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8页广州市2022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 史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阅读下表时间事件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掉晋静公,并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齐国围魏救赵,魏国大败。
公元前303年齐、魏、韩联合讨楚,楚国请得秦国救兵,三国方才退兵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上述历史事件A. 反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 B. 体现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C. 利于诸侯割据局面结束 D. 表明齐国丧失春秋霸主地位2. 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了《淮南子》一书,认为孔子的仁义之术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治本之道,同时又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这A. 符合了汉初的治国理念 B. 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C. 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 D. 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3. 唐代,同一行业在同城的每个“市”内都有各自的行业组织宋代,同一行业在同城只有一个统一的行业组织,分散各处的零售商、批发商都要加入行业组织各行的首领由官府批准,有权掌握买卖价格、检查商品质量和校验度量衡器具这反映出,宋代A. 官府严格限制商品交易 B. 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C.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 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4. 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综合了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
农书内容的丰富,得益于A. 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国家逐步实现统一5. 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 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B.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D. 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6. 1849年,俄国在北京正式建立地磁气象台,观测北京地区气象;1872年,法国在上海创办徐家汇观象台,除观测地面气象外,还外国航船提供预报天气、风向服务;1885年,英国在台湾建立多个气象台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A. 中国彻底丧失国家主权 B. 西方国家加紧侵略中国C. 洋务运动取得较大成效 D. 中国通讯工具的近代化7. 1902年,《北洋官报》在天津创刊每期固定的栏目和内容有宫门抄、要件、奏议录要、本埠新闻、外埠新闻、国外新闻、科学丛录等该报采取了“省内派销、省外建立代销处推广”为主的行政销售模式,销量日益扩大据此可知,该报的发行A. 有助于增长官员的学识 B. 实现了报刊销售市场化C. 塑造了清廷民主的形象 D.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河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围绕如何处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发生了争论。
一方坚持无产阶级应与资产阶级合作,可进入资产阶级政府担任官员;另一方反对合作,认为合作会导致放弃自己的原则,成为叛徒后来双方都做了一定妥协这A. 使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得以确立 B. 为国共合作留下政治空间C. 表明了革命奋斗目标尚未明确 D. 否定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9. 1941年10月,冀中地区军民将全区186000余里的乡村大道挖成了道沟,道沟在当时被誉为“新的万里长城”;1942年冬,江苏江都县军民在主要河道上筑起了10多道大坝,最宽处达30多米上述材料可说明A. 国民政府战时体制效果显著 B. 华北军民为百团大战做了充分准备C. 正面战场成为了抗日主战场 D.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组织动员能力10. 1980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4元同年,全国人大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住满一年个人和虽然不在中国境内居住但是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起征点确定为每月或每次800元该法的实行A. 解决了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异问题B. 明确了外国来华工作人员的纳税义务C. 反映出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普遍拉大D. 表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主要来源1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是定形与不定形的统一,是在永远运动变化着的,但变中有不变。
他认为火在运动中具有自身规律和尺度,这个规律和尺度就是“逻各斯”,或者说是“道”,一切事物都遵循这个“道”这一观点A. 蕴含了理性主义精神 B. 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C. 揭示了宇宙基本法则 D. 体现了唯心主义的思想12. 14—15世纪,意大利地区攀比成风,为女儿准备像样的嫁妆成为各阶层家庭的沉重负担,新郎家族也要为新娘准备奢华的服装和珠宝首饰等彩礼1420年,威尼斯颁布禁奢法令,对嫁妆和彩礼等方面进行了限制该法令的实施A. 降低了当地的结婚率 B. 背离了人文精神C. 推动了海外殖民扩张 D. 有利于资本积累13. 18世纪,卢梭创作了多部音乐和文学作品在《乡村卜师》中,讲述了淳朴善良的农民和智慧热诚的乡村卜师;在《忏悔录》中,展现了一个平民思想家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强烈冲突;在《爱弥儿》中,描述了一个劳动者的成长过程这反映卢梭A. 反对等级制度 B. 抨击宗教神权C. 提倡主权在民 D. 倡导暴力革命14. 19世纪初,英国普遍存在白面包掺明矾、用铜染绿蔬菜、用红丹给干酪上色等食物掺假现象,引发了社会强烈不满19世纪60年代,英国才颁布第一部反食品掺假法案这反映了A. 人口膨胀致使食物短缺 B. 经济结构的变动C. 化学工业取得显著进步 D. 工业革命的影响15.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漫画,该漫画A. 反映了美国的冷战政策 B. 揭露了垄断资本从战争中获利C. 再现了朝鲜战争的史实 D. 讽刺了马歇尔计划的金元外交16. 1990—1992年,在拉美的500家大型企业中,外国跨国企业有149家,占29.8%;1998—1999年增加到230家,占46%。
20世纪90年代,在这500家大型企业的销售总额中,外国跨国企业所占比重从27.4%增加到43%这说明,拉美地区A. 民族独立尚未实现 B. 债务负担日益沉重C. 经济主权受到威胁 D. 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0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高昌地处吐鲁番盆地,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高昌的东南面,大部分是汉族居住的农业区;其西北面则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贞观十四年八月,唐朝平定高昌,以其地为西州,州内设置了三郡、五县、二十二城,辖地户约八千、人口约三万七千唐朝还在该地区采取了修建水利、设置官市、管理交通等一系列措施到天宝年间,西州地区居民增至一万九千多户,人口增加至约四万九千,货物四至,客商云集——据《旧唐书·西戎传》等整理材料二 近年,吐鲁番出土了大量从东晋到元代的古代文书,引起了学者注意其中一份为民众自报的户籍文书,记载了某家庭的成员、授田等情况,文书后署“贞观十四年九月”另一份是卜天寿所写的文本残卷,该文书大部分是其抄写的汉代经学大家郑玄注释的《论语》,卷后还附有绝句六首,另抄有《千字文》开头五句。
抄本中有题记“(唐)景龙四年三月一日私学生卜天寿(抄)” “西州高昌县宁昌乡淳风里义学生卜天寿年十二”——摘编自马克章《西域汉语通行史》等(1)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互证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在高昌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历史意义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这种新式生产方式被称为“福特制”福特制通过详尽而简单的分工,使工人的操作简单化和标准化,如“在两个螺栓上套上两个螺母,或者给汽车装上一个车轮”福特制要求零部件标准化,实现了工人之间的可替换性1925年,福特公司平均每10秒钟下线1辆汽车,创造了产业史上的奇迹20世纪20年代末,福特制被更多产业采用1945年至1974年,福特制逐步在西方国家推广,这一时期被称为“福特主义时代”——摘编自王蒲生《产业哲学视野中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化及其特征》等材料二 二战后,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丰田制”,它将作业自动化、标准化与人的自主性有机结合丰田制通过各种轮训将车间工人培养成能够自我管理的多技能劳动者,工人将质量控制、机器维护和清理工作有机结合,具有发现并纠正技术缺陷和持续改进生产工艺的能为。
丰田制将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部门的代表组成工作团队,在三个部门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提高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速度和应用性20世纪80年代,丰田制被西欧企业所借鉴——摘编自张世鹏《后福特主义浅说)》等(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福特制影响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福特制相比,丰田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木兰形象最早来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叙事诗《木兰辞》,该诗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以下作品均是以木兰为原型进行的创作时间作品主要片段明代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花家女子木兰因父亲年老而易装从军,参与征讨黑山叛军的战役,最终凭借高超武艺生擒贼首豹子皮,得胜回朝,后辞去官职与王郎成亲1939年电影《木兰从军》木兰从军所去之地为匈奴所在严寒之地木兰提出“不许贪赃枉法,不许欺侮百姓,不许临阵脱逃,不许徇私舞弊”等军纪后来,她识破匈奴诡计,大败匈奴1956年豫剧电影《花木兰》木兰从军路上,同伴一直抱怨:“为什么倒霉的事,都叫男人来干?女子们在家中坐享清闲木兰大声争辩:“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1998年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中,这时的她异常沮丧。
宠物木须龙安慰她,她是为了救父亲才到这种地步的,而她回答:“或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这么做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摘编自刘婷《中西方“花木兰”形象的建构》等请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0年9月25日。












