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编辑述略.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72036180
  • 上传时间:2021-03-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4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编辑述略摘要: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出版机构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出版策略,依据学制课程及教学计划要求,出版了一系列形式多样、质量优良的学校教科书,在民国中小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学制的革新为视角,通过对辛亥革   摘要: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出版机构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出版策略,依据学制课程及教学计划要求,出版了一系列形式多样、质量优良的学校教科书,在民国中小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学制的革新为视角,通过对辛亥革命以后至五四运动期间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编辑活动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近代中国教学论史的认识,而且对现阶段教科书的实验与改革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教科书,"1922年新学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取得胜利,各省纷纷宣布光复独立次年1月1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成立南京临时政府1月9日,任命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局长,并依据共和体制的社会性质及工商业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此,掀开了近代教育的崭新一页。

        教育改革的势头持续到后继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1922年学制颁布,并达到高潮,虽然经历了19141916年两年多时间的封建复古主义教育思潮的扭曲,但始终未偏离教育现代化路径的航向,只是在教育的模式或制度上由日本转向美国,发生了系列变动   其中的教育政策及制度有关规程条文提出了教科书的门类及体例编排等方面的要求创办于清末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一家新型出版机构,积极投身于教科书编辑出版的事业中,对近代教科书的进程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为近代教科书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研究商务印书馆在民国初期代表性教科书的编辑活动,更助于加深认识民国教科书史的内容,并由此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小学教育的嬗变历程   一、《共和国教科书》教科书作为课程计划具体科目的文体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工具为了达到目标、任务的要求,必须依托于教育宗旨与相应的制度规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912年2月,近代著名教育家、民国教育体制奠基者蔡元培主张将清末学部1906年颁布以"忠君";"尊孔";为特征的教育宗旨修改为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感五项【1】南京临时政府为适应政治体制的转变,对清末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9月公布中小学学制章程,11月公布中小学教学文件。

        以小学为例,《小学校令》依据教育与心理的相关原理提出培养目标:小学教育应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从儿童认知能力出发,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旨在教授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又将其具体化为:凡与国民道德相关事项,无论何种科目,均应注意指示知识技能,宜择生活上所必需者教授之,务令反复熟习,应用自如凡所教授,必适合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度等【2】   种种规程条文的颁布,为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规范准则,注入了新思想,同时也为教科书市场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教科书编写出版机构激情高涨、并驾齐驱、奋勇争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政策规章要求转化成为商务印书馆在民国初期教科书编辑理念及实施参照1912年,参与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工作的近代教育家蒋维乔在《教育杂志》刊文,高度重视教育对于立国的重大意义,认为教科书又是影响办学成效、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   在清末向民初教育改制之时,他与同仁适应"时势之需要";,又利用十余年来"编辑上之经验及教授上之心得";,编写《共和国新教科书》,并非仅满足于名目翻新,表面应付,而是立足于"实际上之革新";"以求适合于政体";文中还提到了编辑新教科书的要点:总体上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以其"养成共和国民之人格";;编写各科邻近教材应谋求相联络,"以期获教授上之统一";;并要求各科均按照学生程度编辑,以求"循序渐进,无躐等";;教科书形式则要求图文并茂,"引起学生兴趣而启发其审美之观念";。

        并同时对女子教科书也做了设想,"以便男女同校之用";【3】1912年秋,由高梦旦、庄俞等编辑《共和国新教科书》及其相关的学科"教授法";问世,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套适合民主共和政体的教科书教科书种类分为初小、高小、中学、女子师范及半日制学校用书五类共计50余种其中,适用于初等小学11种,适用于高等小学6种,初等、高等小学教员用书16种;适用于中学23种,中学教员用书9种【4】   其种类、层次均据民初学制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规定,主要包括如下科目教科书(以下省略"共和国教科书";字词,以免冗杂):寿孝天编《新算术》(笔算)(高等小学校用)、傅运森编《新历史》(高等小学校用)、庄俞编《新地理》(高等小学校用)、樊炳清等编《新理科》(高等小学校用)、骆师曾编《新珠算》、胡君复编《新唱歌》、汪络年编《新图画》(毛笔)、李维纯编《新图画》(铅笔)、沈维桢编《新缝纫》、赵傅壁编《新手工》、傅运森编《西洋史》(中学校用)、邝富灼编《中学英文法》、黄元吉编《器画解说》(中学校用)、骆师曾编《代数学》(中学校用)、王季烈编《化学》(中学校用)、谢观编《外国地理》和《本国地理》(中学校用)、黄元吉编《平面三角大要》(中学校用)、杜亚泉编《矿物学》(中学校用)、陶宝霖编《法制概要》(中学校用)、许国英编《国文读本评注》(中学校使用)、樊炳清编《修身要义》(中学校用)。

      庄俞等编、高凤谦等校订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共8册)出版后的受欢迎程度超过其他教科书,是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之一   与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最新国文教科书》对比发现,前者第一册第一课是"天、地、日、月";,而后者第一册第一课是"人、手、足、刀、尺";课文内容的不同反映出进入民国政体形势下社会崇尚以人为本、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不断传播,并受到认同;人们更关注教育与生产、经济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其间所透露的清新之风,是对共和国新国民思想的深刻洗礼   《共和国教科书》选材大多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物或生活必需之资源及用具;从儿童的主体出发,依照其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加强生活知识技能的传授及训练例如,第二册以识字为主,用一些通俗易懂且生活气息浓厚的简单句子引导儿童认识与生活有关的字,并配以相应图片,便于学生理解,启发他们获得生活道理   第二册第一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先生讲授及设问,学生听讲并讨论,先读字音,后解字义;再组织讲读并使学生领会教材的知识内容【5】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对儿童进行有关爱国、责任、诚信、恭敬等方面的教导例如,第四册第一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我国之国名也。

      我为中华之人,岂可不爱我国哉";同时,也在道德品行上对儿童进行教育,例如,第四册第七课《路遇先生》:"余儿行路中,遇先生鞠躬行礼,先生有问,儿敬答之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称为知礼";   其他如《爱弟》《亲恩》《诚实》《勿贪多》等属于教育儿童如何做人、怎样养成良好习惯的课文另外,教科书也选择了大量体现民主与科学、自由与平等新思想的文章,包括国家政治、地理、物理等知识,打破了传统私塾教育只读《四书》《五经》的局限例如,宣传共和思想的有《自由》《平等》《共和国》《选举权》等;宣传法律的篇目有《法律》《行政》《司法》等;介绍新事物的篇目有《汽机》《汽船》《》等如《平等》课文:"共和国无君主、无贵族,人民不分阶级此之谓真平等   职业之种类不一,生人性质各殊苟非通功易事,则社会无由成立";【6】从教材内容来看,选编了大量蕴含着新观念、新科学、新事物的文章编入编写者紧扣民国新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自由平等精神的新国民,同时辅之以军民国教育及实利主义教育,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的美好愿景樊炳清编的《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混合编写的方法,将各科知识有机地融入儿童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之中。

        第一册以"田野";开篇,介绍儿童身边熟悉的环境地形,接着讲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蜻蜓、螳螂等课文,选取的事例通俗易懂,语言简洁浅显,使儿童开阔眼界,对身边的事物有基本的科学认识,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知识,融入自然之中,在儿童熟悉的事物中简单系统地传播科学知识,同时在儿童中普及科学的自然观,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由包公毅、沈颐、高凤谦等编,初等小学8册,高等小学6册,共14册,相对应的配套用书教授法14册《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课文语言文字流畅、自然活泼,逻辑层次合理恰当   编排体例从儿童认知特点出发,充分选用插图,力求图文并茂,引起儿童学习兴趣,图画占据核心比重,文字所占比重少初等小学堂教科书将道德格言与知识内容穿插交织、有序设计,这是教科书中第一次出现"格言";的编辑方式简短精湛的格言便于学生记忆,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掌握学习道德伦理的知识和原则,并有效经过内化巩固,在实践中贯彻,这是一种谋求知行统一、学用结合的编写理念如第十三课《博爱》课文后格言是"德莫高于博爱人";,十三课的课文为:"鹿相呼以食,鱼相濡以沫,爱其类也凡生物俱爱其类,故人亦爱其类。

        父、母、兄、弟、夫、妇,推及戚、族朋友,其相爱情,俱出于自然至于众人,较疏远矣然既为人类,则休戚利害,不容漠视也我既保暖,当念及人之饥寒我既安乐,当念及人及困厄既念之,必有以救助之时存此心,时行此事,是之谓博爱";初等小学第五册第三课《惜时》课后有"时者金也";,第七册第四课《立志》课后有"有志者事竟成";、第八册第十课《教育》课后有"国家基础,在少年教育";等【7】由此可见,格言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或思想观点的浓缩与提炼,而课文教材则是材料,观点与材料相统一,观点点明主题,材料为观点提供强有力的论证   道德格言的采用更有利于达到对儿童德育培养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当代学科教学的教育性原理的生动案例,其中所蕴含的发挥人物形象、生动故事的垂范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交织、知情并重,并由道德认识走向道德实践的深刻思想,也是现代德育所提倡的方法可以说,该套教科书编写经验为现阶段学科教学理论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共和国教科书》的教学指导书《教授法》,与前者互成配对、协调呼应构成体系,发挥出有效教学的功能教育部对此的审定批词是:"条例清晰,教者按顺序发明,自合教授,次序亦颇适用";(一册批)   "是书续第一册编纂,体例一仍前册,其中所载教科书本文,所改之字,均较前为精。

      教授注意要项及应用各项,所列均能扼要,应详应略斟酌适宜,便小学校教授之用";(二至八册批)清末前的同类用书多称为"教授书";,而此时教育界偏于方法实验,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风气已经形成,故多用"教授法";一词这种名词变化也推及到了教学用书的编写之中如秦同培编《共和国教科书新修身教授法》(初等小学校)、刘大坤编《共和国教科书新农业教授法》(高等小学校)、寿孝天编《共和国教科书新算术教授法》(笔算)等均是如此,可视为教学理念变化的鲜明例证   《共和国新教科书》的发行量很高,10年之间共销售七八千万册之多,深受教育界的欢迎,被称为当时文体教材之"巨擘";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套教科书在编辑形式和内容上较之从前都有很大的改进体例及形式上力求循序渐进、浅显活泼,创新课文编排方式,考虑儿童心理与教材之间的相互联络;内容及思想方面则以民初的教育宗旨为指导,摒弃清末学校教科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