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城环境下图书馆“馆际互借” 支持系统研究.doc
6页大学城环境下图书馆“馆际互借”支持系统研究戴晓翔the "Interlibrary Loan" support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Union library researchDai Xiaoxiang【摘要】 福州地区大学城环境下,8 所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开展促进了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针对大学城的特点,介绍了馆际互借服务的具体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 馆际互借” 支持系统,详细说明了该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情况关键词】 “馆际互借” 支持系统 大学城Abstract: The Interlibrary Loan service, provided by eight Academic libraries of the University Union in Fuzhou, promotes resource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among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Un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scheme of the Interlibrary Loan service, and provides an "Interlibrary Loan" support system for this scheme. Finall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its use in detail.Key words: Interlibrary Loan support system University Union引言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作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是图书馆之间根据协定以互惠的方式相互利用对方馆藏,以满足本馆读者需求的文献外借方式,它可将其他图书馆的馆藏作为本馆藏书的延伸,弥补各自藏书的不足。
[1]项目由来根据福建省政府、省教育厅的相关指示,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应发挥地域优势,进一步推进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高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建设的整体效益2010 年 6 月开始,福州地区大学城已先后在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江夏学院和闽江学院等 8 所高校中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读者开放借阅,资源共享 [2]建设模式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的应用在逐步的深入,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的可行性也在不断地提高某些地区图书馆都在“馆际互借”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包括海南、北京、天津、南京等1)海南模式:2001 年,海南省高校图书馆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在国内最早创建了省域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分布式馆际互借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成员馆使用统一的文献管理系统和馆际互借服务系统(ILAS);书目数据库分布式、查询检索广播式;各校师生平等地享有馆际互借权利;一卡通用、通还通借;网络借阅和现场借阅两便;实体文献和网络传送并举 [3](2)BALIS 模式:BALIS 馆际互借于 2007 年 11 月正式启动,采取集中式门户平台与分布式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是国内首家基于商业物流的返还式馆际互借模式。
通过虚拟化和统一检索技术来实现北京地区高校馆藏的联合检索,建立虚拟联合目录,在统一平台上进行馆际互借事务的处理 [4](3)天津模式:天津高校馆际互借服务始于 2003 年 4 月,它的运行基础是基于统一图书馆管理系统(Unicom)的联合自动化平台天津 17 所高等院校共同使用一台数据服务器和统一的 Web联合目录检索服务器,即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共同使用一套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各个成员馆在这个系统内实行网上联合编目共建一个数据库,共享文献馆藏信息由于是在一套系统内进行管理,馆际互借服务与普通的本馆流通可以达到无差别运行,只是通过馆际互借的文献变成了系统内的异地借还 [5](4)南京模式:“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于 2005 年 12 月启动,2009 年 9 月共享平台正式运行南航、南农、南理三所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校际图书通借通还工作,任何一馆的读者,通过三校建成的“联合体资源共享平台”(资源统一检索和服务平台) ,即可实现异地资源服务本地化:通过软件平台统一响应(统一的图书管理系统汇文系统) 、物流平台统一配送的方式,读者在本校图书馆即可办理异地馆图书的借还工作目前,南林和南体也先后加入联合体。
[6]海南、天津、南京模式都是采用统一图书管理系统平台,而 BALIS 模式支持异构图书管理系统,大部分采用书动、人不动的模式BALIS、南京模式书目检索系统均采取分散式服务模式,而海南、天津模式均采取集中制实体服务模式解决方案大学城特点在当前信息化程度相当高的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比较理想的方案就是,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图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接,直接实现图书馆之间的图书资源信息库互通共享、师生信息库实现互通共享但由于当前各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管理系统”并不统一,而且图书资源的数据库容量也相当庞大,还涉及到数据库更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而,通过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图书资源管理系统”对接实现“ 馆际互借 ”的方法,虽然理想,但在当前却难以实现而且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八所高校位置相对比较集中,不需要物流方式,所以采用的是人动、书不动的模式,读者自行到借出馆去借还图书因此,目前过渡时期采取的方式是:借出馆工作人员手工添加借入馆申请办理馆际互借的读者信息到借出馆读者库中如何将这一过程简化,将是本研究的实际意义具体方案目前,根据现有的条件,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各高校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可以采取如下方案:(1)读者持“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校园一卡通”,到所在校图书馆按有关规定申请注册,读者可按照自己意愿申请一所或多所图书馆,形成“大学城统一图书证”。
2)图书馆把通过审核的本校学生信息发送给借出图书馆,借出图书馆把相关学生信息追加到其“图书资源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库中去3)办理了“大学城统一图书证”的学生,便可凭此证到对应的借出图书馆实现借还书,共享外校图书资源馆际互借”支持系统“馆际互借”支持系统即“ 福州地区大学城纸质文献联合借阅申请系统”未使用该系统前,读者需要填写纸质申请单,工作人员再录入生成电子文档,并发邮件给其他七所高校,同时接收其他七所高校发来的数据,合并并提取出有申请本校馆际互借的数据导入到本馆的系统里在录入的过程中,没有系统纠错控制,难免出现错误,并出现重复发送数据的现象该系统简化了 1 和 2 两个流程,读者直接通过该系统提交申请后,到本校图书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借出馆会查看到相关信息,将申请的读者信息下载追加到本校的“图书资源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库中去该系统简化了读者和工作人员操作流程,避免了重复性工作,降低了出错率该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馆际互借支持系统用户申请管理员审核申请说明填写申请变更申请申请审核审核导出审核查询登陆管理退出管理架构说明:用户依照“申请说明” 在系统的“ 填写申请”模块提交办理“大学城统一图书证”申请信息,申请结束时,系统会提供给用户一个“申请流水号”,该流水号只有用户本人知道,作为用户申请的验证码,它和用户的本校借书证号配合来确认申请的有效性。
基于此,用户可凭本人的“图书证号 ”和“ 申请流水号 ”在支持系统的“变更申请 ”模块中修改本人的申请信息,也必须凭此两个号码到本校的图书馆办理“申请审核”手续通过网上申请成功的读者便可到本校的图书馆,向管理员提供“图书证”和网上申请时获得“申请流水号 ”,管理员便可根据这两个信息查询到该用户的唯一申请单,进行审核,填写大学城统一证号、证件有效期,最后打印出一份纸质申请表,由读者所在学校图书馆存档借出馆的工作人员可在该系统中查询到有申请本校馆际互借的读者,直接下载成 Excel文档,追加到本校的“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库中去方案的实现建立基于 B/S 构架的馆际互借支持系统的统一平台大学城读者和管理员在该统一平台上进行申请、审核办理“大学城统一图书证”,各校管理员直接在该平台接收“外校申请本校馆际互借”的读者各校图书馆之间,对于本校学生申请外校图书馆和外校学生申请本校图书馆的情况信息,通过该共享系统实现了及时、快速、高效的共享数据集中存储,利于日后的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申请界面:(如图 1)图 1管理员界面:(如图 2)图 2其中涉及到几个问题: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考虑以下几点(1)读者基本信息项包括借入馆图书证号、姓名、性别、所在学校、以及本校管理员给的大学城统一证号、证件有效期等。
2)读者申请的多个高校的标志字段3)为确保各高校管理员导出申请读者数据不重复,设置了批次标志,每导出一次,为一个批次,打上批次标记 (如图 3)图 3(4)为方便读者及时了解申请进度,特开发了“申请查询”页面因各校处理外校申请读者的数据无法统一时间,以管理员导出读者数据为准,一旦数据导出,就有了导出批次的标记,根据这个标记,读者就可以了解申请进度了管理员权限设置各高校管理员只能审核本校读者的申请,给出“大学城统一证号”和“证件有效期”各高校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外校读者数据的处理,在该平台中导出申请本校“馆际互借”已审核过的外校读者管理员权限设置严格按照管理员身份认证、管理员所属高校、读者所属高校、读者申请高校等标记系统自动进行控制审核结束后生成 WORD 文档,实现纸质申请表打印“管理员”审核结束后,要把“申请用户”的审核信息打印输出成纸质材料,以便各学校相应的管理职能部门进行确认,并加盖公章存档由于审核系统是基于 B/S 模式的,要想将服务器端的用户审核信息发送到客户端并按照特定的格式打印输出,这就需要用到一种名叫“自动化( Automation) ”的技术 “自动化”其实是一个过程,它允许编程语言(如 C#)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其他应用程序。
利用该技术,我们预先按照审核信息的纸质格式用 WORD 编写一个模板文档,并在模板文档的特定位置插入若干“标签”,然后利用 C#打开该模板文件,并将数据库中用户的审核信息读取出来插入到模板文档相应标签指定的位置,最后在服务器端保存生成一个用户审核信息的 WORD 文档,管理员可以方便地下载该 WORD 文档,并打印输出 [7]结语2011 年下半年,该系统在 4 所高校试运行,得到各校管理员的好评,于 2012 年初正式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 8 所高校运行半年的时间,在该平台上申请并受理完成的读者有 1205 人该系统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文献信息资源的实现共享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寻求更方便、更有利于资源共享的模式,充分发挥大学城资源共享的优势! 参考文献:1. 郝淑东. 我国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研究. 图书馆学刊,2011(5):41-432. 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012-12-16]. 黄玉华. 海南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可持续发展探析.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83-864. 赵晓晔,李高虎. 基于虚拟联合目录的 BALIS“馆际互借”新型应用与实践.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7/8):117-1215. 张惠君. 异构环境下区域馆际互借的思考与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11,55(3):74-77,1246. 赵曼娟. 高校区域教学联合体新型馆际互借服务模式探析——以“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馆际互借为例. 图书馆学研究,2012(12):56-59,657. 樊宁. 基于 C#.NET 的动态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