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提优卷)(含答案).doc
6页2021-2022学年教科版五上科学 期中过关检测卷(提优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0 分) .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A.彩虹、太阳 B.点燃的蜡烛、萤火虫C.月亮、太阳 D.打火机、眼镜2. -束光在照射过程中能被反射( )A.1次 B.2次 C.5次D.遇到能反射的物体都会不断地反射3.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这就造成了大海入海口往往是(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4.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的是( )A.雨后彩虹 B.白光分解成七色光C.水中的筷子弯了 D.潜望镜5.下列地形中,( )更容易造成侵蚀A.陡峻的山坡 B.森林 C.梯田 D.草原6.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反射原理的是( )A.十五的月亮圆又圆 B.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空很小C.清澈的湖面呈现小桥的倒影 D.家里的墙壁涂成了白色7.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鱼,我们调整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在游动,这是由于其中一条是( )产生的虚影。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分解8.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千米,从地心到表面可以分为(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核、地壳、地幔C.地壳、地核、地幔 D.地壳、地慢、地核9.下列成语中和反射有关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如影随形10. ( )不会让地表的形态发生变化A.火山和地震 B.流水 C.雨水的侵蚀 D.用脚踩地面11.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无法直接看到墙背面的人 B.日食和月食C.潜望镜能看到水面的情况 D.皮影戏12.如图,海边的石柱是由( )形成的.A.温度的变化 B.风的作用C.地球内部的力量 D.海浪的侵蚀作用13.下列属于变质岩的是( )A.砂岩 B.页岩 C.板岩 D.浮石14.如图,我们用自制的潜望镜观察桌面的文具时,光源处的光线经过了( )反射A.1次 B.2次 C.3次 D.无数次15.我国长江中下游属于沿海地区,地形为( )。
A.盆地 B.高原 C.山地 D.平原16.下图的河道图中,最容易发生沉积现象的是( )17.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A.地幔 B.地面 C.地壳 D.地核18.人们采取了( )等措施,以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灾害A.开垦耕地 B.开山挖矿 C.围海造田 D.封山育林19.在教室上课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坐在边上的同学被光晃到眼睛而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由于( )A.只有黑板反射光,粉笔字不会反射光B.粉笔字和黑板都会反射光C.只有粉笔字会反射光,黑板不会反射光D.黑板和粉笔字都不会反射光20.如图,我们在制作潜望镜时,两面镜子的摆放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上面的镜子镜面向下,下面的镜子镜面向上B.上面的镜子镜面向上,下面的镜子镜面向下C.两面镜子的镜面均向上D.两面镜子的镜面均向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乐乐在河岸边捡到了一块光滑的鹅卵石,他推测是________的作用造成的2.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3.对地球来说,________是最重要的光源,月亮________光源(填“是”或“不是”),它反射了________光。
4.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叫光的________现象5.通过水的作用形成的叫________岩,比如:________、________6.发生日食和月食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月球是________的,因此太阳光无法穿透过去,就形成了影子7.如图,黄土高原的切沟是由________的作用形成的8.火山和地震对地球表面的变化是________的,但是地球板块的挤压、摩擦和拉伸有时也是________的,此类变化还有如________、_________等三、实验探究题37 分)1.在书本中,我们曾经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色光,但是在身边没有棱镜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用平面镜和一盆水来分解阳光,如右图所示10 分)(1)白光分解后的七色光按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2)阳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________现象,进入水中后,光线到达了镜面上,被镜面_________,之后光线又从水中重新照射到空气中,此时发生了第二次_________,由于各种颜色的光波折射角度不同,就被分解成了七色光3 分)(3)雨后天晴的彩虹和这个现象的原理是相同的,也是由于阳光照射到_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就形成了彩虹。
2分)(4)书本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快速转动彩色轮的方法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扇形轮重新变成白色3 分)2.实验小组的同学要做“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研究,实验材料如图所示:(18分)(1)他们想要研究植物对土地的侵蚀的影响作用,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填上图中字母)(1分)(2)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相同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他们将无草皮覆盖的土坡作为第1组,有草皮覆盖的土坡作为第2组他们先用塑料瓶喷水,模拟的是_________;然后用两个烧杯分别收集到了两个组水流下来的样本,发现1号杯里水和泥沙多且较浑浊;2号杯里水和泥沙少,较为干净说明1号杯代表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________(填“大”或“小”)(4分)(4)他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5)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等河流上游的天然森林,并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 )。
(2 分)A.改善大气质量 B.改善水质C.保护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D.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6)我国土地荒漠化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_______污染1分)(7)除了植树造林之外,请你再提出两条保护土壤的措施4分)3.2019年11月11日12时35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四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根据“水星凌日”请完成下面各题9分)(1)这个现象中的光源是__________1分)(2)我们看到水星是黑色的,是由于水星本身________,阳光无法穿透1分)(3)请用光的传播方式解释“水星凌日”现象4分)(4)水星凌日和我们所学的_________现象非常相似,只是水星离地球比较________,因此遮住阳光的部分看上去非常________(3分)四、综合应用题8分)2019年8月4日夜间,忻府区境内出现了短时强降雨天气气象部门的数据表明:当日19时一22时,短短三个小时内的降雨量就高达51.4毫米,达到暴雨量级由于连续降暴雨,山西境内多条高速公路先后发生泥石流堵塞,造成交通中断。
暴雨导致泥石流倾泻而下,紫岩服务区以及附近路面被泥浆等杂物侵袭,泥沙堆积最高处大概两米该路段的车辆和救援警力与路政人员被困于紫岩服务区,路上54辆车被滞留其中,5辆车深陷泥沙滞留人员150余名,无人员伤亡2019年8月20日清晨,据阿坝当地警方反馈,受持续暴雨影响,成都前往汶川、理县、茂县、小金的道路因暴雨导致泥石流实行交通管制,解除时间待定另外,映秀镇华能太平驿水电站下游20米处,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致电厂生产生活区城被淹,已致2人失联,3人被困此外,当地地质以花岗岩为主,表面有一层白砂覆盖层,前期降雨已经使山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遇到大暴雨之后,山区砂土地质就容易垮塌,从而形成山洪泥石流1.从材料中可知,导致山洪泥石流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 )2分)A.强降雨 B.生态环境破坏C.地质以花岗岩为主 D.土地坡度大2.按照岩石的成因,花岗岩属于_______2 分)3.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我们该怎么做呢?(至少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参考答案一、1.B2. D3. A4. D5.A6. B7. B8. A9. A10. D11. C12. D13. C14. B15. D16. D17.C.18. D19. B20. A二、1.流水2.不能.3.太阳 不是 太阳4.折射5.沉积 砂岩 页岩(砾岩)6.不透明7.水8.猛烈 缓慢 示例:流水 风三、1.(1)红、橙、黄、绿、蓝、靛、紫 (2)折射 反射 折射(3)水滴 折射(4)红 蓝 绿2. (1)ACE或ACF或BDE或BDF (2)植物覆盖 降雨量 降雨高度 坡度(3)降水 大(4)有植物覆盖的土地表面不容易被雨水侵蚀(5)D (6)大气 (7)退耕还林 设立自然保护区(合理放牧、开垦)3. (1)太阳(2)不透明 (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被水星挡住了(4)日食 远小四、1.A 2.岩浆岩3.示例:植树造林 封山育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