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 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5 文言特殊句式.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6235347
  • 上传时间:2019-03-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中,“是”多用作代词,很少用作判断动词因此,古代汉语中常常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例如: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司马迁《鸿门宴》)译文: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2)“……者……”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翻译时要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如: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文: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②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黄宗羲《柳敬亭传》)译文:柳敬亭,是扬州府泰州人3)“……,……也”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要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如: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4)“……,……”者”“也”都不用,而翻译时要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如: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译文:秦国,是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不可信任5)“……为……”用动词“为”表示判断例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好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是鱼和肉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略城池、在野外战斗的大功劳6)用“乃”“即”“则”“皆”“诚”“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无”表示否定判断例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我是在市场上宰杀(牲畜)的屠夫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③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确实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了⑤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译文: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郡耕田种地。

      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译文: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译文:六国灭亡,并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向秦割地求和7)用“是”做判断动词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不充当判断动词例如: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但是,“是”也偶尔用作判断动词例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译文:你是世家的子弟,在大官府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离弃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二、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承受者,而不是该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1.有标志的被动句(1)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例如: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译文:一个戍卒发难(陈涉起义)就使国家灭亡,自身(也)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译文: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③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2)用“见”或“见……于……”表被动例如: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想要(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白白地被欺骗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3)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例如: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文: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以及)数万民众,被别人控制注】在先秦汉语中,“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是“覆盖”“遭受”“蒙受”的意思例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汉代以后,“被+及物动词”的用法多起来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译文: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2.无标志的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通常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所发出的或者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是施动者所不愿发生、看到的例如:①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译文: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感情,但申诉不被允许。

      ②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译文:被举荐为孝廉(却)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三、倒装句为了强调、突出某些内容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作倒装句倒装运用得当,可以使平淡的语句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以下几种:1.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一般来说,宾语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而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就叫作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即表示否定的句子否定句中常常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在否定句中,宾语如果是代词充当的,那么宾语要前置例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文:这样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既可以做动词的宾语,也可以做介词的宾语在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主要有“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等在疑问句中,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充当的,那么宾语要前置例如:①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译文: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③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④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例如: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译文: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②惟弈秋之为听《学弈》)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副词“唯(惟)”的意思是“只,只有”,而助词“之”“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4)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往往将其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①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它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译文: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我们的)婚期(吧)5)介词宾语如果是方位词,那么往往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译文: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坐6)“相”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偏指“他”,即愚公,做“许”的宾语7)“见”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偏指“刘兰芝”,做“丁宁”的宾语2.定语后置在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或代词的,一般放在名词或代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古代汉语中,为了突出定语,常常将定语放在其所修饰和限制的名词或代词的后面,这种情况即定语后置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名词或代词的前面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结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其中,“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③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班固《苏武传》)译文:(武帝)就派遣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2)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其中,“之”是结构助词,没有实义;“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译文:(敲击时)铿锵作响的石头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也许会吃掉一石谷子。

      3)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其中,“之”是结构助词,没有实义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4)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其中,“而”是转折连词,是“然而,但是”的意思;“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译文:然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做官的人,天下那么大,有几个呢?(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词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词+数量词”例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我带着一对白璧,准备献给项王,(还带着)一对玉斗,准备献给亚父(范增)3.介词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做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则放在动词后做补语考生在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将介宾短语提到动词前做状语常见的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有:(1)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在谓语后做补语,构成“动词+以+宾语”的格式例如: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解(给百姓听)。

      ②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范晔《张衡传》)译文:外形像(个大)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地动仪)2)①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位于谓语动词后做补语,构成“动词+于+宾语”的格式例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初中语文++】《故乡》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16.2《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1.3《庖丁解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孤独之旅》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扬州慢》课件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13.3《+自己之歌(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2.《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课时1+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重合+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9.《屈原列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4.《促织》《变形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pptx 11.《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陈情表》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一.pptx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猜您喜欢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课件 新人教版.ppt 陕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暑期学情检测试题(无答案).doc 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课件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ppt 2018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9.3圆的方程课件 理 苏教版.ppt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含解析).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重点班,含解析).doc 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试题.doc 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 名师指导考场作文如何得高分技巧方法 创新(上).doc 高中语文 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6 古代文化常识.doc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普通班,含解析).doc 青海省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 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7 古代诗歌的意象.doc 高中语文 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2 文言实词(二).doc 高中语文 名师指导考场作文如何得高分技巧方法 深刻(下).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