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初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pdf
15页一、作图题:1球的重力为20N在图 1 中画出球受重力的示意图2图 2 中重 30N 的物体 A 静止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是20N画出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3重 800N 的小船漂浮在水面上,在图3 中画出小船受到浮力的示意图4球从斜面上滚下已知球受重力10N,球对斜面的压力等于8N,斜面对球的摩擦力等于 4N在图 4 中画出球受到摩擦力f 的示意图5在图 5 中画出力F 对支点 O 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6力 F 拉着杠杆如图6 所示向上转动,画出F 对支点 O 的力臂 L7如图 7 所示,工人师傅用撬棒在撬石头,画出动力F 对支点 O 的力臂 L8如图 8 所示,画出拉力F 对支点 O 的力臂 L9在图 9 中画出力F 对支点 O 的力臂 L;10工人站在地上,利用图10 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升到楼上,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11为了用滑轮组把陷入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11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G=20N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7 图 8 图 9 F=20N F浮=800N f=4N L L L L L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 - - -12每个滑轮重60N,用滑轮组提升重1200N 的物体。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50N请在图 12 中画出可行的绕绳方法二、读数题:13图 13 中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 _mm14图 14 中的圆柱体的直径是_mm15如图 15 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 _cm16图 16 中的 08 奥运纪念章的直径是_cm17图 17 是某弹簧测力计的面板,该测力计最大测量值是_N ,分度值为 _N,指针位置表示力的大小为_N18图 18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 三、实验探究题:图 10 图 11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图 17 图 18 16 18.6 3.25 2.45 5 0.2 4.6 1.4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 - - - - - - - - -19图 19 中物体 A 的长度不能准确读数的原因是_;测量中出现的这类问题统称为测量_(填“误差”或“错误”) 20闪光频闪摄影又称连闪摄影,是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动体的连续运动过程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频闪摄影的重要特点在于照相机总是每隔相等的时间就对运动物体拍摄一次,因此拍摄到的物体的图像是不连续的,但是我们能够从这些不连续的图像中发现、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
图 20 是一张网球运动员击球过程的频闪摄影照片根据频闪摄影的特点,对照片进行观察,比较运动员在击球过程中球拍在AB 段、 BC 段和 CD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最大的是_段;最小的是_段21如图 21 所示,小车在 A 点从静止开始沿着斜面运动到C 点B 是 AC 中间的任意点要测量小车在AB 段、 AC 段和 BC 段的平均速度,要用刻度尺测量SAC和 SAB两段路程,还要用秒表测量小车通过AC 段和 AB 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AC和 tAB由此可知,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BC=ABACABACttss_;因为小车从A 点到 C 点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 _它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22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太阳能驱动玩具车并记录相关数据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如图22 所示由此可知:甲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前 20s 内,乙车比甲车多运动了m23利用图23 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 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 端,使 A 端到达某一点O 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 端,仍将 A 端拉伸到 O 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是_ 图 19 图 20 图 21 图 22 物体 A 左端未对齐零刻线错误BC AB 大于0.75 2 F=F1- F2,F 的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 - - -带有凹槽木块图 26 水平桌面24如图 24 所示甲、乙、丙三幅图均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有一幅图与其他两幅图表示的不同,这幅图表示的力的作用效果是2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25 所示是一种探究方案1)小阳用图25 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末端等质量的盘内放上砝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2)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26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实验器材如图26 所示:比较光滑的水平桌面、带有凹槽的木板及木块、小钢球,条形磁铁实验过程:(1)2)把条形磁铁放置在水平桌面的适当位置,并在图中画出条形磁铁3)将小钢球再次放在凹槽顶端自由下落,观察实验分析与结论:27某同学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他把不同质量的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 23 人把足球踢出去人压跳板拉力器变长了甲乙丙图 24 图 25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方向同一直线上让小钢球放在凹槽顶端自由下落,观察小球的运动方向小钢球的运动方向,并与上一次作比较由于小球受到磁铁的吸引力的作用,与第一次相比, 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 - - - - - - - - -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格数据归纳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是_ (填数学表达式)实验次数1 2 3 4 5 6 钩码的质量m/kg 0.05 0.1 0.15 0.2 0.25 0.3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28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27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_运动2)比较图可知:在 _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图可知:在_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 有关29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关系请你写出所需器材;探究步骤以及分析、结论器材: 长条木板、砝码、弹簧测力计、木块步骤: 将长条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取测力计示数F1记录在表格中;在木块上放置一个砝码,仿照步骤,读取测力计示数F2记录在表格中;在木块上加放一个砝码,仿照步骤,读取测力计示数F3记录在表格中分析、结论:在水平桌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砝码的重力大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随着砝码个数的增多,压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F2F1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0晓伟手边有两块体积大小不同的正方体M1和 M2M1和 M2的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也相同晓伟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先后拉着M1、M2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得弹簧测力计第一次的拉力大于第二次的拉力。
于是得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从上述实验过程看,晓伟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重新设计实验将 M1和 M2叠放, M1在下, M2在上,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它们在水图 27 G=9.8N/kg m 匀速直线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 - - - - - - - - -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取测力计的示数F1并记录在表格中;将 M1和 M2位置对调,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它们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取测力计的示数F2并记录在表格中;31如图 28 所示的均匀杠杆,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的A 刻线处挂2 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B 刻线处挂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32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所用杠杆上相邻刻线间距均为 5cm,实验中使用的钩码每个重0.5N实验前,小宏发现杠杆如图29 甲所示,左端偏高,右端偏低。
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水平平衡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序号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M 1.2 20 1.5 10 图 29 乙是小宏某次实验的情景,请你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上表中本次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33要通过测量计算出你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以及你的体积 V备选的器材有:实验室用托盘天平、电子秤、台秤、磅秤、量筒、刻度尺、坐标纸等写出你选用的器材是_和 _;用测算出的物理量表示你对地面的压强p_Smg_;用测算出的物理量表示你的体积Vm_(已知人的密度为) 34小明用圆柱形水杯、直尺和一些币值相同的硬币等材料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图 29 图 28 3 左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上拉磅秤坐标纸不能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 - - - - - - - - -件他先把直尺放在圆柱形水杯上,左右移动直尺,使其如图30(甲)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直尺两侧放不同数量的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 使直尺如图30 (乙)所示,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小明在乙图中标出了力臂L1、L2的大小据此,小明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吗?答:_35在实验室里,小明和同学们做如图31 所示的实验他们使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讨论时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为什么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_ _ ;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是否平衡?_;36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32 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 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 h乙她发现 h甲小于 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 压强计 U 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 h乙表示, 使 h甲与 h乙_,比较 _ ,则_的一定是盐水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37图 33 是小鹏在使用同一支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
请你仔细观图 30 图 30 图 31 图 32 图 33 使小车在水平表面上的起始速度相同不平衡相等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小乙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