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上题诗契合融化.docx
4页画上题诗契合融化 (上接第5期)画题诗延伸了作品的意境明初大画家王冕,在一幅白梅图题诗云:“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发,散价乾坤万里春借梅花表明自身的高洁其另一幅倒枝梅题诗云:“皓态孤芳压俗枝,不堪复写拂云姿从来万事嫌高洁,莫怪梅花着地垂”又以梅花垂地而引发世情不容高洁的感叹,延伸了画的意境清代画家普荷,明亡后出家为僧,画风枯淡他有一首题画诗云:“冷雨何妨尽作冰,扶持原不用孤藤尽教路滑吾有脚,踏破街头铁一层”诗,不为画面的景象所束缚而另开意境,展现了知难而进的精神风貌以泼墨芦雁知名的清代画家边寿民,在他一幅芭蕉图上题诗云:“墨汁淋漓酒一瓢,狂来放笔写芭蕉凭君横列北窗下,雨雨风风朝复朝”诗的结尾句激发了对芭蕉的无尽联想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一生爱梅,画梅,他曾在一幅《梅花》画中题诗云:“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他花前倾一杯画家借助题画诗把自己痴情梅花的心境,在画面上尽情流露名噪欧亚的绘画大师张大千,亦擅在画上题诗抗战中,其《登南岳祝融峰绝顶并题画》诗云:“竹杖穿云蜡屐轻,南风扶我趁新晴上方钟磬松杉合,绝顶晨昏日月明。
中岁渐知输道路,十年何处问升平高僧识得真形未,破碎河山画不成一句“破碎河山画不成”,道尽国破家亡的辛酸,其意远在画外其在一幅红梅图上题诗云:“十年流荡海西涯,结个茅堂不似家;不是不归归自好,只愁移不得梅花把画面梅的意境引向思乡之情题画诗,展现了画外的情感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瓒,性格孤僻,傲然不群一日,得郑思肖(字所南)绘兰草一幅,感慨系之,即在郑的兰草图上题诗云:“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诗,语气沉痛,对郑思肖的气节的尊崇以及亡国的悲痛表露无遗诗中的情,已在画外,此时的画已非寥寥的几笔兰草,而是血与泪的凝聚明代徐渭,字文长,很有文才,多次应试不第而终身潦倒,后以卖画为生,其画风开写意画的先河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其崇敬有加,曾刻有一方闲章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也有诗云:“青藤(徐渭)雪个(朱耷)远凡胎,老缶(吴昌硕)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就是这个令两位大画家都愿为其走狗的徐渭,他在他画的一幅水墨葡萄画上题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借葡萄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又无可奈何的愤懑之情。
远远超出画所表现的境界,似乎听到了作者欲哭无泪的呼喊再如徐渭的《雪竹图》,他在画上题诗云:“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同样的表达了愤懑的感情又再如徐渭的《菊花图》,画上题诗云:“身世浑如拍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画家借画面中摇曳秋风中的那一丛萧瑟黄花及花间一只单薄的蝴蝶吟唱出一曲孤寂落寞、漂泊无定的哀叹观其诗,无一不是展现画外的情感郑板桥善画竹,长诗文他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在他的一幅《墨竹图》中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意境,也倾吐了画家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不是题画,而是讲为官之道,读来感人至深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请求赈灾济民不得而愤然弃官临行,潍县士绅、百姓盛情挽留,郑板桥心情激动,当即画了一幅竹子留赠,并题诗云:“鸟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表现了作者欲退隐林泉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前人的题画诗可谓不胜枚举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题画诗绝非可有可无一首好的题画诗,能使画顿然生色,使平面的画作,成为有形、有声、有动感、有联想、有作者情感的立体艺术品。
画不能表现的意境,经过诗的品题可以尽现眼前诗[来自www.lw5U.com]增画意,画显诗境,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古人云:“画意未尽,诗以申之”当代绘画大师刘海粟曾说:“一个画家,若不懂得做诗,不会题画,便是个哑巴画家,等于半截美人此话,绝非危言耸听完】 -全文完-。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