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归纳.doc
22页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 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① 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② 结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③ 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cc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④ 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①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重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重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自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② 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重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重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重要特点① 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具体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拟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解决,选取和拟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规定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规定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进修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非学历教育③汉语短期教学,属非学历教育④汉语速成教学,属非学历教育P4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定义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范式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立类型①综合课(把语言要素、文化知识、语用规则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等各项内容综合起来,一般作为基础课或主干课);②专项技能课(如口语课、听力课等);③专项目的课(一般作为教学中的补充课程,如新闻听力课、报刊阅读课、应用文写作等);④语言知识课(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内容);⑤翻译课(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和对译,重在培养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⑥其他课程(涉及文化知识课、文学课、语言实践活动等,一般作为选择性课程设立)。
现行课程规范所涉及的具体内容P63:①对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重要是为课程定性、定位,阐述课程的一些基本的或重要的特点);②对课程目的和课程教学规定的规范(重要是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具体任务,明确课程在知识、技能、能力等各个项目上的具体目的和教学规定);③对课程内容的规范(重要是从语言要素、语用规则、技能、话题、知识等不同角度拟定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④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重要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的或重要的环节提出具体的建议,并对每个环节的教学提出具有典型意义和广泛适应性的方法);⑤对测试进行规范(重要是对测试原则、测试方式和成绩评估方式进行规范)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的范围P74~78:重要涉及哲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语言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教育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心理学(重要理论基础)和文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P91~108::::<1>学科语言理论:①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理论的研究;②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研究<2>语言教学理论:①学科性质理论;②教学原则理论;③中国传统教学观。
<3>跨文化教学理论:①文化教学的地位(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文化教学的内容(指语言教学自身的、不应当也不能脱离的文化因素的 教学);③文化教学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理论的重要内容P95~96::::所谓学科性质理论,即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基本内容涉及:①对外汉语教学最主线的性质在于,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②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能当做知识体系来教;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文化教学的原则P108::::文化教学的主线原则是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专家的是所谓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原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规定和具体的培养目的来决定的即使是交际文化因素的教学也还要考虑到文化因素教学的适时性、适度性、针对性以及引导学习者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如何?文化因素教学重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也自然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要掌握和运用一种第二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民族的文化抱负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的文化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但不能以文化教学取代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解决文化因素应体现:1.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但是为了使学生能对的理解和使用所学的语言,必须结合言语要素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2.在针对在跨文化交际中易出现的交际困难和障碍进行文化教学,要有针对性3. 教学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牢记文化是在发展的风俗习惯也是会改变的4. 在教学方法上,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应当从属于语言要素的教学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5. 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把文化内容直接以课文内容的方式介绍,也可以通过注释说明等 【论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P100~103::::<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一方面,从教学过程上看,学生是教学这一结识过程的真正主体,是教学实践和结识活动有目的的承担者;教材(教学内容)是教学实践活动和结识活动的客体对象,是主体实现目的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教师则是作为主体实现目的过程中必要的设计者、引导者、解惑答疑者—也即助体—而存在的,本质上讲,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助主体(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活动所要达成的目的。
第二,从教和学的关系上看,“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所要达成的目的和结果必然要由“学”体现出来第三,从内外因上看,学生是内因,教师和其他条件都是外因,没有内因的能动作用或活动不符合主体的规定,再好的外因也起不了作用第四,从教学原则体系上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才也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等;才也许真正建立起平等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化的课堂;也才更有助于语言学习规律和习得理论的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规定应当是整个教学工作应立足学生、满足学生、适合于学生的需要;所有教学活动应调动学生、依托学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2>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这是教学原则对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最高体现,该原则规定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起点、过程和归宿来看待,并得到应有的实行<3>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三结合”特别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教学的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揭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因素的必要性三结合”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条总原则,不仅体现了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总规定,同时也昭示了对外汉语教学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的走势;不仅反映了学科研究和发展的现状,也体现了在学科发展方向的理论追求。
三结合”的意思是:结构是基础,功能是目的,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但是,“三结合”目前还只是一种框架原则,更多地体现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种追求,有待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进一步检查、丰富和完善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虽然也有受教育目的、学术目的、职业工具等各种不同的目的,但从主线上来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能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是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语言课是技能课、工具课虽然语言教学中也要教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但这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进行的教学,主线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假如我们在语言课上过多地讲解语言知识,例如讲词语的种种义项,讲语法知识,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训练,这就是混淆了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目的,违反了语言教学的规律 第四章 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简朴地说,就是根据辩证唯物论的结识论的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践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或:实践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针对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语言内容和语言材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结识论的原理,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语言;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快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趋势P118~121::::①理论研究的并进化;②教学法形态的模式化;③语言材料的语篇化;④语法教学的强势化;⑤教学的活动化和任务化;⑥教学的立体化 音素(音系)教学的定义和内容P124:所谓音系教学,是从汉语语音体系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从单音教学开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声、韵、调和拼音等各单项的专门练习,直到基本掌握汉语语音系统这种教学方法把语音教学和会话教学分开进行,专门安排语音教学阶段并一方面安排语音教学,以便形成良好的语音习惯,为以后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语音基础 语流教学的定义和内容P124::::所谓语流教学,是从汉语实际语言运用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把语音教学融入会话中,从会话入手,从会话中分解语音要素,把语音练习与会话练习结合起来,最终再回归结到会话这种教学方法不专门安排语音教学阶段,也不会完全依照固定的顺序进行语音教学 1、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掌握一种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在适当的场合使用这些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重要有两条:a) 常用和构词能力强常用涉及到使用范围的问题,在这个范围内常用的词,在另一个范围内则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是在各个范围内都经常使用的词汉语中有很多单音节词可以作为语素跟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这样的构词能力强的词是选择的重点b) 此外,在选词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在编写教材时,选择常用词的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一方面选择好话题语法教学的三种基本教学方法:①演绎法:从讲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和配套练习进行语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讲解规则、举例说明、造句、应用等几个环节②归纳法: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出发,在大量接触生词、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接触语言材料、进行相关练习、概括归纳语法规则等几个环节③句型法:把汉语语法规则归结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