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阳市科学技术普及第十一个五年规划.doc
7页富阳市科学技术普及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作者:———————————————————————————————— 日期: 2 富阳市科学技术普及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为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2006—2010年我市科普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和背景“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认真履行《科普法》赋予的职责,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依法推进科普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为促进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普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十五”期间,市委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科协工作领导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科普工作的政策文件;市政府建立完善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各级财政加大了科普经费投入,2005年,全市人均科普经费为“九五”期末(2000年)的2.5倍——科普网络队伍日益完善十五”期间,我市所有乡镇、街道都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会,社区建立了科协分会,部分重点企业建立了非公企业科协配备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专兼职干部;市科协所属学(协)会24个,拥有会员1万余人,成为科普工作主力军;此外,全市建立了400余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活跃在社区、乡村从事科普服务——科普阵地和设施巩固发展截止“十五”期末,我市已创建浙江省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社区各1个,杭州市科普示范乡镇3个,科普文明社区7个,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个;全市已有各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2个,省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户369户;至2005年底,全市已建成科普画廊(宣传栏)35个,总长度350米——科普宣传教育和服务成效明显一年一度的全市性科普宣传周(已连续举办18届)和“科普日”活动已成为我市最具社会影响力、公众参与最多的两项科普大行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教进社区等“四进社区”已成为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品牌;农函大教育、中小学生科技节、社区科普讲座使广大农民、青少年、城市居民从中受益。
十五”期间,全市实施“金桥工程”项目63项,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科普事业发展不平衡,科普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科普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众媒体科技传播节目数量不足,信息量不大;市民目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指标与其他发达地区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科技强市建设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二、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科普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总要求,以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努力实现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步提高,推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
三、总体目标(一)着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2010年,我市市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5%以上二)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围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宣传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挥科学技术普及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使科普与终身教育体系的融合初见成效三)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好富阳市科普活动中心和富阳市科技馆,新建富阳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个,乡镇、街道全面建立科普活动站,村、社区建立科普活动室,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和街道各社区建有标准科普画廊,行政村建立标准科普宣传栏 “十一五”期末,电台、综合性电视台总播出时间中科技节目和科普公益广告的比例不低于10%,综合类报刊定期开辟科普专版,向公众传播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科普基础设施、科技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基础明显增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构筑社会化科普平台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合作、市场发挥作用的科普运行机制,“十一五”期间,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完成全国科普惠农行动计划“一站一栏一员”建设试点工作,新创建省、杭州市级科普示范单位35个探索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形式和途径,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各类科普活动四、主要任务(一)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科普工作依托和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科普与学校科技教育的融合推进新科学课程体系的全面实施,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及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发展观和基本国情教育,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科普活动办好全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过科技报告、科学探究、科技创新、科学考察等课内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国防教育等部门新建若干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十一五”期末,富阳市以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超过6个,形成门类齐全,分布合理的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各级教育培训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科技课教师、员的科普培训和教育,培养为科普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专业人才各级科技员协会切实担负起指导青少年开展校内外科技活动的任务积极倡导有条件的中小学聘请科技专家、学者担任校外员逐步建立全市未成年人科学素养监测评估体系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会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科普工作强化农村科普教育继续发挥好农函大、农广校、乡镇成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民素质培训中的主导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结合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双学双比、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
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万人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万人次,重点培育科技示范户200户,辐射带动1万农户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万人次,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村科普宣传坚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群众性、经常性的农村科普活动,围绕科学生产和农业增收增效,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开展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移风易俗、健康卫生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加强村级科普宣传员队伍建设,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农技110、送科技进村入户等行之有效的做法,逐步建立科技宣传咨询服务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科普示范深入开展创建科普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其引导、示范、辐射作用到2010年,创建省、杭州市两级科普示范乡镇达到8个,科普示范村达到10个,富阳市级科普示范乡镇10个,科普示范村20个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整合农村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依托农村文化站、中小学、党员活动室和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建设乡村科普活动场所 “十一五”期末,全市行政村建成一个集宣传教育、健身娱乐、科普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科普活动场所和一处科普宣传栏,实现科普广播(电视)村村通。
三)按照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强化对城镇劳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的科普工作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加强对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并列入各类职业资格审定和就业准入制度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城镇劳动人口教育培训网络十一五”期末,全市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充分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科协、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营造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积极倡导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激励个人在职学习发挥科技信息中心、网上技术市场、科技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科普网站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四)以增强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能力为要求,促进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工作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有关单位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
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编辑相关的科普读本,组织参加社会科普活动等,帮助他们掌握和更新相关的科技知识党校、行政学校将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在普及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能力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在公务员及机关工作人员录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核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五)不断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办好一年一度全市性的科普宣传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