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荒漠化.docx
7页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标(2017年版2020修订)】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含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说明某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区与荒漠化地区)主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该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究综合治理该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3.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综合思维)【考点】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环节一 感悟高考(2020年全国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图9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图8 图9(1)分别简述图8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8分)(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环节二 整合知识环节三 变式练习海南岛西部沿海自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狭长的沙漠化地区(位又见左图)该区附近海城大陆架平缓且多上升流,全年风季漫长,曾经广布的植被下埋藏了大量地质时期形成的古风成沙右图为该区的气候资料,其年降水量达100mm左右,但干燥度(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较高,植被难以自然恢复,因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以人工栽种单一的木麻黄为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手段,该树种喜光热,耐干旱、贫瘠,抗风力强,生长快,30-50年即衰老,但近年来防护林因经济开发频遭人为破坏1)推侧图中沙漠化地区的沙物质的主要来源2)试从气候与地形方面分析图中沙漠化地区植被难以自然恢复的主要原因3)判断图中沙漠化地区集中造林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原因4)近年来,是否继续采用传统的栽种单一木麻黄的治沙方式引发了当地广泛的讨论,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环节四 知识拓展1.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并强调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修复能力低,一旦被打破,土地易退化 蔡绍洪等学者强调生态脆弱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具有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显著和环境异质性高等特点在生态脆弱区内极易出现生态问题,是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区域,也是人类干扰禁止准入区域,应纳入生态红线控制范围学者杨振山等将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概括为北方林草、农牧交错区,西北混合交错区,南方红壤丘陵地,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和青藏高原复合侵蚀区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青藏高原冻土区中出现了星罗棋布的小湖泊,被称为热融湖塘左图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查旦乡长江源头附近的热融湖塘景观材料二 青藏高原气候严寒多风,土壤冻结时间漫长,冻融交替频繁,土壤发育迟缓,热融湖塘不同影响程度下的土壤颗粒含量存在差异下图为长江源区五道梁的土壤颗粒含量随热融湖塘影响程度的变化1)结合材料分析青藏高原冻土区热融湖塘的成因。
2)结合材料分析热融湖塘对土壤的影响3)结合材料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热融湖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后作业】鄂尔多斯高原处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将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下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据此完成1~3题1.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A.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 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C.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 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2.据材料可知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 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3.实验在玻璃房内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控制光照强度 B.减弱气温变化C.防止风沙掩埋 D.避开天然降水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4~6题4. 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5. 风影沙丘A. 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 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 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 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6. 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A. 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 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 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 大气降水显著增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