慢放疗后放射区内皮肤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可出现放射性的皮肤反应放射性皮肤反应,其产生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红斑、干性反应及湿性反应这是逐渐加重的过程,在放射治疗数日后,皮肤开始变红,以后逐渐变为暗棕紫色,毛发易于脱落.照射剂量加大时,皮肤可能出现干性表皮落屑,有的则出现湿性表面脱落、破损,甚至形成久不愈合的溃疡,并伴有疼痛通常分为四度:Ⅰ度—丘疹或脱毛反应Ⅱ度-红斑反应Ⅲ度-水泡反应Ⅳ度-坏死及溃疡形成.临床上也可分为三度,将脱毛红斑定为Ⅰ度,水泡湿性皮炎为Ⅱ度,溃疡坏死为Ⅲ度.护理方法:Ⅰ度损伤主要在生发层,受电离辐射后毛囊萎缩,毛乳头水肿,表现为照射区轻度灼热、瘙痒,出现毛囊角化性丘疹,毛发松动脱落,恢复后皮肤干燥、脱屑、轻度色素沉着一般不做治疗即可自然消退,应注意皮肤保护.Ⅱ度损伤放疗治疗达2周、皮肤量2000cGy以上时,出现红斑反应主要变化是真皮的毛细血管充血扩张、通透性增加,表现为皮肤红斑和水肿,局部瘙痒、疼痛、烧灼感。
皮肤恢复后,病灶区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持续较久严密观察,禁用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可用冰片滑石粉或薄荷淀粉涂擦以收敛止痒或消炎止痛;出现脱屑、裂皮时,忌用手撕剥,以免损伤皮肤,造成感染干性皮炎也可不用药,完全恢复后,一般不留痕迹Ⅲ度损伤放疗治疗达4周、皮肤量达4000cGy以上时,出现水泡主要变化发生在真皮或皮下血管,真皮小动脉的内皮细胞及平滑肌肿胀并有空泡形成,可发生严重的小动脉的内膜炎,有时可发生官腔闭塞表皮细胞退变,真皮和皮下组织血管损伤后,皮肤组织间液体潴留而形成水泡随着症状加重逐渐融合为大水泡内含血性液体,有些形成糜烂面,有渗出液临床症状:照射区皮肤奇痒、烧灼感并疼痛皮肤受损范围大者有时可伴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这种损伤愈合后和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新生皮肤弹性差、组织脆弱,易受损伤而再次破溃湿性皮炎应暂停放疗,有水泡病例应注意保护水泡,防止破溃感染,对于大水泡且周围有明显炎症或张力过大而必须减压者,可在无菌操作下抽去液体或剪开水泡.Ⅳ度损伤放射治疗达6周左右、皮肤量大于7500cGy以上时,出现溃疡或坏死反应不仅表皮受损而且累及真皮,在坏死、溃疡边缘肌纤维肿胀、血管内膜增厚闭塞及血栓形成,肌肉筋膜及深部组织坏死。
晚期骨组织疏松或坏死创面缺乏肉芽组织长期不愈变现为疼痛剧烈、溃疡形成,损伤可深及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溃疡面干燥、缺乏肉芽组织,边缘整齐,易合并感染.可伴用高烧等中毒症状,有时能诱发全身脓毒血败血症Ⅳ度损伤多由于治疗剂量不当引起,应禁止再接触放射线,对于有溃疡坏死病灶要进行清创处理,避免感染,有专业护士换药,并配合一些敷料的使用,加快皮肤愈合,减轻病人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