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河流地貌发育学案doc.doc
3页4.3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河谷的演变过程,理解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和河谷地表形态的变化2、认识流水堆积地貌的三种类型、分布,理解其形成过程3、运用课本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习重点】1. 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和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2. 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形成.【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观察对比法导入新课第一小节大家学习了塑造地貌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由风、流水、冰川等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作用地貌,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地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河流地貌??你知道河流是如何塑造各种地貌的吗?(堂堂趣)一、明确学习目标(板书 解读)二、看书做记号(不同笔迹、不同符号对重点地理概念及地理现象等做记号)堂堂问1、读课文题目、概念、图、表、注释、思考题、课后习题等2、不会、不懂的做记号,想办法学会并记录.3、疑问和相关知识的联想在课本上旁批4完成下列课前预习内容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 、 、 2、按成因,可将河流地貌分为 和 。
3、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搬运 ,形成侵蚀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 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三、课文问题化探究 堂堂评(根据学情决定质疑、展示等对学生表现评价打分)(一)河流侵蚀地貌1、河谷不同阶段的特征(参照P77,图4.17自主填写)河谷形成阶段 河流落差、流速特点 主要侵蚀方式 河谷形态特征初期图417 a 落差 流速 ﻩ向 和向 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 ”型中期图417 b 落差变 流速较 向 和向 的侵蚀( 侵蚀, 堆积)ﻩ河流弯曲,河谷 成熟期图4.17 c 落差小流速慢 向 侵蚀为主ﻩ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 ”型2、补充资料: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学以致用:想一想凹岸、凸岸哪一岸更适合建港口?那还要注意什么呢?说说理由:(二)河流堆积地貌1、阅读教材P78河流堆积地貌结合图4.18自主完成表格类型ﻩ分布 成因ﻩ山前ﻩ山口处地势 ,河道变得开阔,流速 , 砾石、泥沙 ,形成洪(冲)积扇,洪(冲)积扇扩大、相连形成 河流中下游ﻩ中下游区凹岸侵蚀,凸岸 ,形成水下堆积体,枯水季节露出形成为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成为 ﻩ河流入海口ﻩ入海处水下坡度 、加上海水的 作用,流速 ,泥沙 ,形成 2、看右图结合79页活动题图4.20观察河流流出山口时形成的堆积体形状 ,根据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的变化思考颗粒大的、颗粒小的物质的沉积顺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自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的颗粒逐渐变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我们一般把人们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很多聚落分布在河流的冲积平原上阅读教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结合图4。
21和图422,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河流冲积平原对聚落的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 、 、 、 . 河流冲积平原对聚落的形成还有那些不利因素:2、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因为 规模 (大或小);江南水乡地区乡村聚落因为 规模 (大或小)3、聚落的选址应 (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学以致用: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81活动题 四、课堂小结(堂堂悟)(给出时空让学生领悟,对照学习目标总结,学生发言要求:站的直,声音大,普通话.有条理)五、小练习 .(教师改小组长的,小组长改组员的. 堂堂清)1、有关河谷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育初期的河谷由于积水面积较小,横剖面呈“U”型B.河谷是由沟谷获得稳定的地下水后发育成的Cv"型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D.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在 黄河的入海口形成哪种堆积地貌()A.冲积扇 B.洪积扇 C。
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3、有关山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规模大,密度小B.多成条带状C规模大,多散居D.多成团状,分布在山前4、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河流横断面①、②、③与a、b、c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Aa —② B.b —① C.c —① D.d —③(2)若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C.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大于b河段 D.c河段以搬运作用为主*本课结语*拓展训练(见资料)*教学反思和故事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