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音乐软件平台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库乐队”软件为例.docx
5页数字音乐软件平台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库乐队〞软件为例 【摘 要】数字音乐是使用数字音乐技术以及电子乐器来制作的音乐,是音乐技术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集中表达 “库乐队〞 是一款优秀的数字音乐软件,有着专业化、智能化、人性化等特点,非常适合用来辅助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数字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表达其技术性、拓展性、便捷性等特点 笔者结合“库乐队〞软件的使用,尝试将常规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与数字音乐技术结合起来,使数字音乐技术更好地为课堂效劳 【关键词】数字音乐;“库乐队〞软件;中学音乐课堂应用 数字音乐是指以计算机数字技术创作的、以数字格式存储的、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的新型音乐艺术 数字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音乐创作、演奏和制作方式,其与传统音乐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声音的处理、制造和组织方式 随着时代的开展,原本只属于专业音乐人士昂贵的数字音乐设备及软件平台也逐渐走入普通家庭 、平板等设备中的音乐软件(例如苹果的“库乐队〞软件等)越来越智能化并易于操作信息技术的开展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现在的中学生多属“00 后〞,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相对来说音乐教师大多是“数字移民〞。
两个群体从思维方式上来说就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发现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中, 学生学习往往提不起兴趣,在责备学生越来越难教的同时我们也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符合时代特征?日常生活中学生 里的音乐软件,已经能够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为学生私人定制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的课堂还只是一味地用“听〞加“讲〞的形式,课堂可能无法到达预期的效果,这其中绝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与教的过程, 帮助学生完成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培养,是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如何打破传统音乐课堂单向传授知识的形式,利用音乐软件平台更好地效劳于课堂教学,是我们亟须思考的问题 本文结合“库乐队〞软件的使用,针对数字音乐软件平台的优势以及如何效劳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等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软件简介及数字音乐软件平台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库乐队〞软件简介“库乐队〞是可以在 iPad 、iPhone 等苹果设备上使用的音乐软件,是装备齐全且易于操作的音乐创作工作室 它拥有极为丰富的声音资源库,包含各类乐器以及合成音色,有智能化的可以触屏操作的乐器界面,同时还有世界优秀的乐手为其配置各类打击乐素材。
“库乐队〞软件富有现代感的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演奏、创作音乐都变得有趣起来 (二)数字音乐软件平台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表达目前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室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音响、投影等)音乐教学设备,增强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视听体验效果,加上互联网功能,能够更多地了解音乐信息在此根底上只需要添置一些 iPad 以及MIDI 键盘即可搭建简易的数字音乐教室,这也使数字音乐技术走进课堂变得越来越简单数字音乐软件平台对音乐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帮助首先,它有非常丰富的音色库,包括传统乐器音色以及合成音色,数字音乐技术可以对声音进行数字化信息处理,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响效果的真实度,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实现了对音乐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体验,学生通过简单的触控平板即可聆听 其次,从音乐创作方面来看,以音乐家为创作主体的传统音乐创作方式延伸到数字音乐软件平台上,其音乐专业技术性要求降低,学生可以对预设好的模块进行个性化的组合,从而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这样对音乐的理解能够从欣赏者的思维转换成作曲家的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最后,从音乐传播角度来看,传统的音乐传播一般只能有现场演奏和音像制品两种途径。
数字音乐平台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简单轻松地分享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二、结合“库乐队〞软件使用效劳于音乐课堂教学 (一)借助软件录音功能更好地学习声乐技能,并了解相关知识点声乐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声音的抽象性和立体性,在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听觉想象和感受对歌唱系统进行调节,不能很好地确立直观的学习感受 借助软件观察声音波形图片及 MIDI 图形谱,加分轨组合聆听齐唱、合唱等效果,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演唱技能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歌曲?欢乐颂?是一首二声部作品,在传统二声部声乐教学的根底上可以利用“库乐队〞软件录音功能分小组分轨录制学生演唱,然后播放聆听齐唱效果,再分轨录制二声部播放聆听合唱效果同时还可以把相同声部音轨以时间差的形式交错,形成轮唱效果 学生可以直观地借助音轨图形视觉效果以及声音的聆听来学习不同形式的演唱(图 2),在掌握演唱技巧的同时也到达了本单元关于掌握“常见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轮唱〞的知识点的要求 (二)利用“库乐队〞中对作品的设定操作掌握速度、节拍、调性等根本音乐要素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我们拿到一个音乐作品首先要明确速度、节拍、调性等根本音乐要素。
就“速度〞来说看似很简单,其实在音乐中绝不仅有快慢两种之分,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芬芳?中列举了慢板(Lento)、中板(Moderato)、快板(Allegro)等 7 种速度对于类似“慢板——每分钟 50~60 拍〞这样的字面解释比拟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而在“库乐队〞音乐作品的输入中首要任务便是设定每分钟多少拍的时值,是以每分钟 50 拍左右的“慢板〞输入,抑或是完成以后调整为以每分钟 90 拍左右的“中板〞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对速度中的数字标记能够有非常直观的认识 除了速度以外还有节拍、力度、调性等根本要素也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在不断体验中,能够扎实掌握课本上所要求学习的根本音乐要素 (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乐器的形态特征、演奏技法、音色特点中学音乐课堂中对于各类乐器的认知是重要的知识构成局部 “库乐队〞软件不仅有极为丰富的乐器音色库, 还配备了界面优美而且可以触控的二胡、古筝、吉他、贝斯等乐器 学生通过触控屏幕就能够演奏,弹奏的同时无论是乐器音色还是演奏技法都能够回馈给用户以真实的效果,短时间的练习就能够演奏出颇具专业色彩的音乐片段音乐软件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更新音色扩展包,通过扩展包更新的古筝、日本筝以及日本太鼓等乐器能够带着学生去探索东方乐器的魅力。
例如,八年级下册中的第五单元“亚非拉掠影〞中讲到中日音乐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可以利用软件体验中国筝与日本筝的特点,在从古筝切换到日本筝的同时,调式软件智能地从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切换到日本“都节调式〞,使日本筝演奏起来更具日本风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的传统调式 聆听完?樱花?,还可以为其编配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尝试用中国打击乐以及各种日本太鼓的音色, 感受不同打击乐的音色特点 (四)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和弦、和声等较为复杂的音乐知识,尝试创作有一定织体结构的音乐作品传统音乐创作由于对旋律、节奏、和弦等知识技能有较高要求,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往往以点到即止的表演形式呈现,很难普及开来 借助“库乐队〞的智能化操作, 大局部学生都能够尝试创作多声部旋律作品,从聆听者转变为创作者,这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将更加具体,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欣赏、表现音乐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多声和谐〞中有关于和弦以及大小和弦构成的知识点,以往课堂讲解完以后学生普遍难以掌握, 更无从谈及和弦的应用但在“库乐队〞中对和弦进行了模块化设置,轻点和弦按键就能演奏和弦 在为旋律编配和弦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使作品更和谐流畅,会自主地就想要学习和弦知识。
因为学习的知识立刻可以在作品中呈现,所以课堂中会出现学生主动要求教师讲解和弦知识的情况,不仅是“大三〞“小三〞“柱式〞“分解〞等知识,有时教师甚至可以很顺畅地简要讲解和弦功能这类在大学音乐学院才讲的知识利用即学即用的和声知识,学生可以在“库乐队〞创作出有一定织体结构的多层次的音乐作品,并与大家分享,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三、结束语 数字音乐进入课堂, 并不是对传统音乐课的挑战,而是突破学唱、模仿这样单一的授课模式,向学生展示音乐的创作过程,以及如何利用数字音乐设备演绎自己喜欢的音乐 通过这种授课形式,让更多的中学生提高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每位学生都是与生俱来的创作者, 学校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加一点酵母,提供一个新的环境,帮助学生发酵灵感,实现创作 数字音乐技术就是这样一种酵母,能够使音乐课程在校园中变得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郭静舒,耿冉.数字音乐的兴起与教学方法的创新[J].艺术教育,2022(9):89,99. [2]郭静舒.数字音乐时代传统音乐教学的困境及其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22(8):44-46. [3]刘景,吕扬.数字音乐技术对声乐教学开展的影响[J].学园,2022(4):57-58. 作者信息:金 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江苏 南京 211102)。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