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备考:建议书(稿)写作格式、写法和教育减负话题范文(1).docx
10页高考作文备考:建议书(稿)写作,格式、写法和教育减负话题范文【涵义】建议书是指个人、单位或集体向有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和领导,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 建议书也指个人、单位、和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的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书也叫倡议书、意见书我国古代有许多提建议之类的文章,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论积贮疏》等等特点】(一)建议书的特点第一,建议书是面对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建议时使用的一种书信它没有公开倡导具体实施的特点,而只是作为一种想法被提出来,具有较强的文本性特点,作为一种假想的条条而存在第二,建议书是必须被有关部门、领导批准认可后才能被实施的所以建议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不是最终的定文形式,它可以被修改,被增删,甚至被弃之不用,这要由具体的情况来定二)建议书的作用建议书是人民群众发表意见,提供建议的一种工具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更好地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畅通建议这条渠道,可以扩大建议的范围,扩大建议的来源途径,切实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许多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的意见可以反馈给有关方面和政府机关,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建议书的写法建议书是应用文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很广泛,像弘扬雷锋精神,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援助贫困山区孩子读书,开展工作拥军优属活动家等,都可以写建议书建议书怎么写?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大体相同:1、标题通常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议书》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字体要大些2、称呼提出的建议希望得到哪些人的响应,称呼就写哪些人要写在第二行顶格,后面加冒号 如:马可:)3、正文就是建议的内容,从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先写提出建议的理由,再写建议的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条写4、署名在右下角写出建议人的姓名,即提出建议的团体的名称或个人的名字5、日期写在建议人姓名的下方最后需要记住的,建议书是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思不具有号召性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范文】建议书广大市民们: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曾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由于我们的滥砍滥伐,由于我们的乱丢乱扔,由于我们随意毁坏自然环境,地球那头美丽的秀发变的稀稀疏疏,地球那饱满的身躯变的骨瘦如柴,地球那容光焕发的面孔变的皱皱巴巴,一条条“皱纹”刻在了“母亲”的脸上!为了让地球母亲展开那久违的笑容,我们应该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毛病,一些大问题!为此,我想向大家发出一些保护环境的建议: 1.不乱丢乱扔,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2.节约水电,出门时不要忘记关灯,洗完手请立即关水龙头 3.要爱护树木花草,不要随便砍伐绿色树木,践踏草地 4.不要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我们这个城市如果每天每人使用一个塑料袋,每天将产生5吨塑料垃圾! 5.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许你不曾想过,哪怕我们每一个人这辈子只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全国也得砍掉15万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我国每年因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林料就达200万立方米,这足以引发长江洪水泛滥! 以上是我提出的不大成熟的建议,这仅仅是我对保护环境尽一份微薄的力量但是,如果我们大家每个人都为环保尽自己所能尽一份微薄之力,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为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家园而共同努力!XX中学 叶小明 2020.6.6【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9年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适度合理的学业压力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必需的,我们也是鼓励的;但过重的学业负担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和制止《方案》中要求全省中小学不对外公开考试成绩和排名;中小学生个人考试成绩及位次允许家长获知,但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校内外公开发布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过分强化应试教育的中考、高考“誓师大会”该方案正在面向全国征求意见针对方案中“不对外公开考试成绩和排名”和“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过分强化应试教育的中考、高考‘誓师大会’”这两项措施,请你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写一份建议稿,对上述两项措施中的一项措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名师下水作文】“唯分数论”当休矣麻文尊敬的领导:您好!“不对外公开考试成绩和排名”,作为一名奋战在考试一线的高三党,我为贵省的这项改革措施点赞尽管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的方案,但是真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减负减压”,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不是流于形式,就是雨过地皮湿毋庸讳言,今日学生的学业压力相较以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加增大。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无论大考还是小测,每次成绩出来,都会在学生中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甚至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神经不公开成绩和排名,相信能够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也许会有人反对:不公开成绩和排名,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呢?诚然,学校教育离不开考试,通过考试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对前一阶段教与学的总结,也是对后一阶段教与学的指导因此考试成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成绩的重要性并不能说明公开的必要,一旦将成绩公之于众,它的价值就更多地体现在示众,让他人看到该学生在本次竞赛中的位次,让同行看到该教师的教学能力这种示众性质的成绩和排名公开,将指导的意味转变成了比赛的对立于是,指导的功能悄然隐退,加压的功能骤然增加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社会方方面面,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冷冰冰的数字上面,造成了“只见分数,不见学生”的恶性关注退一步说,公开成绩和排名也许能帮助学生激发潜力、锻炼能力、培养抗压的心理因为适度合理的压力也是教育的必须,甚至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必然会面对的真实情况然而,保留适度合理的学业压力并不一定非得需要依靠公开考试成绩和排名来实现先不论考试成绩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单是这种做法能否维持压力的适度合理都是令人生疑的。
谁都明白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成绩,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平和呢?在一个弥漫着焦虑和浮躁的社会,学校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这种做法无疑是火上浇油说严重了,教育沦为了焦虑的帮凶,浮躁的黑手且不论每年都发生的学生因为考试没有考好而轻生的人间惨剧,就是那遍地开花的教辅机构不也是由于这种示众性的成绩观而催生的吗?进一步说,我们的教育其本质难道就只是分数吗?“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的论断至今不失其真理性但是由于对分数的过度倚重,我们的教育严重脱离了本质,成为了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具长此以往,我们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如何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如何保证培养的人才成为坚定的爱国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正是对我们之前只重分数的畸形教育的反讽吗?尊敬的领导,作为一名经历了考试腥风血雨的高三生,我坚决支持此项改革,建议早日落实,不要再让这一利国利民的措施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该扎扎实实推进到学校工作之中另外,也强烈呼吁,其它省市能够借鉴贵省的做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当然我深知,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建议主管部门能够继续研究“不公开成绩和排名”后如何促进教育发展的配套措施。
祝贵省的改革能够行稳致远!一名高三生2020.5.25【附相关作文材料】 浙江省教育厅对减负40条的详细解读!除了公布《减负方案》以外,省教育厅还就出台背景,总体思路、工作原则、重点举措等方面作一详细解读,一起来看看吧~一、《减负方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主要基于以下4个方面的考虑: 1.贯彻落实中央精神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等突出问题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18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这些,都为系统治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指明了方向 2.落细落实国家减负三十条。
经国务院同意,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减负三十条),印发各省级人民政府减负三十条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强化政府管理监督等四部分要求地方各级政府针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完成摸底分析,并制定详细减负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3.落实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2019年3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就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着力破解中小学生负担重的问题、着力解决公办和民办教育发展不协调问题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要求强调,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直接决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落到实处评价一个地方教育工作怎么样,主要看是否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评价一个学校办得怎么样,主要看立德树人的成效好不好;评价一个老师当得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把师德师风挺在前头,能不能教好书、育好人;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不优秀,主要看是否全面发展这为系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明晰了思路和举措,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关切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2018年7月,省政协民生协商论坛围绕“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协商议政,提出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成才观、包容的就业观,推动科学减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精准减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推动合理减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推动有效减负2019年9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二、什么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主要是由学校带来的学习任务、成绩排名、心理负担和家长附加的如家教、校外补习等学习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当学生面对压力时,如果体验是积极的,压力即为动力;如果体验是消极的,压力即为负担三、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是不是越轻越好?我们要减掉的是什么样的学业负担?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不是越轻越好学生在学校学习就会有压力,适度合理的学业压力是学生开发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