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
89页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上册1.1《蚂蚁》教学设计课题 1.蚂蚁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学习目标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能依据观察到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制作昆虫模型4.能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重点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难点能依据观察到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到小区、公园等地方近距离观察蚂蚁、蝴蝶、蜻蜓等小动物,了解他们的身体特征,并捉几只蚂 蚁带到课堂上来教师准备:橡皮泥、牙签等讲授新课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谜底:蚂蚁2.教师提出问题: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3.教师总结学生对蚂蚁的了解情况师: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蚂蚁二、活动过程(一)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1.观看视频“蚂蚁”2.教师提出问题: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 (2)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学生分组观察各种类型的蚂蚁,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共性的特点,也可以是独特的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3.制作昆虫模型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制作什么昆虫模型,怎样制作2)教师依蚂蚁为标准出示制作要求3)学生用橡皮泥、牙签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昆虫模型三)哪些动物能与蚂蚁归为一类?1.教师借助图片让学生观察更多动物的特点2.学生寻找它们与蚂蚁的相同点,为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做好准备3.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归纳、概括出蚂蚁、蜜蜂、蝗虫等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4.老师指出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叫做描述三、拓展活动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2.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找一找属于昆虫的动物3.教师提醒学生将观察的昆虫的名称、特点及发现地点记录在《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中4.课后查阅资料,昆虫有没有骨骼?四、教学板书: 1.蚂蚁昆虫:头 1对触角胸 3对足腹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2.鱼教学目标:1.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能依据观察到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鱼类的共同特征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鱼类游动和呼吸的过程表现出探究兴趣4.能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重点:鱼类的特征难点:学会归纳、概括的方法教学准备:鱼、食用色素、滴管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用动画片《鱼的一生》导入新课,让学生说一说获取了哪些信息教师出示海洋中鱼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鱼上教师板书课题:鱼2、 探究活动(一)观察鱼有哪些共同特征1.观察鱼身体表面的特征教师出示鲨鱼、龙鱼和锦鲤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鱼的身体,总结鱼身体结构的共同特征,鱼由头、躯干和尾组成 师生交流: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学生交流、汇报后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2.学生观察鱼游动时鱼鳍有什么作用,感知鱼鳍的特点和作用提前将鱼置于教室中,让鱼适应教室内的环境小组合作观察鱼游动时鱼鳍的状态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学生汇报:鱼鳍摆动时鱼才会游动教师总结各类鱼鳍的作用教师补充其他种类鱼游动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3.通过探究活动,探究鱼是怎样呼吸的通过视频播放鱼鳃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鱼的鳃盖一张一合的活动情况,并思考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汇报学生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胶头滴管吸取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绿色水的流动路径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在鱼嘴前方挤出食用色素调制水,不要太多,否则影响观察的效果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引导小组展示,教师评价教师总结:鱼类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二)它们属于鱼类吗?教师出示章鱼、甲鱼、海马、鲸和大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它们的生活环境、身体表面特征等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依据鱼的共同特征,逐个分析这些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并说明:章鱼属于海洋软体动物;甲鱼属于爬行动物;海马属于鱼类;鲸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大鲵属于两栖类动物,小时用腮呼吸,大时用肺呼吸,不属于鱼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章鱼、甲鱼、鲸、大鲵不属于鱼类,海马属于鱼类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并适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判断三、拓展活动教师布置课下的拓展任务,提示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鱼为什么有的生活在淡水之中,而有的却生活在海水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2.鱼生活在水中 表面覆盖鳞片、有鳍,用腮呼吸3.鸟一、教学目标1.知道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鸟类的外部形态特征;能依据 观察到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鸟类的共同特征3.能依据鸟类的共同特征和观察到的事实,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4.能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二、重点:鸟类的共同特征难点:能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三、活动准备:学生准备:鸟的羽毛、鸟的图片等材料教师准备:鸟的标本等活动流程一、导入新课方法一: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鸟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铁嘴弯弯眼雪亮,海阔天空任飞翔;捕捉鼠蛇除虫害,不怕虎豹和豺狼谜底:鹰头黑肚白尾巴长,传说娶妻忘了娘;其实它受人喜爱,因为常来报吉祥谜底:喜鹊鸟特征共同特征双脚跳跳,吵吵闹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谜底:麻雀方法二:用视频展示多种多样的鸟,让学生整体感知鸟的特点师:这节课,我们来探究鸟的共同特征二、活动过程(一)观察鸟,找一找鸟的共同特征1.观察鸟的图片1)教师出示鹦鹉、啄木鸟、猫头鹰的图片,导学生观察这3种鸟的外形。
2)教师提出问题: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羽毛、喙等各有什么作用?(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4)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5)组织学生交流,交流内容可以是鸟共性的特点,也可以是鸟独 特的地方, 要鼓励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6)借助教科书中的鸟喙特写图进一步了解鸟喙2.了解鸟类是怎样繁殖的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2)学生交流后汇报3)教师出示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鸡的繁殖方式是卵生4)学生讨论后汇报3.归纳、概括鸟的共同特征1)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认识更多鸟的特点2)归纳、概括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 鸡 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二)它们属于鸟类吗?1.教师在屏幕上展示鹅、蝙蝠、企鹅、鸵鸟的图片,学生以任务单的形式进行观察记录2.小组内交流,形成统一的认识3.小组汇报教师提醒学生完整、科学地描述鸟类的特征动物是否属于鸟类理由4.将这些特征与鸟类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逐一判断,找出属于鸟类的动物三、拓展活动1.活动指向:以“保护鸟类”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2.说一说:现在鸟类减少的原因是什么?这和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3.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鸟类要从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入手,让它们有适合生存的空间。
4.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设计一幅保护鸟类的手抄报四、板书设计:3.鸟羽毛、喙、卵生4.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1.知道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哺乳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能依据观察到的动物特征,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分析结果,总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3.能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4.能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二、重点:知道像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难点: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哺乳动物的外 部形态特征;三、活动准备:在家长的带领下实地观察猫和兔,了解猫或兔的形态特征活动流程一、导入新课方法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谜语: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厨房粮库它放哨谜底:猫谜语:长耳红眼睛,走路跳又蹦赛跑太骄傲,乌龟把它赢谜底:兔方法二:问题导入,引发悬念师:我们知道蚂蚁属于昆虫,麻雀属于鸟,那你们知道猫和兔属于什么动物吗?以此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活动过程(一)观察猫和兔,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1.观察猫和兔的外形特征1)交流对猫和兔的已有认识,并鼓励课前认真观察的同学。
2)观察猫和兔的外形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观察、研究交流、汇报观察结果师生总结猫和兔共同的外形特征2.了解猫和兔繁殖、喂养后代的方式1)引导学生观察猫和兔繁殖、喂养后代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2)师生总结3.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1)引导学生说一说猫和兔有哪些共同特征2)师生总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二)它们属于哺乳动物吗?1.观察与海豚、马、鹰、壁虎、青蛙、猩猩、袋鼠、虎、熊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描述它们的特征2.引导学生根据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辨别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并说明理由三、拓展活动鸭嘴兽属于哪一类动物?查找资料,了解鸭嘴兽的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应从哪些方面了解鸭嘴兽的特点2.教师出示注意事项四、板书设计: 4.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5.我国的珍稀动物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搜集资料,依据证据分析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表现出探究兴趣4.树立关爱大自然、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活动流程二、重点:我国的珍稀动物。
难点: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