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法律知识复习提纲.docx
15页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法律知识复习提纲一、宪法 1.宪法的基本理论 2.国家的基本制度 3.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4.国家机构二、刑法 1.刑法概述 2.犯罪概述 3.刑罚概述 4.犯罪种类和重点罪名 5.刑事诉讼法三、民法 1.民法概述 2.民事主体 3.民事行为与代理 4.民事权利 5.民事责任 6.合同法 7.婚姻法 8.民事诉讼法四、行政法 1.行政法概述 2.行政行为 3.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五、公务员法 1.公务员法概述 2.公务员的录用、职务与级别 3.公务员的考核、奖励与任免 4.公务员的交流、回避与处分 5.公务员的退出 6.公职的保障六、法理学 1.法的概念与特征 2.法的渊源与法律体系 3.法律规范与法系 4.法律关系与法的效力 5.法的实施与法律监督 6.法的责任七、知识产权法 1.专利法 2.商标法八、其他法律知识 1.反不正当竞争法 2.反垄断法 3.食品安全法 4.产品质量法 5.劳动法律制度 6.个人所得税法 7.环境保护法九、新法 1.《选举法》修正案 2.《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修正案 3.《消费者权益保护》修正案法 4.《国家赔偿法》修正案 5.《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一、宪法的概念二、宪法的特征(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内容上,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法律效力上,最高;3.制定及修改程序上,最为严格。
①制定,须成立临时的专门机构; ②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常务委员会; ③有权修改宪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④宪法修正案的通过,2/3以上全国人民代表 ⑤法律及其他议案的通过,全国人大全体代表,人数过半二)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三、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民主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基本人权原则——生存权和发展权;3.法治原则——依法治国;4.权力制约原则——民主集中制四、新中国宪法的历史1949年的《共同纲领》,和四次宪法修正案(1988、1993、1999、2004年) P87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制度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自然资源归国家和集体所有;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三、选举制度(一)基本原则①普遍性原则;②平等原则;③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④秘密投票(二)选举程序选区划分è选民登记è候选人提名è投票与确定结果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自治地方:自治区、州、县;自治机关:自治区、州、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含法院、检察院);(二)自治权①民族立法权。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区è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员会批准; 自治州、县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批准;②变通执行权;③财政经济自主权;④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⑤组织公安部队权;⑥少数民族干部具任用优先权五、特别行政区制度1.权力 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司法权、终审权; 通用自己的货币,财政独立,全部收入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2.事务由当地人进行管理 中央不派遣干部担任公职,所选主要干部由中央政府任命;3.享有自治权 ①行政管理权:依基本法自行管理,处理对外事务; ②立法权:制定在本地实施的法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③独立司法终审权:无国防权、外交权 ④自行立法,禁止叛国、分裂、颠覆国家等行为,自行禁止反对国家组织的活动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公民含义公民(具有某国国际)è公民权,人民è人权(自由平等、生存权发展权、天赋人权)二、公民的基本权利1.平等权司法、守法平等;立法不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3.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监督权:批判、建议、检举、控告、申诉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自由生命权; 【肉体不受侵犯:非法限制、搜查、拘留、逮捕; 【人格尊严: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 【住宅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6.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文化权利和自由7.特定主体权利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老人,侨胞三、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利益;4.服兵役;5.依法纳税;6.其他基本义务计划生育、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赡养老人,劳动,受教育】第四节 国家机构一、国家主席二、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三、司法机关:人民法院、检察院四、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五、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专门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专门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监督机关。
双重领导体制地方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行政机关首长负责制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武装力量,主席负责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司法机关 第二章 刑法一、刑法概述 1.刑法的基本原则 a.罪行法定;b人人平等;c罪责刑相适应 2.使用范围a.刑法的空间效力 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原则;保护管辖原则;普遍管辖原则 b.刑法的时间效力——溯及力从旧兼从轻”原则二、犯罪概述 1.犯罪构成 ①犯罪客体 ②犯罪客观方面; ③犯罪主体; a.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14 b.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14,16) 八项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纵火、投放危险物品、贩卖毒品 c.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16,) ④犯罪主观方面 a.故意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 间接故意犯罪 b.过失犯罪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2.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区别:P106 3.犯罪未完成形态 ①预备犯罪;②犯罪未遂;③犯罪中止 4.共同犯罪 ①主犯;②从犯;③胁从犯;④教唆犯三、刑罚概述 1.刑罚的种类 ①主刑 a.管制;3m-2y,数罪并罚<3y;羁押1日=刑期2d b.拘役;1m-6m,数罪并罚<1y,羁押1d=刑期1d; c.有期徒刑;6m-15y; d.无期徒刑; e.死刑 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2.累犯 ①一般累犯;②特殊累犯 3.数罪并罚 ①并科原则——附加刑; ②吸收原则——死刑、无期徒刑; ③限制加重原则——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4.缓刑 假释的条件,假释的撤销四、各种犯罪种类和重点罪名 1.十大犯罪种类:①危害国家安全罪;②危害公共安全罪;③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④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最;⑤侵犯财产罪;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⑦危害国防利益罪;⑧贪污贿赂罪;⑨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2.重点罪名: ①交通肇事罪;②非法拘禁罪;③绑架罪;④拐卖妇女儿童罪;⑤抢劫罪;⑥盗窃罪;⑦抢夺罪;⑧故意杀人罪;⑨故意伤害罪;敲诈勒索罪;11.诈骗罪; 3.与公务员有关的犯罪:①贪污罪;②挪用公款罪;③受贿罪;④行贿罪;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⑥私分国有资产罪;⑦私分罚没财物罪;⑧滥用职权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