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爱三反演讲稿5篇(一).doc
25页三爱三反演讲稿5篇 《三爱三反》主题班会设计 新源二中高三(4)班 教育背景: 自治区文化厅系统“三爱三反”主题发声亮剑系列活动将以学习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同志先进事迹及《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等系列发声亮剑文章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各族文化工作者在抵制极端、反恐维稳、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主动发声亮剑表明态度立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三爱三反”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领悟“三爱三反”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现在做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维护民族团结,共享同一片蓝天 教学重难点进行三爱三反教育,培养和弘扬学生的爱国、团结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团结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三爱 十九大报告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理解“三爱三反” 1、问题一十九大报告主题是什么随机提问】 (明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问题二十九大的召开带给你怎样的心理感受联系生活谈谈小组交流,代表作答】 (明确:期待、喜悦,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 3、问题三三爱三反”有哪些内涵随机提问】 (明确: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反分裂、反极端、反暴力) 3、“三爱三反”对我们_______有什么重要意义小组交流,代表作答】 (明确:_______形势了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以_____的_______工作总目标,是全疆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各级领导干部的落实力体现党的执政能力,是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 三、感受“三爱”,沐浴三爱 1、【观看视频】 11月8日至9日,国家主席_______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京举行会晤 教师小结: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真正认同本民族文化,不管走在世界哪一个角落,我们都会说:我们是中国人。
俄国作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言中,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3、沐浴“三爱”,大手牵小手 学生谈我感受到的惠民政策【小组交流,代表作答】 (明确高中免费教育、学校食堂免收部分伙食费、城镇医疗保险、全民体检、社会保障制度、婴幼儿免费接种疫苗、国家免费治疗肺结核、社区文化活动、老年活动中心、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法制宣传等等 四、勇于发声,敢于亮剑 引导学生同三股势力作斗争,拥护民族团结共唱民族团结之歌班主任带领学生发声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反分裂反暴恐斗争中,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敢于碰硬,不退、不缩、不绕,迎着考验、迎难而上,为确保_______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班主任小结 我们作为中国人,特别是_______人,无论什么民族都要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携起手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同与暴恐罪行作殊死搏斗,使暴恐份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2《增强“五个认同”,推进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设计 新源二中高三(4)班 教学目标: 1、熟知并理解“五个认同”的基本含义 2、学习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3、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4、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活动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
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3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谈谈你对“五个认同”的理解 在2021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_______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三)畅谈民族团结的故事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小组收集的最多 三、民语亲密大接触 让我们一起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子叫——双语词汇大竞猜。
女:下面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划: 1、请各小组派一名民族同学站到台前来,面向大屏 2、小组其他成员背对大屏 3、民族同学用民语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同时可用手比划,由汉族同学用汉语说出名称 4、每组5个名称,时间为50秒,说出最多的为优胜 5、如果民族同学用汉语不小心说出的物品名称或用汉语说出物品名称所含的字则不得分 男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活动学会了几个物品的名称,谁来说一下 四、语言对对碰 男语言是交流之门,我们班中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同学比较多,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游戏体会一下,学习非母语语言有多难,那么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同学学习汉语就有多难到底有多难还是让我们亲自试一试 女:下面我说一下游戏规则: 1、每组派出一名民族同学,说一句民语 2、另一小组同学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3、猜对的给该小组加分 4、猜错,则由民族同学教大家这句民语,学的最快的同学,为该同学所在组加分 男通过刚才这个游戏我们都收获了什么呢请大家谈一谈 五、“75”事件性质: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已经造成150多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 分析背后实质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末团结的本质是认同,通过“五个认同”培养和树立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六、如何做到“五个认同”小组讨论作答】 材料补充: 一、认同伟大祖国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徐特立说:“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冰心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鲜艳旗帜。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56个兄弟民族也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的稳固统一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最高利益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国民意识,5胸怀爱国主义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斗争 二、认同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描述群体而非个体的概念,共同性或共同意识是维系共同体群体性存续的关键因素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最具共同意识的民族56个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在2021年9月29日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同时培育一种56个民族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中华民族意识时,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认同伟大的中华文化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文化认同问题重要而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首先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6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