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6公输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049.ppt
26页16 公 输公 输bān yǐnɡ yú hè sì zhì tuó fù zǐ pián kòu yù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3分)(1)公输盘 为楚 造云梯之械2)宋 何罪之有?(3)公输盘 九设 攻城之机变4)荆国 有余于地 而不足于民5)吾知子 之所以距我////////但是 明白事理 为什么 破车 用来……的方法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1)公输盘诎( )(2)子墨子九距之(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诎”通“屈”,理屈“距”通“拒”,抵挡“圉”通“御”,抵挡C D B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呢?(3)胡不见我于王?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4)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即使如此,公输盘在为我造云梯,一定要攻打宋国9.根据提示填空4分)(1)子墨子连用三个比喻,用“______”“______”“_____”比喻楚国之地大物博;用“敝舆”“糠糟”“短褐”比喻宋国_________,向楚王说明了攻宋的非正义性2)《 公 输 》 中 表 明 公 输 盘 助 楚 伐 宋 行 为 实 质 的 句 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文轩粱肉锦绣物质缺乏义不杀少而杀众1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墨子设计让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再指出他“义不杀少而杀众”其实就是不义,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之中,理屈词穷B.墨子从人臣就应该具有智、仁、忠等品德的角度,历数公输盘的不是,善于运用排比与反复相结合的句式,产生强大的雄辩力量C.墨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类比)的方法,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D.正因为墨子能言善辩,以理服人,所以楚王最后才放弃攻宋,真是“一言兴邦”D11.九(1)班在“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一起完成任务8分)(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古人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的愿望。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①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古代一场以少胜多或以弱胜强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争与和平》赤壁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从材料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20字左右)表现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期盼,对世界和平终将到来充满信心。
本来 引见 通“御”,抵挡 用来……的方法 D 14.(天水中考)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墨子先生说:“但是,为什么不停止这个计划呢?”(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挡住了他15.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4分)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驳16.(天水中考)公输盘与楚王放弃攻宋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5分)原因:因为墨子说明了楚王攻宋是不义之举,更因为墨子挫败了公输盘的攻城方针,使楚王明白攻宋获胜无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楚王不得不放弃一场注定失败的不义战启示: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二)【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什么样的 拜访 更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2)子不若已你不如停止算了19.【甲】文表明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乙】文画线句子体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4分)非攻(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20.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5分)示例:【甲】文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乙】文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