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合肥市瑶海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10页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 .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 7 C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2 .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 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 一 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3 .“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是光源B.摄像头是凹透镜C.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D.骑行时,小强看见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4.已知 水银 P 水夕 植 物 油 月酒精 0 t油,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kg的水,则可用该瓶子盛1kg的液体是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5.氧气瓶里的氧气(气体)原来的质量为,小 体 积 为K密度为p,用去一半后,下列关于瓶内剩余氧气的说法正确的 是()A.质量仍为,小 体 积 仍 为K密度仍为夕VB.质量变为一、体积变为工、密度仍为p2 2C.质量变为彳、体积仍为K密度仍为D.质量变为、体积仍为K密度变为!6.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7.“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 B.搓手时,感到手变热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 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9.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是汽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D.冬天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固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10.下列图中,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1 1.空气的密度是L29kg/m3,一 间 15m 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A.一支粉笔 B.一瓶矿泉水C.一名中学生 D.一辆轿车1 2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味,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一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一一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二、填空题1 3 .冰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在刚使用车上的空调时常易形成“雾气”,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司机视线,这是一种 现象,此 时 打 开 雨 刷 器 (选 填“能”或“不能”)消 除“雾气”。
1 4 .如图所示,该物体长为 c m1 5 .超声波、红外线、紫外线等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但实际应用非常广泛,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图片下方的横线上填写出所利用的物理原理的名称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蝙蝠探路:1 6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选 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胶水能把“七步洗手法”的宣传画贴到墙上,是 由 于 分 子 间 有 三、实验题1 7 .(8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18.(8 分)如图甲所示,用导线将电池组、开关、小灯泡、电流表和铅笔芯(粗细均匀,主要材料是石墨)连成回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请完成下列问题:后宿打(1)当金属夹从铅笔芯上的3 点沿铅笔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小灯泡亮度逐渐变暗,说明小灯泡的功率逐渐(选 填“增大”或“减小”),铅 笔 芯 接 入 电 路 的 电 阻 逐 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2)当金属夹沿铅笔芯向右移动到C 点时,已观察不到小灯泡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A,用酒精灯加热铅笔芯,发现小灯泡逐渐变亮,则 下 列 选 项 中 正 确 的 是 (选填字母)A.小灯泡的电阻减小了 B.铅笔芯的电阻减小了C.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了 D.铅笔芯的电阻与温度有关19.(8 分)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将微小压强计置于空气中,观察到U 型管两侧的液面相平,然后用力按压探头的薄膜,如图甲所示如果压强计的气密性良好,则 可 观 察 到;A.U 型管左、右两侧的液面依然相平B.U 型管的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C.U 型管的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D.用力越大,U 型管两侧的高度差也越大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 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探头处水的压强就越(选 填“大”或“小”);(3)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不同的方向,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4)把探头缓缓下移,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5)如图乙所示为将探头置于水面下人处时的实验情形,如果仅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观 察 到 现 象 是四、作图题20.(8 分)如图所示,凸透镜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即:上半部分在空气中,下半部分在水中,请作出通过凸透镜的入射光线,以及折射入水后的光线(方向大致符合物理规律即可).()21.(8 分)在下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两条出射光线一)A-9五、计算题22.(10分)一小段木头的质量为2 k g,放入水中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求:(1)木头受到的浮力;(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g 取 10N/kg)23.(12分)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20m/s的速度向前方100m处的树洞奔逃,同时老鹰在野兔后方11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通过计算判断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A.男生的质量大约是5 5 k g,故 A 符合实际;B.正常体温大约是3 7 C,故 B 符合实际;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故 C 符合实际;D.人正常脉搏Imin约 70次,所以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50s左右,故 D 不合理2、A【详解】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 A 正确,BCD错误.3、C【详解】A.二维码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A 错误;B.摄像头是照相机原理,是凸透镜,B 错误;C.扫描二维码时,物距远大于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C 正确;D.看见树木后退,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地面与树木没有相对移动,D 错误.4、D【分析】【详解】一个瓶子容积不变,能 装 1kg的水,要装下其它液体,根据夕=,可得水,酒精、汽油和植物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选D。
5、D【详解】氧气瓶里的氧气(气体)原来的体积为K密度为,质量为,片p 匕用去一半氧气后,质量减半,变为,即 竺;体积不变,仍为匕则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pvc,_ 2 _P故 D 正确,ABC错误故 选 D6、B【详解】A.平面镜对光起反射作用,遵守光的反射原理;当竖直向上移动时,反射光线平行上移,离目标点更远,故A错;B.当竖直向下移动时,反射光线平行下移,离目标变近,所以有可能射中,故 B 正确;CD.把面镜水平移时,对反射光线没有影响,故 C、D 都错.7、C【详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声音的音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考查了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难度不大.8、B【详解】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B.搓手时,感到手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 B 符合题意;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D 不符合题意9、B【详解】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 A 错误;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 B 错误。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热,故 C 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 D 错误10、C【详解】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A.该图中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 A 错误;B.该图中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 B 错误;C.该图中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 C 正确;D.该图中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传播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故 D 错误;故选C11、C【详解】卧室的高约是3 m,则卧室内空气的体积V=15m2x3m=45m3根据=,/y可得,空气的质量ZM=/)F=1.29kg/m3x45m3=58.05kgA.一支粉笔的质量大约是0.004kg,远小58.05kg,不符合题意;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0.5kg,远小58.05kg,不符合题意;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 0 k g,与卧室内空气的质量比较接近,符合题意;D.一辆轿车的质量在1000kg左右,远大于空气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12、D【详解】A.“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 A 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是凝华现象,故 B 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是液化现象,故 C 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 D 正确二、填空题13、液化 不能【详解】1H2 在冬天,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雨刷器在玻璃外侧,打开雨刷器不能消除“雾气”14 4,90【详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 m,图中物体的长度为9.90cm-5.00cm=4.90cm15、紫外线 红外线 超声波【详解】口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2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3 蝙蝠探路是利用超声波来实现的16、不是 引力【详解】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微生物,它通过飞沫传播是微生物所做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胶水能把“七步洗水法”的宣传画粘在墙上,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三、实验题17、振动 空气能传递声音【详解】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是由音叉振动引起的,而音叉被敲击后发声振动,所以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在空气种介质中能够传播.18、减小 增大 0.16 BD【详解】由甲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