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税收相关法律PPT课件.ppt

265页
  • 卖家[上传人]:邱**
  • 文档编号:270132072
  • 上传时间:2022-03-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96MB
  • / 2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税收相关法律课程体系行政法民商法刑法 1.行政主体 2.行政行为 3.行政许可法 4.行政处罚法 5.行政复议法 6.行政诉讼法 1.物权法 2.债权法 3.合同法 4.担保法 5.公司法 6.破产法 7.民事诉讼法 1.刑法(危害税收征管罪) 2.刑事诉讼法1.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2.第一章 行政法基础理论 一、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法的渊源及效力(税法) 四、行政(税收)法律关系 五、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 六、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税收征管法)3.一、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 (一)行政法的概念(administrative law)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在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其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行政权与其他国家权力和个人(泛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行政权是行政法的核心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法就是“行政权力法”4. 如何理解: 1.授权:授予对象/权限范围/权力之间的界限 2.权力行使和运用的规范:规则的设定 3.监督:行政监察/审计/上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执法检查)贵阳案 4.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的补救:复议/诉讼/国家赔偿 注意: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及监督行政关系,是因国家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5. 1.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 行政法是用来设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权力主体,行政权必须授予一定的载体,并形成一定的体制,以及这些权利组织内部活动的各种规则;二是权力内容,规定各行政组织享有何种行政权力、权力的范围有多大、权力之间界限如何等问题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创设和规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均属于行政法范畴这类规范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一种是统一规定于某一法律,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了行使行政权力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设置、体制、职权等;另一种是分散在各单行法中,如行政强制法等6. 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实施的法 行政机关或某一组织依法取得行政权并不意味着能够顺利有效地行使该权力为防止出现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现象,还需要一整套规范行政权运用及行使的规则 规则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散在各个特别法、部门法中的规则,如税收征收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分别是规范税收权力、警察权力行使的具体规则;另一类是统一规定于某一法律,各行政机关普遍适用的规则,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这类法律统一规范行政权力的运用及行使7. 3.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由宪法规定;司法机关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是由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是通过行政监察、审计及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检查等方式进行的。

      诸如此类的监督规则均是行政法律规范 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行政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享有个人权利无法比拟的特权行政权的存在必然要给权力的服从者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权利造成影响如果发生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结果,那么相对人遭受的损害就可能更大为此,必须对行使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予以补救行政法正是对行使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予以补救的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均属于此类规范8. (二)行政法的特征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数量多 2.行政法内容广泛,易于变动 3.行政法中往往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 行政实体法主要规定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实体的职责、权利与义务; 行政程序法主要规定行政主体为实施行政管理目标而作出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9. 1.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征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没有如刑法、民法典那样系统、完整的行政法典 (2)行政法数量多,具有多种法律渊源 2.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征 (1)行政法内容广泛,从行政组织、行政管理到行政救济,从税务管理、公安管理、民政管理到卫生管理,包罗万象,从传统的治安、国防、税收、财政、外交等领域,到工商、卫生保健、劳动保护、妇女、儿童保障、社会福利等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

      (2)行政法易于变动,在行政法规范中,以行政法规、规章形式表现的具体规法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3)行政法中往往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10.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制原则,它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除并指导行政法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 现实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行政法或对行政法进行解释,还可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11.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税务机关的职权) 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包括两方面内容: 1.行政职权的存在须有法律依据 2.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3.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及其运用都须具有法律依据 4.任何违反上述三点规定的行政活动,非经事后法律认可,均为“无效”应急性)12.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自由裁量权指行政机关的自行决定权,即对行为的方式、范围、种类、幅度等的选择权 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公正、合理)13. (三)行政应急性原则 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应符合四个条件:1.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或危害;2.非法定机关不得行使应急权力,否则无效,除非事经有权机关做出特别决定追认;3.行政机关做出应激行为,应接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尤其是权力机关的监督;4.权力行使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14.三、行政法的渊源及效力(税法) (一)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来源我国行政法的来源广泛,主要是各类国家爱机关所创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一般来讲,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及行政法的其他渊源等15. 税法的渊源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地方人民政府1.税收法律2.授权立法3.税收行政法规 5.税收部门 规 章4.税收地方性法规 6.税收地方 规 章三、行政法的渊源及效力(税法)16. (二)税法适用原则 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2.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17. 附:我国现行税法体系l(一)税收实体法l(二)税收程序法l(三)税收处罚法l(四)税收争讼法1.流转税类2.所得税类3.财产税类4.行为税类5.资源税类6.进出口关税税则1.税收征管法2.税务登记管理办法3.发票(减免税)管理办法1.税收征管法2.刑法(危害税收征管罪)3.行政处罚法1.行政复议法2.税务行政复议规则3.行政诉讼法18. (三)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税法与宪法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2)税法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 2.税法与民法 (1)区别 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税法: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 调整方法不同 民法:平等、等价、有偿 税法:不对等、强制、服从、命令 19. (2)联系 税法与民法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援引民法条款。

      税法与民法规范不相同时,按税法规定 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1)区别:调整的范围不同 (2)联系:违反了税法但未构成犯罪的,按税法规定处罚;违反了税法构成犯罪的,按刑法规定处罚20.四、行政(税收)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调整形成的权力与义务关系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2)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3)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法定的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通常不能相互约定权利义务,不能自由选择权利义务,必须依据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4)争议一般由行政机关和行政裁判机构以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解决法定情形下可司法程序) 21. 2.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当事人) 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着,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物或行为) 是指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物质利益是指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实际存在的物体,如水、土地、大气、矿产、房屋等;精神利益是指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无形的客观事物,如人格、文艺创作成果等。

      22.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义务)是指行政法律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行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通常又称为行政职权和职责行政主体的权利即它的职权,主要有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司法权等行政主体的义务即它的职责,主要包括正确适用法律、依法行使职权、遵守法定程序等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有三:一是参与权是指行政相对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利包括直接参与管理权、了解权、听证权等二是受益权是指行政相对人可以依靠法律规定,从行政主体或通过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获得利益包括就业权、享受养老、保险、救济金等社会福利的权利,获得许可、奖励、减免税、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3.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有三:三是请求权是指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获得行政法上的保护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当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到其他公民或组织侵犯时,有权请求行政机关予以保护;第二,当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到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时,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或影响造成损失时,有权请求获得赔偿或补偿。

      义务:遵守行政法律法规,服从行政管理,执行行政决定等24. (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是指国家有权机关或其他依法享有监督行政权的主体在监督行政过程中,与行政主体之间形成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25.五、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其中,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主要特征如下: 1.行政主体是社会组织只有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才有能力管理行政事务,实现国家行政职能,才能被法律赋予行政权代表国家实施行政行为而成为行政主体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在法定条件下,某个社会组织才有可能成为行政主体任何个人,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不能成为行政主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行政法中的行政主体不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26. 2.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没有行政权,任何组织都不能实施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即是否享有行政权力,是决定某个社会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先决条件例如,市、县级人民政府有权作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决定,因此成为房屋征收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依照自己的判断作出均定,发布命令,并以自己的职责保障这些决定和命令的实施等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主要标准因此,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受委托的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 4.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上课课件(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公开课(33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原创课件(35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优秀课件(25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课件(46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精品课(2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公开课(28张PPT)课件.pptx 【系列】高一(46)班《最强大脑 解密记忆——学习方法类》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精美课件(3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30张PPT)课件.pptx A0002【统编版】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遇见美好》公开课 (31张PPT)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1节 机械能》精品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 功》精品课件.pptx 享受青春拒绝早恋+主题班会说课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3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